第147章 米粉(第2/2页)

“这里头的柰我只一瞧,便知晓定是从林大郎那里够来的。”一贵人购置了些许柰做的糖葫芦回去后,便与家人这般言道。

“也是这林大郎好本事,柰也能种得这般味美。”

“听闻他这些水果用的都是什么嫁接之术种植出来的?”

嫁接这一块,林立文在《农学》上是有写过的。只是官府以推行粮种为主,对水果这一块依旧不重视。

百姓也更注重实际,再者他们这一群体识字率又不高。便是技术写在了书上,其效果终究不大。

不过这两年,经过林立文的各种努力与折腾。京郊附近这一片的百姓也渐渐悟出来些许东西,那便是水果并非不值钱。只是需要如林大郎那般的去用心琢磨,或是发觉其新奇又可口的吃法,亦或者是与种植上下功夫,改良它们的口感。

于是百姓们一边在背后跟随着林立文学习各种果木种植的技艺,一边自己也在私底下认真琢磨起来了。

而百姓们这般的用了心去学习与琢磨后,即便短时间内取不得什么大的成就。但时间久了后,对于水果这一块必然会造成重大的改革与进步。

林立文这边,靠着将其制作成新品种的冰糖葫芦,今年庄子上所产的柰的身价便跟着上涨了些许。

只是价格终究没法跟庄子上其他稀罕的水果相比较,于是林立文直接将这些柰打包给了京中的一些商者们,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供自家人食用。

然后解决完了柰,林立文又开始琢磨起庄子上别的存量较大的东西来。

要说他这庄子上种植得最多的,到底还属小麦和水稻。

这两种属于主粮,也是时下的硬通货。放在早些年,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价格自是十分的不错。但这两年,整个皇朝的粮食都丰产了许多。

当然,粮食丰产绝对是大好事,最起码百姓能吃饱了。

只是短时间里粮食产量增长过快,可是人口与养殖这一块等副业却未能成比列的一并跟上来。

再过上几年,新高产良种再出来,粮价这一块势必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林立文是有过思考的。要想真正能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朝需要廷做出一系列的决策。

而这些就不是林立文一个种地的能决策得了的。

所以现如今林立文所能做的便是,粮食既然增产了这么多,那么用粮食制出而成的各种衍生产品便该出现了啊!

小麦那里已经有了啤酒,而水稻这边,林立文除了酒以外,最开始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米粉。

米粉这玩意其实老早便出现了,只是在过去,粮食还不够吃的情况下,米粉便跟蔗糖一样是属于贵人们才食用得起的。

可贵人们不重视米粉,大部分时人对技艺又讲究不外传。因此林立文穿越过来这许多年,竟未在外面发现有售卖米粉的摊店。

说起来,米粉这种食物,绝对称得上林立文穿越之前人人都爱吃的一种米制品。而且因着全国各地的口味习俗不同,米粉的种类也是多到数不胜数。

米粉论形状也更是有粗细圆粉,宽粉等之分,论制作也可以制成干湿不同种类……不过归根究底,整体的制作法却是大致相同的。

至于其食用方法,那便更多了。

如较为出名的桂林米粉,南昌拌粉,广州汤粉,常德米粉……甚至还有口味较重的柳州螺蛳粉,以及后世极为受欢迎的夜宵主食炒米粉等。

虽说这许多种食用方法林立文是不会做,可别小瞧了时下百姓的智慧。只要林立文把米粉制作方法传播出去,相信要不了多久,整个皇朝便会如他穿越前的那般,全民一起喜嗦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