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3页)

松生还吃到京都的蛋挞,蛋挞的味道很少有小孩子会拒绝,松生也不例外。

放在之前他肯定吃不起,但这次进京所有花销,都是那两个知县给报,知县还派了两个人在旁边跟随,随时付账。

所以眼前各色京都点心甜品,才能全都进到肚子里。

按照京都人的说法,一天能吃十样不同的京都点心,那在京都待上一个月,都吃不到重复的。

话说起来夸张,但还真的如此。

松生终于明白,为什么其他人听到他们父子两个可以进京会那么高兴。

对陛下的恶感少了很多。

知县派来的人知道他们父子俩的实力,自然不吝啬钱财,让他们好好在京都安置,自己则去官府递交名册。

去的时候,那递交名册的地方排了半里地,显然都是从全国各地来报名的。

这些习武之人来京都,京都的守卫自然更加森严,谁要在京都惹事,直接逐出这里,再不录用。

所以看着街道上五大三粗的汉子,以及矫健的少年郎们,反而不敢生事,还很招好感。

等到七月初,在京都住了十几天的松生父子等人在兵部尚书的带领下,在城郊演武场开始第一轮比试。

整个天祥国来了大几千人,自然不能全都去来溪山参加狩猎。

真正的名额只有三百个。

所以必须要经过比试才行。

松生父子,以及身边众人跃跃欲试。

他们能从全国各地赶来,浑水摸鱼的本就少,这一批批筛选下来的,都是精兵强将,稍加练习就是军中好手。

所以到最后还剩两千人的时候,京都各个城防司,兵务司,什么城门司都过来。

明显想挑选好苗子。

那种入选的他们肯定挑不成,就等着挑落选的。

那些原本以为自己千里迢迢过来,还要失望回家的好儿郎们忽然柳暗花明,要不然加入他们?

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都是古话,他们真的过去当兵?

只是瞧着各个统领,将士们的眼神,好像在京都当兵不是什么坏事?厉害点的,还能当侍卫?

这些事都是在谢沛默许中进行,苏菀说的没错,军中也好,侍卫们也好,只有贵族子弟,迟早骄奢淫逸,不思进取。

不如这些底层出来,想要搏一搏功名的百姓,反而更奋进。

至于只会射箭,不会骑马,不会这个不会那么,这都简单,统一训练就好。

有兵仗局的徐将军领着,但凡落选的儿郎们,都可以去徐将军那边报名,从而统一训练,以后想去什么地方再说。

各个来挑人的统领们傻眼了。

我们还在挑呢,怎么全归你了?

你知道这些人有多厉害吗?若让这些人整合成一支军队,那他们有多厉害,你们不知道?

等大家反应过来,就是知道才这样选的。

纵然他们没能进前三百,可其中实力同样是全国中的佼佼者。

稍加训练,就是精兵强将。

陛下这是秋狩吗?

这是接着秋狩,整合了一支强力兵将?

还是富有经验的徐将军领着?这位别看四五十了,当年征战沙场的时候,这里很多人还没出生呢。

至于说统一训练,去什么地方了徐将军给他们送人,这分明是把最厉害的留下来,一般的送给他们?

虽然这一般的,也不会太一般。

而这些各地而来的好儿郎们,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但瞧着将军统领们求贤似渴的目光,又觉得自己备受重视。

甚至在五百选三百人那场里面,京都百姓都过来围观。

徐将军说只要不打扰比试,围观就围观吧。

只见这个乡下汉子射箭射了正中间,百姓里传来一阵欢呼。

那个少年郎随手射个飞鸟,又是震耳欲聋的喝彩。

从天祥国各地底层出来的人们,哪里有过这样的风光。

不少人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就算没入前三百,他们也要去徐将军,进行系统训练,以后不管去做什么都行。

反正比在家里好。

苏菀听着京都的热闹,就知道距离他们这里热闹已经不远了。

她已经把来溪山北边的狩猎场准备好,等到八月十五那日就在狩猎场开始今年的中秋宴会。

歌舞表演也有,但舞曲更加铿锵。

谢沛更是一遍遍浏览此次比较突出的几个人选,还把女子的名单给苏菀看。

这些女子多是两个选择,只要能力足够,也能上战场,要是不想去战场,还能留在苏菀身边保护。

一个雯沁还是太少了,以后会有更多人注意到苏菀,自己身边尚有十二护卫,苏菀这同样不能少。

苏菀道:“女子前来本就不容易,若想建功立业,还是建功立业的好。”

要在以前,谢沛根本不会想那么多,但认识苏菀之后,按着她的心思,他不介意多给这些人机会。

京都那边的气氛自然影响到玉华宫,这里多是文官在这里,就连兵部尚书都回去安排此次甄选秋狩人选,文官自然占比更大。

他们面面相觑,揣摩陛下的心思。

难道真是让天祥国有尚武之风?

侠以武犯禁,这些会武的人多了,天祥国岂不是要乱?

苏菀以为谢沛还会解释,没想到只是把这些奏章全部扔回去。

爱说就说,谁理你?

若再找茬,谢沛刚要直接滚回去,苏菀立刻接话道:“若再找茬,岭南来的荔枝就不给他们了。”

这话太过孩子气。

但苏菀认真道:“何必跟他们计较,文武相争又不是头一天,小惩大诫,警告一下就行了。”

东阁大学士在旁边点头,他怕陛下态度太过强硬,伤了文臣们的心。

原本这次不加开恩科,反而重视秋狩,已经让翰林院抱怨连连,觉得陛下重武轻文。

再严加惩治,下面肯定有不满,虽说陛下不怕这些不满,但还是柔和点好。

有苏菀规劝,谢沛这才点头:“那全交给你来分吧,这些便是他们送来的奏章,等你看过再说。”

当着东阁大学士的面,谢沛十分自然的让苏菀看他的奏章,谢沛跟苏菀说话的时候十分温柔,等再抬眼,对着东阁大学士显然有所警告,眼神冷然地厉害。

意思明显,知道你是文官集团,若再来一次,纵然是你也不会饶恕。

东阁大学士只觉得冷汗津津,再想到以苏菀的聪明,估计猜到文官不满抱怨,他是赞同的。

所以才会出现在这。

可苏菀姑娘跟陛下一唱一和,半是警告,半是安抚。

陛下就算了,他是皇家跟丁家人出身。

苏菀为何这样厉害?

两人根本没商议,甚至连眼神交换都没有,十分自然地配合了全套戏码。

等东阁大学士离开,苏菀才把奏章放下,笑眯眯道:“你生什么气,这些事你不应该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