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页)

也许他们能在未来的某天,踩着糖果搭成的桥梁去对方身边,肆无忌惮的与对方分享独自玩耍时遇到的趣事。

纪明通身上的喜悦,总是会比沮丧存在的更长久。

说完彩藤木的事,她又拉着纪新雪去宁静宫给苏太后和苏太妃请安,逗弟弟妹妹们开心,整个宁静宫都回荡着她毫不阴霾的笑声。

只过半日,纪新雪心底的惆怅就彻底消散。

算了,纪明通开心就好。

哪怕将来纪明通后悔,也只是不能再有亲生子而已。

即使兄弟姐们家中只有独生子,舍不得过继给纪明通,宗室也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将孩子过继给纪明通养。

况且以宁静宫中‘逗弟弟妹妹们,纪明通开心。’的场面来看,起码短时间内,还是个孩子的纪明通都不适合养更小的孩子。

纪新雪只忙里偷闲半日,就再次被抓壮丁。

三省六部共十六名朝臣联合上折,请求长平帝更改选拔小吏的规矩。

前所未有的效率不仅令纪新雪侧目,就连纪敏嫣都专门与纪新雪打听,三省六部突然对小吏家族发难是否有内情。

纪新雪不知道。

他只是将小吏家族的隐患和世家在小吏家族中投入的心血,白纸黑字的写下来,无偿提供给三省六部而已。

万万没想到,惯常拖延成性,讲究不动声色的三省六部,这次竟然只用半日的时间思考,立刻重拳出击。

难道文臣和世家之间,有他未曾了解的旧怨?

继武将之后,文臣也忙得脚不沾地。

纪新雪故意举荐纪敏嫣坐镇刑部,监督朝臣调查小吏家族的罪证。

他提着从刑部收拾好的行囊,包袱款款的赶往吏部,与吏部官员共同制定新的选拔小吏标准。

可惜直到步入二月,对两卫一营的调查接近尾声,小吏家族近乎被连根拔起,英国公府仍旧没有任何动静。

仿佛世家如同门口的石狮子般清白,所以才能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仍旧稳如泰山。

二月初十,分别由武将和文臣主审的两件大案都有了结果。

根据二百二十九名牵扯到刺客之案中的军官招供,继续抓人、审问的过程,总共在两卫一营中抓出三百八十二名被前朝余孽蛊惑的罪人。

其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只被前朝余孽蛊惑,大部分人都是先因赌博、作恶被抓住把柄威胁,然后才知道威胁他的人是听从前朝余孽的命令行事。

所有涉案之人皆被发配到矿区做苦工,其家人有享前朝余孽便利者皆视为同罪,未享有便利者可与罪人断绝关系,三代之内没有科考的资格。

两卫一营再次经历动荡,但凡有手下涉案的军官,皆连贬数级。

空出的官职,正好由去年从北疆返回长安的武官接任。

纪璟屿接任千牛卫左将军、阿不罕冰补京郊大营右将军,李金环补羽林卫中郎将……虞珩也正式成为金吾卫右将军,得以去掉‘暂代’二字。

朝臣畏惧长平帝的怒火,虽然不赞同长平帝大肆提拔北疆将军,给儿子和女婿放权,但权衡利弊之后,也没人肯劝阻长平帝。

纪新雪收回目光,盯着脚尖陷入沉思。

他愿意称过去的一个月为长平帝登基之后,朝堂最安静的一个月。

武将连夜审问两卫一营的军官。

文臣殚精竭虑的调查小吏家族。

双方皆为差事忙碌,连扯头花的力气都没有。

可见他此前的想法没错。

只要能及时消耗朝臣的精力,就能减少没必要的纷争。

相比万众瞩目的刺客案,突然出现在众人眼中的小吏家族,初见时只道是寻常,越是深入的了解,越令人震惊。

短短两旬的时间,文臣们只来得及调查六部中的小吏。

总共九百三十二人,全都沾亲带故,居然找不到两个完全没有亲缘的人。

可惜三省六部对小吏家族的调查过于突然,不仅小吏家族毫无防备,三省六部也没有准备。

匆忙之下,能调查出的罪证大多都是收受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部分商人或百姓行方便,没有牵扯出了不得的大案。

所有调查出罪证的人都取消其吏籍,按照虞朝律法处罚。

若有直系血亲,同样取消吏籍。

如此简单惩罚,竟然能令在籍的九百三十二名小吏,锐减到三百零二人。

仅仅六部就有近千名小吏,再加上九寺、五监、各处不为百姓所知的衙门,长安之中,至少将近三千名小吏。

就算是有再大的隐患,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间找到替换他们的人。

长平帝无意节外生枝,导致民间动荡。

他调取京郊大营士兵暂时接替六部缺少的小吏,明确的表示,按照新的选拔小吏标准,选出足够的人手之前,不会再惩治小吏。

纪新雪不动声色的揉了揉僵硬的嘴角。

暗自庆幸他没指望用小吏家族解决世家,否则如今只能失望。

好在长平帝的‘暂时不会再惩治小吏’只是‘死缓’,已经警醒的朝臣绝对不会再像从前那般疏忽小吏的存在。

世家若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吏家族逐渐被取代,不能再利用小吏家族做任何事。

只要能削弱世家,避免对方在无路可走时狗急跳墙,对虞朝造成预料之外的损失,对纪新雪来说,都不算做白工。

朝臣仍旧沉浸在两件大案的余韵中,纪氏皇族已经开始全心全意的准备三月的大事。

长平朝的嫡长公主,将在三月出嫁。

纪新雪忙中抽空,在大朝会提出在北疆建立稳定互市的建议。

经过两个多月的细化,纪新雪自认即使这份建议并不完美,他也已经竭尽所能,短时间内都没办法想出更好的方案。

正好丢给闲下来的文臣武将们继续完善,免得他们半日没事做,就想扯头花。

虞珩脚不沾地的忙了几日,终于在从京郊大营的回到长安的第五日寻到空闲,应祁柏轩的想念,去英国公府看望他。

等在回廊的人不仅有态度冷淡的祁柏枝,还有巧笑嫣然的祁十三。

“阿兄?”祁十三蹦蹦跳跳的走到虞珩面前,举手投足间皆是少女特有的灵动娇憨。

虽然她已经竭尽全力的隐藏情绪,但眼底深处的失望和埋怨,还是没办法瞒过虞珩。

她以为纪新雪也会来。

虞珩退后半步,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祁十三愣住,明亮的桃花眼中逐渐聚集水汽,难以置信的反问,“阿兄不想看到我?”

若是平时,她肯定不会在‘贵人’面前如此放肆。

自从及笄礼之后,祁十三在怀安公主赐给她的教养女官手中吃足了苦头。

她是长房嫡幼女,因为平日不怎么与长辈亲近,也没人在意她的礼仪学的如何,只能说是马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