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2页)

他轻声说。

——

夏兰卡的葬礼上,来了很多人,沉缓忧伤的哀乐,伴随着四周前来吊唁的亲友们低低的啜泣声,气氛很压抑。

友枝和蓝卡的母亲点头一礼,然后缓缓地走上前。

架子上那张相片上的女孩笑靥如此熟悉,却永远变成了黑白色。

看着那个正躺在无数花朵中间、面色安详的美丽女孩子,友枝的眼底又忍不住溢出泪水。

……两人明明那么近,如今却阴阳两隔。

她深深地鞠躬,随后起身,把一束洁白的雏菊花朵轻柔地放在蓝卡的身侧。

随后友枝蹲下来,红着眼睛,这么静静地看着夏兰卡。

她的眉眼温柔恬淡,红润美丽,仿佛下一秒就会弯唇对旁人笑起来,可是友枝知道——永远也不可能了。

被巨大而悲伤的情绪萦绕包裹着,她不由得回想起两人的点点滴滴。

她们在十三岁的时候相识,在美国纽约,当时两人参加同一场国际油画大赛。

友枝进入了决赛,夏兰卡则止步于四强,在比赛结束的时候,友枝正要从后台离开,这时一个眉眼细长的漂亮女孩子走过来,主动和她打起招呼,夸赞她的画作,于是两个人有了第一次交集。

一开始她很欣赏夏兰卡的画作,之前在网上听闻过夏兰卡的事,因此对她有好感,后来两人的联系逐渐增多,了解也更加深入,很聊得来,友枝觉得这是平生第一次遇到与自己创作理念如此贴合的人。

高山流水,难觅知音。后来她和夏兰卡成了一对好朋友,会在ins上掐点为对方准时庆生,会坐飞机过去给彼此过难忘的生日会,或者时不时交流一下创作心得,即使隔着两个国度,依旧很要好。

她们还会在寒暑假的时候,一起结伴出去玩。

会在夏兰卡偷偷告诉自己她有喜欢的男孩子时,忍不住开玩笑地打趣她。

听到什么翻倒的声音,似乎有人跌落在地。

她抬起头,发现不远处是一个已经哭成泪人的少年。

友枝认识这个男孩子,他是蓝卡喜欢的人,叫崔敏昊。

那少年也注意到了她,走过来死死看着她,眼底有着复杂的情绪。

接着他用韩语对着友枝说了什么,像是在责怪,语气激动又怨恨。

另一个在旁边抹眼泪的女孩子听了,立刻起身过来出声反驳他,两人说着说着,似乎起了什么争执。

友枝不明其意,在旁边人的翻译下才得知,那少年说的是“蓝卡死之前联系的最后一个人是你,你为什么不接电话”

那个女孩说的是“如果不是你之前一直冷着蓝卡,和她冷战,不理她,在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头也不回地走掉了,她会变成现在这样吗?你为什么要等人死了之后还要怪别人?”

说着说着,那几个人忍不住再次哭起来,悔恨,痛苦,无奈。

一片压抑的哭泣声里,唯独友枝低下头,她轻轻握住蓝卡的手,缓缓地呼吸。

……蓝卡。

这世界好吵。

……可是,我还是希望你能活着。

如今却是永远的奢望。

在最后送别的时候,她伏在蓝卡的身边,噙着眼泪,随后声嗓轻盈地为她唱了一首歌。

“我说 我会为你阻挡季节的交迭”

虽然我无法用这般话语将你挽留

但对那与我相遇了无数季节的你

我只会将这份心意照耀明晰……“

是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北极星》。

这是蓝卡喜欢的一个男团的抒情歌曲,旋律非常动听,在这首歌新出来的时候,夏兰卡几乎天天循环播放,还和自己安利过好几次。

那时候友枝见她喜欢,也跟着听了听,某一次两人聊天的时候,友枝随着音乐轻轻哼了那么几句,夏兰卡就惊喜地说她唱的太好听了,连连夸赞。

友枝本来想在她生日的时候,录一个自己弹唱的音频送给她的。

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录制,人就已经不在了。

唱完最后一个字时,她已经泣不成声。

那个美丽如鲜花般的女孩子,最终被轻轻敛进一个小小的白色骨灰盒里,她的母亲紧紧抱着装着她尸骨的盒子,被人搀扶着往前走,忽然不稳地跪地,眼泪砸在地上,随后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

默哀。

悼词。

告别。

网络搜索出来的有关蓝卡的照片也全都换成了灰白色。

在最后的仪式结束之后,她跌跌撞撞地走出去,外面的狂风吹乱了友枝的头发,黑色风衣的下摆拍打着女孩的小腿。

她脑子放空,漫无目的,失去方向。

走出去很久,之后她扶着汉江大桥的金属栏杆,缓缓地蹲了下来。

耳边是呼啸的河流声,大风卷起一阵阵水花向远处不断逝去,无休无止。

友枝的哭声被风和水声吹散。

——即使那么想要你回来,可是却不可能了。

她忍不住开始放纵地大哭着,随后用蓝卡教她的韩语,轻轻说着:

蓝卡。

再见。

过了很久,友枝缓缓站起身,忽然感觉身上一阵无力,手已经脱离了栏杆,她闭上眼睛不受控制地往后跌去时,落入一个温热熟悉的怀抱里。

意识陷入昏沉之前,她迷蒙地睁开眼睛,视线落入少年那双担忧的丹凤眼里。

“友枝……”

腰肢被一双有力的手揽紧,靠在对方的胸膛上,她几乎在那一刻迫切地贴近了祁凛,想要汲取少年身上的一点温暖,像是抓着唯一的救命稻草。

……好温暖。

别离开。

友枝轻轻闭眼。

世界陷入了一片黑色。

作者有话说:

歌词来自《北极星(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