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2/3页)

皇帝门前没跪死人,太监门前却有,谁都听出这话在敲山震虎。

一物降一物,唐振奇的权势也全靠皇帝授予,皇帝高兴时能让他做“九千岁”,一个不乐意转眼让他变“落水狗”。

因此他又气又怕,恨透薛汝春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狗奴才,向庆德帝进言:“陛下,薛汝春行为不端引发流言,应按律惩处。”

庆德帝为贯彻仁君形象,只罚了薛汝春一年俸禄,让他在家闭门思过,听候圣裁。

散朝后人人都躲着薛汝春,当他是臭不可闻的大粪。

崔逢源迫于利害关系不得不陪同安慰,两个不久前还耀武扬威的宠臣灰头土脸走出宫门,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起。

柳竹秋见时候到了,向萧其臻发出行动讯号。

萧其臻特地选在隔天上午街面上人流量大的时段带齐人马冲入崔逢源家中,一举控制住上下人等,靠着张体乾提供的地图挖出那只三足铜鼎,连人犯一起押回刑部大牢。

不到一天,“礼部郎中崔逢源倒卖乡试考题,栽赃杀害同僚白一瑾”的传闻便甚嚣尘上,老百姓们拿跌宕起伏的案情做谈资,官场上也众议纷纭,都盼望事态能早日明朗。

那流氓马二狗在赌坊输了个屁滚尿流,回家途中风闻崔逢源被捕,跌足痛叫:“我早说那温霄寒在找崔郎中的罪证,若当日立刻去崔府报信,定能大捞一笔。”

他悔不该丢了西瓜捡芝麻,去赴那该死的赌局。如今芝麻没捡着,连老本都折光了,看来得卖妻鬻女才能还清欠下的赌债。

三法司升堂提审崔逢源和金宏斌等五名作弊考生,有东厂的侦查日志和那古鼎做物证,金宏斌等人再难抵赖,供认考题确系崔逢源卖给他们的。

崔逢源身陷泥泽,还指望薛汝春看顾他的家小,交代出其余卖题的考生,却仍旧攀诬盗题的是白一瑾,柳邦彦是主谋,自己只是从犯。

他在供词中说某月某日散朝后,他曾搭乘柳邦彦的马车回家,二人正是在车里谋划作案。

审案官们便按程序将柳邦彦提来审问。

柳邦彦承认那天是顺路送过崔逢源,但他们只在车里讨论《茶经》,没说别的。

双方口供对不上,必有一人在撒谎,需要真凭实据才能下结论。官员们商议后决定明日再审。

当天柳竹秋看到萧其臻抄录出来的崔逢源诬陷父亲的供词,贼人说:“柳邦彦在与我商议前,已先借他与白一瑾在北海垂钓之机做好全盘谋划,叫我按他们的指示,将考题卖给考生,拿到钱以后再由他们安排分赃……”

柳竹秋用红笔圈出“北海”二字,对萧其臻说:“凭这两个字就能看出这厮在撒谎,白老爷是常去北海钓鱼,但我家老爷绝不可能去北海。”

柳尧章向萧其臻解释:“兄长知道我家老爷曾与宋宏道公交好,宋公生前最喜在北海泛舟游湖,也常邀请我家老爷同往。自从他遇害后,我家老爷怕触景伤情,就再没去过那里。”

萧其臻相信他们,但这些拿到公堂上去说可信度还不够,除非有充足的理由才能令审案官们信服。

他和柳尧章不约而同将目光投注在柳竹秋身上,希望她开动脑筋想出破解之法,却听她沉吟:“这件事别人说不中用,只能由老爷自行分辩。”

向萧其臻拱手请求:“今晚我想去牢中探望老爷,烦请大人代为筹划。”

柳邦彦已被提到刑部大牢,萧其臻还能协调,夜间悄悄将她送进监房。

柳竹秋见父亲形容枯槁,所幸还没受皮肉之苦,暗赞张鲁生够朋友,那一千两银子没白花。

她这次仍不能久留,拉住柳邦彦的手郑告:“老爷想必已听过崔逢源诬陷您的话,明日到了公堂您千万要为自己澄清啊。”

柳邦彦苦恼:“为父又没有旁证,该如何澄清呢?”

柳竹秋双手加了力道,带着逼迫意味劝说:“告诉那些主审官,因为宋大人的缘故,您绝不会去北海。”

柳邦彦如触蝎尾,慌忙撤手,反被她抓得更牢。

“爹!这是唯一活命的机会,您还要逃避吗?”

柳竹秋双目如炬,真想照进父亲心底,烧光他的懦弱。

柳邦彦已感到火辣辣的疼痛,慌悚道:“你要我当着那么多官员说那种话,我今后该如何做人?”

“命都快丢了,您还在意这些做什么?况且即便没有这场是非,您就能堂堂正正过活吗?您明明清楚外面人是如何看待您的,为何还要自欺欺人?不肯还宋大人起码的公道?”

“你、你这个不孝女……存心逼死你爹呀……”

柳邦彦老泪喷涌,扛不起沉重的愧疚,只好先将其转化成对女儿的指责。

柳竹秋扶他坐下,掏出手绢为他擦脸,双眼同样发红泛热。

“老爷再仔细想想吧,为了您为了柳家也为了含冤负屈的逝者,希望您这次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狱卒轻轻来敲门,提醒她时间到了,她不再赘言,辞别父亲匆匆离去。

柳邦彦兀自痛哭,思绪回到那个阴云笼罩的刑场,那是他与宋强最后一次相见。

一个是行刑官,一个是死囚,面对面时二人的神情却像装反了。他畏畏缩缩失魂落魄,被宋强坦荡无畏的气度衬托得犹如宵小。

“皇命难为,求宋兄莫要怪罪小弟……”

“贤弟无须自责,愚兄之清白天地可证,死亦何惧?只求贤弟能稍稍看顾我的家小,愚兄便别无牵挂了。”

“……小弟定会尽力而为。”

啪啪啪啪,柳邦彦着魔般猛抽自己耳光,想隔着时空打死那个薄情寡义的小人。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③又或者,昨日的耻辱是时候翻篇了,当前的危机也许真是老天恩赐的恕罪良机。

一切都看他何去何从。

翌日升堂,人们发现柳邦彦更比昨天苍老,头上不见一根乌丝,衰态与耄耋老翁无异。

大家伙以为是心虚所致,料想他今天该据实招供了。

主审官曹怀恩决定先审他,拍木鞠问:“柳邦彦,你可认罪?”

柳邦彦微微晃了晃芦苇般的脑袋,孱弱道:“认罪。”

堂上官员反应各异,曹怀恩瞪亮双眼追问:“你可知你所犯何罪?”

“……忘恩负义,言而无信。”

他答非所问,扩大了堂上的疑云。

曹怀恩警告:“柳邦彦,本官此刻在审问顺天乡试舞弊案,你休得东拉西扯,扰乱公堂!”

柳邦彦直起佝偻的腰身,为语调安上筋骨。

“下官确实有罪,但并未参与本次罪案。”

“哦?那你要如何反驳崔逢源对你的指控?”

“……下官已有五年没去过北海,将来也绝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