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第2/3页)

百官们立刻山呼叩拜:“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昀曤像跌入刀丛,不敢移动分毫。

那礼仪官这才发现认错了人,顿时卑陬失色,说不出话来。

大臣们没等到太子反应,有些跪在前排地便偷偷抬头张望,见颍川王立在跟前,却不见太子踪影,个个惊窘。

朱昀曤不能再迟疑,强自镇定道:“太子殿下还在车上,一会儿就到,众卿家先平身吧。”

众人谢恩起身,稍后朱昀曦便由侍从搀扶着下车。

礼仪官重新指挥群臣拜礼,朱昀曦开口制止。

“地面泥泞,众卿不必行跪礼,改行揖拜即可。”

他体恤臣下,官员们感动感激,对比之下都觉颍川王冒太子之名堂而皇之接受百官跪拜的举动很无礼。祈福仪式结束就有不少人上诉参奏此事。

庆德帝召朱昀曦询问,朱昀曦极力替弟弟辩解:“儿臣临时头痛,让曤弟先下车,那些大臣自己看错了,怎好意思怨别人?”

他将情况定义成小误会,向皇帝埋怨大臣们小题大做。

大臣们却认为这是关乎尊卑正统的大问题,朝廷里又掀起一股让颍川王提前就藩的热议。

庆德帝预感再让他们如此挑拨下去,两个儿子日久必会失和,无奈下旨宣布“颍川王尚未成年,难掌国事。待冠礼后即着其之国。”

再等三年就能赶走祸患,朱昀曦很满意这一结果。离开皇后和章昊霖扶持,颍川王成不了气候。况且有父皇做坚实后盾,谁都休想动摇他的地位。

通过几次尝试,他体会到权术真乃君王的傍身之本,运用起来也并不费劲。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也一样,善于观察便能见微知著,揪出对手的弱点加以打击。说起来还得谢谢柳竹秋,这道理正是她亲身演示的。

柳竹秋通过文小青联络到十几位当年受汤敬之诬陷的珠宝商,带他们到顺天府衙辨认从汤敬之店铺里收缴的货物。

朱昀曦也派内官带着皇宫失窃物品的清单前去搜寻。

两拨人各有所获。

萧其臻提审汤敬之,拿着商人们和内官辨识出的珠宝逼问来历。

汤敬之深知如实招供就算王法暂不杀他,唐振奇等人也不会容他全家活命。情急下装疯卖傻,一会儿又哭又笑,一会儿打滚嚎叫,扯散发髻,脱去衣裤,还公然在公堂上随地大小便。

萧其臻命人按住上夹棍,他为求苟活,忍着痛继续狂笑,直至晕死过去。

庆德帝正关注此案,听说汤敬之“疯了”,怀疑这厮使诈。

庄世珍献计:“刑部有一种专门针对这类人的灸刑,扎上几针,铁打的人也得老实招供。”

按规定,这酷刑只能在刑部主官监督下执行。

庆德帝传旨将汤敬之连夜解往刑部。

萧其臻接旨时天已黑了,他知道目前朝野上下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汤敬之。

那些与之同流合污的人都盼望他永远闭嘴,好将秘密带去阴间。而撬开汤敬之的嘴,就能将这帮坏蛋一起送进坟墓。

为达成这一愿望,他亲自带队押送人犯。

张选志奉命派遣三十名厂番协助转运。

整支队伍共七十人在萧其臻带领下分成前后两路严密包围囚车,以最快速度向刑部挺进。

宵禁时分,沿路空无一人,如钩的冷月悬于中天,世界被银、蓝、黑三色主宰,寒意彻骨,鬼气森森。

走到钟楼大街,后面厂番阵容中忽然传出惨叫,萧其臻听人高呼:“有人中毒啦!”,急忙调转马头赶过去。

只见五名厂番抱着肚子打滚挣扎,口鼻都渗出鲜血,是剧毒所致。

他忙命人送去就医,差役们受到吸引,纷纷呢围过来,队伍松散,囚车暂时脱离人们的注意。

萧其臻发现这情形,心中陡然一寒,赶忙推开人群跑到囚禁汤敬之的马车前,拉开车门,负责看守的差役软踏踏地滚出来。

汤敬之靠在厢壁上,双目圆瞪,身似烂泥。

提灯照看,这二人七窍滴着黑血,身体还是热的,显然气绝不久。

萧其臻断定凶手刚才混迹在队伍中,趁在那五个厂番中毒,于混乱中杀死了汤敬之和看守。

他命令所有人原地待命,清点人数,相互指证姓名。

去掉那五个中毒者和背他们去就医的八人外,还少了一名厂番。可剩下的人都不知少的是谁。

次日五名中毒者全部不治身亡,经检验他们吃了含砒、霜的食物。据一人临死前交代,当晚他们结伴在一家小酒店吃饭,凶手大概在饭菜里做了手脚。

杀死汤敬之和看守的是两枚淬有南疆蛇毒的银针,施针者手法精准,银针刺入受害者颈部穴位,几乎没根。

这手法需要很强的内力,定是武林高手干的。

官府查封那家小酒店,搜查店主和帮工的住处,没找到□□,城里的大小药铺也没有他们购买砒、霜的记录①,下毒者可能另有其人。

蒋少芬听柳竹秋讲述汤敬之和看守的死状,流露出异常的重视,想去见验尸的仵作,还想查看死者的尸体。

柳竹秋请萧其臻帮助满足了她的要求。

蒋少芬在刑部停尸房对照两具死尸,请仵作讲述当时银针插入伤口的深度,听说银针不仅扎得深,还陷得很牢,动用了铁钳才拔、出、来。

这固然有人死后肌肉收缩之故,也是凶手施针的独特处。

蒋少芬沉着的眼神渐渐蒙上火光,柳竹秋看出她有发现,于无人时询问:“你是不是知道凶手是谁?”

蒋少芬沉吟半晌,冷峻地注视虚空,仇恨在那里凝结。

“害死我爹的仇人擅长那种针法。”

柳竹秋连忙追问:“你之前说那仇家可能就在京师一带,会不会就是此人?”

蒋少芬没轻下结论:“以那人的功夫,银针该完全没入死者体内,可仵作说当时还有半寸针尾露

在外面。难道二十多年过去,此人功力不进反退了?”

“这是他的独门功夫?”

“嗯。”

“会不会是他的徒弟干的?”

“……以他的情况大概不会收徒弟。”

“为什么?”

“找他寻仇的人不止我,另外几个仇家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柳竹秋越听越好奇:“他究竟是什么人?除了老万大侠,他还得罪了多少武林人士?”

蒋少芬转头看她,在信任和希望促使下道出更深的隐情。

“我爹以前是白莲教的人。”

柳竹秋大惊,白莲教诞生于唐宋时期,元末这个秘密组织领导了农民起义,后被红巾军合并。

本朝开国之初又在川鄂赣鲁地区复苏并逐渐活跃,引发过多起暴动,被朝廷定性为□□,严厉镇压剿杀。

因此白莲教徒就是反贼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