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第2/4页)

辛万青情知萧其臻疑心他,黑脸应承后怒冲冲走了。

又过半日,内官宣召阁臣们到建极殿见驾。

冯如月垂帘接见众臣,悲痛道:“众卿家之言本宫已知晓了,陛下病入沉疴,恐回天无术,当务之急是册立太子,为国守器承祧。诸皇子均年幼,天资之聪颖难分伯仲。而储嗣将为一国之主,岂能因父母偏爱而居之。因此本宫以为当遵循‘立长’规制,倘若陛下驾崩,则由皇四子胶东王继位。”

阁臣们料想这一决定放出去可以服众,萧其臻领了旨意,询问:“娘娘,臣等万分挂心陛下,请问他此刻病势如何?”

冯如月垂泪道:“陛下自昨日回宫便昏睡着,御医们用尽针石火齐都无起色。”

皇后贤良忠谨,萧其臻相信她不会背主害夫,看来皇帝果真命在旦夕了。

他匆忙奏告:“微臣还有一言,万望娘娘首肯。”

“阁老请讲。”

“按照祖制,新帝即位,当尊嫡母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则称太后。为嫡母加上徽号,而生母则无徽号,以示两宫区别。四位皇子都非娘娘嫡出,无论哪位承袭大统,其生母都只能称太后,断不可更改旧制,乱了位份。”

皇子们最长的只有四岁,即位后皇太后必然会直接或间接摄政。

冯皇后贤德,娘家人也老实,还不至为祸。假如小皇帝的生母被捧到与她并驾齐驱甚至凌驾其上,定会被阴谋家利用为擅权工具。

冯如月感谢他维护自身权益,说:“阁老言辞恳切,事情由你主持,本宫便放心了。”

萧其臻率阁臣们出宫召集群臣议事。

冯如月返回乾清宫,这两天一夜她一直守在朱昀曦床前侍疾,几乎没合过眼。

轿辇刚过乾清门,几个宦官张皇奔来。

冯如月看得心紧,只当她离开的这一小会儿皇帝已驾崩了,悚惧地瞪视跪地见驾的奴才们,质问:“何事慌张?是不是陛下出事了?”

为首的宦官忙摇头否认,急禀:“僖妃娘娘刚才来了,把为陛下治疗的御医都赶了出来。奴婢们想喂陛下喝药,她连药碗一起砸了,说整个太医院都不是好人,要谋害陛下。”

冯如月赶到乾清宫,御医们果在殿门外跪着,走进东暖阁,地上犹散落着瓷碗碎片和药渍。

春梨坐在床边喂朱昀曦喝参汤,昏迷的人食难下咽,一勺汤顶多灌下去小半勺,其余都顺着嘴角往外淌,必须不停用布巾擦拭。

见皇后进来,春梨放下碗勺起身拜礼。

她挺着孕肚行动不便,冯如月见状不好发火,忍怒责问:“僖妃,陛下对你恩宠有嘉,如今他病成这样,你怎忍心来闹事?听说御医们都是你撵出去的,你还砸了陛下的药碗,这究竟是何用意?”

春梨肃然道:“娘娘,臣妾怀疑太医院里有反贼,陛下起初只是头晕乏力,自从吃了他们的药,病就越来越重,直至现在昏迷不醒,娘娘就不起疑吗?”

辛万青忙替御医们辩解:“陛下病了非只一日,中途受太皇太后和三位皇子的死讯刺激,呕血症发作,加之回程中颠簸劳苦,病情才迅速恶化。僖妃娘娘想是焦心圣疾,迁怒太医院,其实这当口谁人不急呢?最急的莫过皇后娘娘,还请僖妃娘娘稍安勿躁,为了陛下,也为了您肚子里的龙种,多保重自个儿才是。”

春梨厉色怒斥:“混账奴才,我跟皇后娘娘说话哪轮得到你插嘴?这两天我要与我娘家哥哥通信,你百般阻挠,把我们这些人困在宫里是何居心?”

辛万青跪下辩解:“冤枉啊,这都是皇后娘娘的意思,奴才只是奉旨办事。”

冯如月替他辩护:“是本宫授意他这么做的,陛下病重,国储未定,倘若走漏了风声,搅得外面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春梨提醒:“娘娘所虑甚是,可防外患也不能忽略了内鬼,他们这起人最会仗着咱们耳目不通,里外欺哄,当年唐振奇不就是如此吗?”

辛万青惊叫:“这可冤死奴才了,娘娘若看奴才不顺眼直接打杀了便是,平白给奴才按这些罪名,奴才死了也担待不起!”

说完咚咚咚磕起响头。

冯如月喝止住,命他退下,严厉训斥春梨:“许春梨,本宫念你曾是荥阳君的婢女又深得陛下宠爱,是以处处容让。但你身在宫廷就必须守这里的体统,再敢放肆,本宫照样重重罚你。”

春梨公然不惧,坚持己见道:“臣妾任凭娘娘责罚,但眼下圣躬危殆,臣妾恳请娘娘下旨传宫外的名医来为陛下诊治。”

冯如月看她如此信不过太医院的大夫,心想:此女一直在陛下身边侍奉,或许真觉察出不妥。低声质问:“这次好几个太医给陛下看过病,陛下此时吃的汤药也是太医院众主官会诊后商议调配的,难不成整个太医院的人都想害陛下?”

春梨激愤含泪道:“恕臣妾无礼,娘娘和臣妾都不懂医术,看不出门道。但陛下体魄向来康健,今年六月末去广州周边巡视一天之内策马驰骋两百里,未见积劳成疾的征兆。怎会仅仅隔了半月就一病不起呢?”

“病来如山倒,或许陛下患了罕见的急症?”

“娘娘!您是陛下的发妻,他如今命在垂危,您不千方百计救他,还想任由他被那些形迹可疑的庸医祸害致死吗?”

春梨将一生的抱负都赌在了朱昀曦身上,未达目的前不能让这座云梯散架。

冯如月对丈夫是有真感情的,更不愿做寡妇,可是在皇帝病重时更换太医干系太重,她缺乏担责的勇气,十分犹豫。

春梨知道皇后懦弱,趁辛万青不在,膝行到她身边抓住袖子悄声请求:“娘娘若拿不定主意,请速派人去接荥阳君过来,她精通医理,定能瞧出端倪。”

冯如月自上次与柳竹秋不欢而散,感觉受辱过甚,内心极为嫌恶。后听说她怀了朱昀曦的孩子,又怨她害皇室血脉流落在外,总之提起这人便疾首蹙额。

春梨看出她不愿答应,峻急道:“陛下对荥阳君的感情您最清楚,他此刻若有知觉也会想见她。听说娘娘已会见阁臣,商讨立储事宜。册立太子须使用‘皇帝行宝’,陛下将那方玉玺交给臣妾收藏。娘娘若不答应接荥阳君入宫,臣妾便不能交出玉玺。”

本朝皇帝共有十七块玉玺,分别用于发诏、赦;诏亲王、大臣、调兵;祭享山川、鬼神;封外国、赐劳;招外服、征发;识黄选勘籍、奖励臣工等事项。

其中专用于册封的叫做“皇帝行宝”,不加盖这块玺印册封诏书就是无效的。

冯如月惊怒:“你敢威胁本宫,真与你那主子一个德性!”

春梨不改颜色:“臣妾是怕娘娘将来后悔,陛下此前遭遇诸多凶险,荥阳君都能成功救驾。陛下也说她是福星,就请娘娘再信她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