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这话一落,整个姜家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大家面面相觑,江家?

是他们想的那个江家吗?

他们整个生产队就只有一户江家,那就是从外面搬过来的江德保他们一家。

这算是唯一的外姓了。

只是,大领导去他们家?

姜家人有些蠢蠢欲动,想去看下热闹,这几乎是生产队每家每户社员的天性了。

乡下就这么大一个地方,八卦成了大家劳作之外,唯一的乐趣。

姜舒兰原本话到嘴边的话,“我说完,大家在去。”

“不去,去什么去,我们家和江家可是翻脸过的。”

蒋秀珍冷哼了一声,瞅了一眼两个跃跃欲试的弟媳妇。

这下,姜家二嫂和三嫂,顿时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

姜舒兰有些好笑,“好了,大嫂,想看热闹就看热闹,咱们家不讲究这些。”

“我就说一句。”

“我和中锋商量过了,想这次回海岛的时候,安排学民去首都帮忙。”

首都那条运输线,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原先坎儿一个人还能将就着忙,如今货走得一多坎儿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他还要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

可以说,一到货到的时候,从前一天开始坎儿就别想睡觉了,要一直守着。

一直到双方货物交接,而且每次货物交接的时候,若是遇到问题坎儿一个人只能顾得了一头。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该只是一个人。

只是之前没有步入正轨,姜舒兰他们也算是外行人,这也是慢慢摸索起来,才发现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出货量还在增加,不止是首都这边出货,连带着津市和冀市,也开始铺货了。

按照姜舒兰的规划,一路往北方铺货,再慢慢往江南平移。

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这件事,姜舒兰也就是和司务长提了下,示意往后可能会更忙。

忙起来,他们势必要在外面增加人手,从部队调人不现实,大家都是有正式的编制。

只能说姜舒兰她自己慢慢物色。

也是这一次,她观察了下,发现姜学民人不错,有责任心,这才把目标转移到他身上。

果然,姜舒兰这话一落,整个姜家屋内都跟着安静了一下。

蒋秀珍和姜母最先反应过来,“舒兰。”

她们有些拧眉,显然是不赞同。

在这种时候,她们最先考虑的则是,把学民安排到首都去,舒兰会被婆家人看不起。

不要小看这种事情,嫁人的姑娘,顾虑就是多一些。

姜舒兰,“娘,大嫂,我心里有数,让学民去首都,不是去周家,是不是啊中锋?”

周中锋点了点头,“确实不是,这件事和周家可没关系。”

安排学民,完全是姜舒兰一手折腾,可没借着周家的光。

“那是?”

大家都跟着好奇了。

姜舒兰长话短说,“海岛那边货往首都和周边去运送,需要接货人,负责清点货物记录数据,我需要一个合适的人进去。”

接着,她话锋一转,看向姜学民,“工作可能有些麻烦,而且环境有些辛苦,甚至连居住的地方,也很艰难,学民,你自己考虑去不去。”

她把姜学民送过去,一开始就不是让他去享福的。

所以,周家她从来没打算安排过学民过去。

最多,是让对方和坎儿在一起一段时间,让坎儿带下学民,到了后面,等他熟悉了,就需要他一个人独立起来了。

姜学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下来,“我不怕辛苦。”

顿了顿,他有些犹豫,“就是姑,我学历只有初中,会不会?”

太低了,怕给姑姑拖后腿。

他当年身为家里的长孙,家里算是全力供他读书,但是他不是这块料子,读了个初中,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姜舒兰,“能识文断字,能吃苦,头脑清醒,别被人带着走就行。”

姜学民,“这个我没问题。”

眼见着当事人都答应了下来。

姜舒兰转头看向蒋秀珍和自家大哥,“大哥大嫂,你们的意见?”

这也算是先斩后奏了。

蒋秀珍能说什么,她感激都来不及,自家这个臭小子,算是一步登天了。

“舒兰,我、算了,总之——”蒋秀珍拉着姜舒兰的手,“我替学民这孩子,谢谢你了。”

姜舒兰摇头,“自家人不讲这个。”

也是姜学民和家里人的情况不一样,她这才打算带走他。

等事情结束以后,姜家二嫂本来想出去看热闹的,但是想到之前那件事,她心里第一次觉得有些不舒服。

忍不住和自家男人嘀咕,“你说舒兰都把学民带走了,能不能让她也把咱们家学卫也带去?”

那可是去首都呢?

这话一落,姜家二哥就忍不住瞪了一眼,压低嗓音,“我看你还是趁早收起这个心思,学民为什么会远走他乡,你真不知道啊?”

想到学民二十好几还没结婚。

再加上生产队和知青办,这两天传来的风言风语。

姜家二嫂顿时心有戚戚蔫,“我这不是随口一说吗?又没别的意思。”

“再说了,让学卫真远走他乡,我还舍不得。”顿了顿,又嘀咕了一句,“还有,舒兰是我小姑子,我还能给她拖后腿不成?”

也就是那一瞬间的念头,被自家男人骂了一句,也就清醒了。

舒兰真要是带他们家学卫走,她舍不得是一个,再加上,也不想给小姑子添麻烦。

让她被婆家人看不起。

姜舒兰本来在收拾东西的,旁边的蒋秀珍过来找她商量事,没想到听到二房两口子说这话。

两人对视了一眼,如释重负地笑了。

她们之前就担心这个,怕舒兰偏了学民,下面的会不高兴。

不过还好,听到这个结果,已经够让人满足了。

蒋秀珍拉着舒兰进了屋,“你二嫂就是一张嘴,利得很,实际心比谁都软,当时知道学民和李知青的事情后,当场要去和李知青吵架,问问她,咱们家学民哪里配不上她了,还是我把她给拽下来的。”

姜舒兰想了下自家二嫂,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也忍不住抿着唇笑了。

“我晓得。”

声音还是一如既往,轻轻的。

“那就行,大嫂也不跟你客气了,学民这孩子心思藏得深,又沉默寡言。这次他和李知青的事情,我们是一丁点不知道,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学民和李知青的事,原本是严严实实的,他们整个姜家人都不知道。

但是,这一次学华结婚给彩礼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传到知青办,再加上知青办的人和李知青不对付,就吵了起来。

被好事者听到了,这才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