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更

官绣去年办过一次了, 什么都早早备好,无论是考官还是考场又或者是安置问题,一应俱全都有例子, 今年就很顺利。

在她们进京之后,折邵衣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等到她们考出来,出了名次, 她才一个个的跟她们交谈。

她是找了一天时间, 请绣娘们都坐下,问她们来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来京都后有什么不适应, 若是考上了,将来是想要留在京都还是回原籍去做绣品铺子。

绣娘们刚开始还不敢说,折邵衣就立马举例子, 说去年的绣娘们在路上经历了哪些苦,从地方上开始选,来京都后的大小问题,包括思乡思念家人等等都说了一遍, 如此光她就说了半个小时后之后, 她们的胆子就大多了。

一个说选的人太少,一般的绣娘根本选不上——这个是穷苦人家出生,她来京都的名额险些就被替了。

这是第一个开口的姑娘,她也确实很大胆,一开口就是这种问题。

折邵衣严肃的记下了问题, 还当场表示会去查, 以后会想办法改进等等。

绣娘没想到她这般重视, 眼睛里面冒出了泪花。这姑娘刚刚还一副很冷静很倔强的神色, 如此一瞬间哭了,折邵衣都愣住了。

不过后来想了想,觉得她说出问题的时候,应该就已经耗费了身上最后一点勇气。

她其实是怕的。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雍容华贵,各处都缝着金线,绣了九朵盛开的牡丹,很有威严。

这是太子妃特意让绣坊的人给她做的衣裳,说是给她镇场子用的。

她年岁小嘛。

太子妃说,男人有坏的,女人照样也有坏的,小孩有坏的,老人也有坏的。

绣娘只是一类人,这类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

她不能因为自己对绣坊的感情,就一味的去相信她们。

但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都敬畏强权。

坏人欺负弱者是天性。

她可以比她们岁数小,但是一定要比她们的气势强。

衣裳就是她的一件武器。绣娘们对衣裳格外的敏锐。

——其实太子妃说了之后,折邵衣是有反省过的。她对这些绣娘们确实有一种无条件的相信。

因为是自己付出的心血吧,总是觉得是美好的。

太子妃的话让她瞬间谨慎了很多。她穿上了这件衣裳,还特地在头上戴了一套金头面。

但是能压制坏人,也能让好人害怕。

这可真是个难题。

她在绣坊里面先呆了一上午,在纸上写了很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下午的时候,她又开始细细看每一个绣娘回答人的表情了。

看了半天,她兴致冲冲,十分亢奋,第二日拉着澹台老夫人说,“她们无论是坏人还是好人,无论是敬畏我还是不怕我,但都很信任我。”

又或者说,她们已经接受了官绣的存在。

其实去年,第一群绣娘来京都的时候,折邵衣也全程跟着,她见证过她们的不安,惶恐,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这种迷茫不是对前程的,而是对官绣的不理解。但是今年,这群绣娘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因为她们知道,这是真的。

女子考了官绣,朝廷奉养她们,还有官职,光宗耀祖。

就算是没考上,进了京都绣坊,就一直有事情做,有银子赚。

她们把这里看做是朝圣之地了。

这种信任让折邵衣很满足。她觉得做什么都值得。又让她觉得有些心酸。

她跟澹台老夫人认真的道:“其实,不过是让她们卖给了官府做绣娘罢了,只不过是有了一份体面,一个做事的地方。”

澹台老夫人却摇摇头,觉得她想得虽然深远,看见了本质,但是却太过于偏激。

“就算是男子,也是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人生在世,若是事事都寻个底,那谁也别活了。”

折邵衣惭愧点头,“是,学生受教了。”

忙完了官绣的事情,就正好过年。今年文远侯家多了两个嫂子。大嫂嫂徐氏操持家务,二嫂嫂赵氏有上进心的时候,就去跟大嫂嫂要点掌权之事做,要是懒了,就还回去,日子过得随心所欲。

两个嫂嫂都没有身孕。她们自己挺着急的,尤其是徐氏,她嫁进来快一年了,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

公婆不问,丈夫不管,小姑子们都忙,早出晚归,全没想到这回事,人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让她生孩子的意愿,她心里感激又心酸。

大过年的,她也不好说这些晦气话,但是过小年那晚,丈夫体贴心痛的替她倒好洗脚水,提着壶搭着一条手巾要给她洗脚,她就心里有愧疚之心。

这实在是一户好人家。她娘写信来说,她算是找到一个金窝窝了,这是千金不换的家,千万要贤惠,为折家操持族务,事事用心,免得出了漏子。

她家务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肚子里一直怀不上,她心里还是不安的,甚至可以说心虚。

在家里的时候,若是哪家新妇一年不生孩子,怕是丈夫就要专门纳妾生养了。

她一感动,一心酸,便把自己的心思说了,“你把香云纳了吧。”

她娘专门给她准备了这种可以给丈夫做妾的丫鬟。

折硕明本在兴致冲冲的给妻子加热水泡脚,热水从铜壶里面咕噜噜倾注于水中,再在妻子的脚背上面转一圈沉入盆地——他是个喜欢音律的人,倒是得了些灵感,想着待会可以作一曲子。

结果听得这话,吓得将铜壶扔在地上,啊呀啊呀的惊恐万分,然后后要将香云提到庄子上去。

“是不是她在你耳边吹劳什子风言风语!”

他早说了那个丫头不是好人,那眼神总往他身上看,好像他是块肥肉似的。

反正他被看得很不舒服。

他语重心长的道:“我早跟你说过,她不是个正经人,你送她走,替她找户好人家嫁了,反而是对她好。我跟你说过,你偏不听。”

然后还有些埋怨岳母,“是不是母亲又写信说你了?”

他对妻子什么都满意,就是觉得她太听丈母娘话了。本来她都要送走香云了,好嘛,丈母娘一封信写来,她又不送了。

她的丫鬟,她不送就不送吧,只他不愿意看见香云,就让去厨房里面烧火,学些个厨艺,将来送出去也有门手艺。

结果现在妻子又旧事重提。他好生气啊,也不顾大过年的,就要叫小厮去送人。

徐氏连忙拦住,又好气又好笑,“不是,不是她。”

“是不是你母亲?”

“不是,不是。”

徐氏叹气:“我就是担心我生不出,你将来没孩子。”

虽然看过不少大夫了,都说她没事,但是她依旧担心自己生不出来。

折硕明笑了。

“不会的,说不得是我的问题,你想要孩子,我却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