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3/4页)

她哭的实在是太惨,太子妃叹气,叫人扶起她,“你起来吧,也不算是你的错,你只是太着急了。”

然后看向太子,“殿下,刘美人没什么见识,你便看在她是为了你着想的份上,饶了她这一回吧。”

太子怒火冲冲,还有些埋怨太子妃,“你发现便发现了,跟母后说什么,还碰巧在父皇在的时候去,你是不是故意的!”

太子妃慢条斯理的喝茶,“这是大事,不是小事,我自然是在知道后立马去问母后。”

“殿下,刘美人是求子心切,听信谗言,但那个说谗言的人又是什么心思?她们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对付刘美人?这事情总要查清楚。”

“这后宫的事情,有母后在,查的更快,不然,我年岁轻,要是疏忽了哪里,让她们再次得手,您的孩子没了怎么办?”

她将茶杯放下,“现在想起来,我心口还是跳的,这宫里的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喝茶的茶杯,吃饭的饭碗,都有可能被抹了毒药,若是一个不小心,刘美人……”

她意味深长的道:“那可是一尸两命啊。”

刘美人吓得放声大哭,“太子妃娘娘,您可一定要救救妾啊,妾和妾的孩子能不能活,都看您了。”

太子妃朝着她招了招手,给她擦了擦眼泪,“可怜见的,被吓成这般了。”

又朝着太子道:“所以说,要让母后派人来都查查,不然,我不放心她吃东西。”

太子被说的没脾气了。

太子被说服了。

太子甚至觉得太子妃真是个好人。

但总有一些不对劲,真的。

他看看太子妃,再看看歪在太子妃身侧哭泣的刘美人,突然冒出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念头。

——若是他跟太子妃和离,那黎侧妃吴侧妃还有这刘美人,以及后宫一众人,她们会跟着谁走?

太子惶恐!

好你个太子妃啊,竟然从他的嫔妃里面挖墙角。

不行,他得找个聪慧的人回来分一点太子妃的权势。

太子很快就找到了这个人。

一个很有心机的姑娘。

太子一眼就瞧出了她有心计,虽然是个庶女,但是纵观现在他的后宫,黎侧妃和吴侧妃都是嫡女,一个被养的太傲气,不食人间烟火,一个简直了,每天哭唧唧,嘤嘤嘤,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再就是那一群美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敢跟太子妃对着来,之前有几个人跳得高的,都被太子妃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如今,他就要领个厉害的回来。

折邵衣在九月才听见这个消息。她这几个月开始忙京都女学堂的事情。

这个事情还是太子妃八月里跟她说的。

但在太子妃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因为虽然她叫的名字是京都女学,但其实也就是给贵族女子一个读书的地方。

之前她们在各家的族学里面读书,或者请了先生来教,如今,她们可以去女学里面读书。

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跟男子的学堂一样。

太子妃是笑着说的,“玩——先请姑娘们进去玩。”

这就是告诉大家,她只是建个女学玩玩。

既然是玩玩,那学堂里面的东西就要以玩为主。

折邵衣从这个玩字里面,倒是听出了一丝落寞。她知道,就犹如刚开始做官绣一般,都是“玩”。

女子不能做什么正经的事情,不论是现在改变的西城,也都是因为玩罢了。

不过,能玩着玩着就让事情变好,那才是她的本事。

她是最懂太子妃娘娘的,她知道她在想什么。

折邵衣也没有张扬,她只是去了南城看宅子。

南城跟西城不一样,南城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这里男人比较多。在这里,有国子监,有太学院,还有京都出名的鹿山书院。

南城离东城不远,折邵衣骑着马来去几天,便已经将小路大路摸清楚了。

因为太忙,又暂时不能被人所知,所以她也没有声张。

等她忙完了学院宅子的事情,再进宫的时候,就发现东宫里面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折邵衣一打听才知晓,宁国公府的庶女成了太子的妾室。

她实实在在的吸了几口气。

秦青凤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看兵书,两眼都犯着晕。

她道:“她们宁国公府的家风就不好,家里的姐妹都是你争我夺的,当初那个想抢你慈幼堂和茶楼位置的,不也是他家的姑娘吗?”

折邵衣当然记得。

她啧了一句,“太子殿下真是有心了。这宁国公府跟你退亲,你打了他家的少爷,自然有仇的。”

“后来,我又敲锣打鼓给她家送牌匾,肯定是恨上我了。”

如此,也就是跟太子妃水火不融。

太子殿下既然将宁国公府的庶女也给招惹来了。

折邵衣不由得问,“她怎么样啊?”

秦青凤擦擦汗,“挺厉害的,那张嘴是张利嘴,见人先笑,服软三分,但侧妃的位置只有两个,这东宫里面,又只有太子妃和侧妃才能自由出去,其他人出东宫都是要来领牌子的。”

她笑了笑,“阿姐说,只要还在这个东宫里面,就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折邵衣咬了一个牛肉丸子吃,“那太子殿下呢?”

秦青凤笑起来,“阿姐也说了,太子殿下这般很好,想一出是一出,才是行事光明磊落,至少没有在背后耍阴招。”

“其实,无非就是有人来分阿姐的权罢了。”

秦青凤叹气,“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既想要阿姐身后的权势,又想要阿姐被制住,什么都想要,他想的真好。”

折邵衣顿了顿,才道:“太子妃不在乎就好。”

不过,确实如同太子妃所言,这位宁美人确实只能在东宫里面兴风作浪。但是她很快发现,这个东宫,跟她想的不一样。

宁美人给黎侧妃送了孤本,黎侧妃收了。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去,黎侧妃应当是要还礼或者跟她说几句,但是她收了礼,只摆手让她退下,话都没有说一句。

直到退了出去,宁美人还在懵。

这,这就结束了?

她再次斗胆给黎侧妃送了一本古画籍。这回总要说些什么了吧?

黎侧妃是唯一有子嗣的,又是个死读书的性子,相对来说,性子单纯,只要她小心交好,将来说不得能拉到自己的阵营来。

结果她耐着不走,想着放低姿态做小,却得了她一句,“你怎么还不走?”

宁美人:“侧妃娘娘,妾身……”

黎侧妃不耐烦的道:“下次送礼,一次性送来,别一次又一次的来,烦人。”

宁美人哪里见过这般的人!

她年岁也不大,今年才十六呢,到底没忍住,小声道:“您,您刚刚收的那本古画,妾身也有不少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