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2/3页)

其实,那些妾室们也到他的面前哭诉过,但是吧,太子现在十分看重宁美人肚子里的孩子。

他就没管。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太子告诫她,“你如今有身孕,什么都依着你,但你要是作,把孩子作没了,孤也要罚你的。你最好小心一些。”

宁美人被关禁闭了。

折邵衣再去东宫的时候神清气爽,至少没人在路上拦着她讥讽了。

第二件大事跟沈怀楠有关。其实说起来,跟沈怀楠刚开始只是有一点点关系,毕竟这是朝廷的大事。

陛下想要改革赋税。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历朝历代,有的改得多,有的改得少。

所以刚开始,众大臣们也没有放在心上。折邵衣听过一耳朵就忘记了。

但是几天之后,这件事情跟沈怀楠扯上关系,朝堂之上乱了。

沈怀楠上奏折子,提出了“化繁为简,赋税为一”的法子。

这个法子在他殿试的时候就已经写在的答卷上面,当时他的卷子被皇帝拿走,考官们倒是没有看见。

而且当时虽然有这个念头,却念头不太完善。如今过去这么多年,他依旧不敢说自己的条陈没有瑕疵,想要再稳稳,陛下却已经稳不住了。

今年以来,陛下的白发越来越多,身子也不大康健了。人一旦不康健,就要看大夫,但是大夫说的,陛下有时候也不信。

御医说他没事,他却摇头,“朕老了,老了就有这些病,朕知道。”

他把很多事情都提前了。

沈怀楠虽然有预感,但还是被打得措手不及。他被陛下扔在了第一盘棋上。

他不是什么重大到不可或缺的人物,但也至关重要。

沈怀楠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今年的好日子到头了。

他当年的答卷被皇帝拿了出来。

众人这才知晓,原来在当年,沈怀楠就有这种改变赋税的念头。

要是成功,他会被后世记住,说他少年就聪慧。要是不成功,那留下的骂名就多了。

折邵衣也紧张起来。这条赋税改革她懂,是将每个州,每个府,每个县乃至每个乡的墨税,绢税等等分化出来的杂税,田赋,徭役,都集中起来一起征收,化繁为简。

然后这些税一概征收银两,不收其他。

这在现下是一件好事,而且能阻止当地官员在赋税上面作弊。

沈怀楠有这个念头,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是受了澹台老大人的启发,又或者说,这是陛下的意思。

因为是陛下的意思,所以澹台老大人知道,也正因为知道,所以才会如此支持。

但是,这终究是触及到一些人利益的,你要断人家的财路,踹人家的饭碗,那么,他们就要杀你。

沈怀楠从来都知道自己要走上这么一条路。

他也知道为什么陛下要让他出来露一露脸。

第一个,他是陛下亲自提□□的人。他知道陛下所思所想,知道最后要达成一个什么结果,他也有能力去做到。

他背后没有什么别的势力,他出来做这件事,陛下放心。

第二个便是,他一旦做了这件事情,就是有了一个“不黑不白”的点在身上。

有支持他的,自然也有想杀他的。为了能活着,能在朝堂上面站稳脚跟,他必须在陛下活着的时候跪在陛下脚下,在陛下死后,抱住新皇的腿。

不然,他离死不远。

虽然之前都想过了,但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沈怀楠还是心颤了颤。

他跟折邵衣道,“怕是也要连累你了。”

折邵衣早有准备,笑着说,“且慢慢来,人这一辈子,什么都是说不定的。你看我们,我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沈怀楠就去了。他跟太子是这么说的。

“臣也没有想到,那张卷子会以这种方法面见世人,臣斗胆猜测,这是陛下要用臣。”

太子也是这么想的。他道:“你如何想?”

沈怀楠抱着太子的腿哭,“臣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这事情背后肯定要动许多人的利益,人家好生生的没了钱财,必定是想杀了我。”

太子觉得没那么严重。沈怀楠却道:“或许从一开始,当陛下把臣安置在户部,就是为了今天的打算。”

“但是,臣是殿下的人,由臣来做这件事情,对殿下而言,可有什么好处?”

他十分羞愧,“臣知道这是去得罪人的,臣自己万死莫辞,可就怕连累殿下。”

太子早就想过了,这件事情对他没有任何的坏处。父皇是个有能力的皇帝,在他手上就能把这件事情做完,等到自己登基的时候,此事已经过去了。

而且这一条化繁为简,全部增收为银的赋税法确实对百姓好,对朝廷也好。能够增加白银收入,丰富国库,打压那些贪官污吏以及地方豪强。

只是苦了沈怀楠,怕是要被人恨死了。但这也不要紧,他以后只要听话,自己定人会对他好。

太子就拍了拍沈怀楠的背,“你一定要完成父皇的任务。”

沈怀楠就呜呜呜,嘤嘤嘤,哭哭啼啼答应了。

太子笑着道:“你跟盛瑾安一块,别的没有学到,倒是把他的哭学来了,哎,他一身的坏毛病,你可不要学。”

沈怀楠点头答应了。

皇帝还特意见过他一回。沈怀楠跪在地上又是另外一番说辞。他道:“这是一件好事,臣愿意去做,且有能力去做,陛下慧眼识珠,当年看中臣,臣要是做不了,岂不是辜负了陛下?”

又说,“如果成功,臣就是天下无二的名臣,臣还算不得大,尚且年轻,以后还能做更大的事情。陛下今日把重担交给臣,臣不甚荣幸。只希望以后还能为陛下做出更多的事情。”

皇帝很高兴,沈怀楠能有这觉悟说明他至少可以自己挥刀。

这件事情果然在朝堂上面引起了动荡。有老臣还用脑袋去撞柱子——当然是没有死的,沈怀楠用身体挡在柱子上面,这才让他没有见血。

但是那老头实在是用力大,他肚子都快疼死了。

折邵衣掀开他衣服的时候就骂,“以后我见了他一次就打一次。”

老不死的实在是气人。

还不是看见沈怀楠在那旁边,所以才敢去撞柱子。

而且这件事情沈怀楠做了表率,后面肯定还有其他的重臣跟上的,他现在就是个靶子。

或许等上几个月,等这件事情尘埃落定之后,他还要去外地把这件事情落实,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们也只敢捏软柿子。

她还想起了史书里面的话。

有一句话叫:清王侧。

若是陛下做不成此事,那就有一个要被清算。沈怀楠打头阵要被砍脑袋。

她叹气,“知道会走的艰难,但没有想到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