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2页)

赖瑾闻言了然,道:“也就是什么人都能听去,是吧。”

周温颔首。

赖瑾琢磨道:“那博英郡侯得发了疯一样打我了。”狗皇帝也得疯。

不过,没关系,大家一起疯呗,反正他在淮郡干的事,说出去,也都挺疯的。

赖瑾往身后的靠背上一窝,叹道:“这场仗有得打了。”

周温再次颔首,只能附和,没有话说。他有点体会当初方士泽当参军时是什么心情,可退一步想,要是自己没那么大的抱负,混日子倒也不错,不用殚精竭虑。

蓦地,前面有马蹄声响,逆向行来的,听声音有十几骑。

三万多人的大军运着粮赶路,还敢逆向骑马飞奔的,除了镇边大军有紧急军情,没谁敢这么跑。

赖瑾当即起身,从马车厢的车门前探头出去,便见到来了一个什的人,领头的什长身后插着一面写着急字的令旗。

果然是有紧急军情。

他问道:“出什么事了?”

什长抱拳道:“报将军,虎城县的粮只够吃两顿了,博英郡侯率领五万大军,已经赶到了魏郡郡城,另外还有十万大军押着辎重粮食,约有五日便可抵达魏郡。”

赖瑾扯出地图看了眼,还有五十多里路到虎城县,说:“不用着急。”他今晚就能赶到。博英郡侯从郡城过来,要走一百一十里,就算博英郡侯不歇气,立即过来打,虎城县的十万大军可不是好攻的。不是还有两顿饭吃嘛,饿不着。

他对传迅兵说:“回去告诉沐耀,我们今晚就能到。”

传讯兵抱拳领命,又骑着马,调头往回跑。

赖瑾带着大军抵达虎城县时,都夜深了。

他进城,直奔县衙,踏上台阶,发现有月光照下来,再抬头,顶上的瓦呢?他扭头看向跟在身侧的沐耀,问:“房顶的瓦呢?”

沐耀抱拳道:“回将军,搬到城楼上御敌。”他随即又补充句:“县令家的宅子留着没拆,几家富户的也留着。”

赖瑾无语地看了眼沐耀,说:“我们跟博英郡侯的兵力相当,谁攻城,谁吃亏。打的不是攻城战,是拉锯战,持续战,消耗战。博英郡侯要是出魏郡郡城,失去城墙防守的优势,我们就跟他硬碰硬,打他!他要是不出城,我们就窝在虎啸县驻扎在这不动,这以后就是我们的驻兵点。这些房子就是你们的驻扎帐篷。住屋子,总比住帐篷舒服吧!有城墙,总比军营栅栏安全吧。虎城县这么宽的地儿,这会儿粮食都收光了,正好摆开了打仗。”

沐耀的头皮顿时麻了,问:“那……那城门?”

赖瑾问:“你把城门怎么了?”

沐耀说:“我把城门都拿石头堵了。我这就去拆。”

赖瑾说:“过阵子再拆吧。博英郡侯死了儿子,又领了诏书要来打我们,不可能按兵不动,必须进攻打几场。我们先守好城,耗他几波再说。”

沐耀应了句:“是!”

赖瑾说:“瓦都抗上去了,先备着吧,万一派上用场了呢?没派上再运回来重新铺房子上就成。”

沐耀抱抱拳,低下了脑袋,有点蔫了。

赖瑾又换了个有房顶的地方住。

他暗自庆幸,这是秋收季节,雨水少,今晚月郎星稀的不下雨,不然这么大支军队,连帐篷都没有,得淋得够呛。

行军帐篷还得过一阵子才运到,赖瑾思量过后,决定先撤一些瓦回来铺回到房子上,给大军盖个住的地儿。虽说有点损沐耀的面子,但大军或粮食淋雨,都不太好。

人多,半天时间就把瓦片重新盖了回去。

他们再歇了两天,博英郡侯集结十万之众,气势汹汹地来到了虎城县外。

他并没有分兵,而是在东面的城门外列阵排开。

博英郡侯手提长刀,亲自来到阵前,对着城楼上的赖瑾大声喊:“赖瑾小儿,我必取你性命,以奠我儿。”

赖瑾趴在墙头上,大喊着回话:“博英郡侯,你不来打我,你就是我孙子!来啊,互相伤害啊,反正我已经拉够垫背的,够本儿了,再打下去全是赚。你还没开战,就死了儿子,有没有觉得自己血亏好气啊……你要是不来打我,儿子也不用死,是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好惨啊——哇呜呜呜……”他还做出捂脸痛哭的样子哇哇大哭。

他身旁的兵卒子、都尉、千总都纷纷侧目,连侍卫都忍不住看了他好几眼。

将军这是够气人的。

博英郡侯手里的刀指向赖瑾:“你下来,大战三百回合。”

赖瑾大喊:“有本事你上来跟我大战三千回合。你个怂包,不敢打攻城战!我一天不到就打下淮郡郡城,你打一个虎城县,要是一天打不下来,你就是我孙子,算了我不要你这么没用的孙子。我嫌弃!”

博英郡侯用长刀点点赖瑾,调头回去,下令攻城。

战鼓响,博英郡侯所率的大军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攻向虎城县。

虎啸县的城不高,攻城梯搭在墙头还高出一大截。

守城的人密密麻麻地站在墙头上列成阵,用长矛去戳爬到墙头上的人,来多少戳多少。

十三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比博英郡侯攻城的人还多出三万。

赖瑾排成两班倒,让他们轮流守城,免得累着。

作者有话说:

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打攻城战,谁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