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2页)

他又说道:“边郡可没御寒衣服给战俘,你们去到边郡后能不能过冬,自己好好想想吧。”他扭头吩咐阿福,说:“带下去,给他们绢布和笔,让他们写报价。”

十一家药材商人,只选三家,得有八家立即去边郡开荒,看你们拿什么乔。家人老小都还在他的手里捏着,不怕翻浪。家眷在外地的几家,要是先哄着他,拿钱坐着马车跑了,哪怕他的大军去不了别的地儿,收拾几个药材商、掌柜管事还是不难的。

没一会儿,三家的报价送上来,比他平时采买药材的价格低得多,甚至有打对折的,货量、交货期限各有长短。

赖瑾拿给周温看。论起对豪族的熟悉,还得是周温。

周温从中挑了三家,同赖瑾定好选哪家药材商人,便派人送他们穿过魏郡郡城。

至于他们能不能过得了檬溪县城,就看他们自己的能耐本事了。

周温又给了赖瑾一份名单,这些都是跟陈郡的豪族有些亲戚往来的,还有陈郡郡守的老丈人家,如今都成了俘虏。周温给都尉、千总们张罗亲事,跟陈郡的豪族有些往来,于是便叫他们求到了头上。陈郡属于后方,还要是注意些稳当的。

赖瑾看过名单,对周温说:“谢郡守的老丈人家得放了,派人……就让谢驯送到陈郡去安置。其余的人,让他们凑钱来赎,陈郡赎人的条件放宽松点,给铜钱布帛都成,不必非要金子。”

周温应下。他家也有远亲和旧友在魏郡被逮,趁着这一波,自己凑些金子铜钱,先把人赎出来。

赖瑾等周温走后,又把谢郡守那两个来投军的儿子叫来。

两人刚入伍,还都是兵卒子。哪怕穿着普通兵卒的甲衣,气质跟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看就不一样。两人抱拳行礼,“见过将军。”

赖瑾写了手书,盖了大印,递过去,说:“你俩去郡城提人,再让你俩的什长,跟着你们一起,把人送回去。”

谢驯眼带困惑地上前,接过绢布,展开一看,立即激动地抱拳,连声道:“谢大将军。”

赖瑾说:“去吧。送完人早点回来,还得打仗呢。”

谢驯响亮地应了声:“哎!”又重重地抱拳行了一礼,转身出去了。

谢驷紧跟在谢驯身边,问:“什么任务?提什么人?”

谢驯把手书给谢驷看。他外公是魏郡柳县旺族,因为担心战事,全家逃往郡城,音讯全无。按照将军给的赎旺族的价,他外公那一大家子,好几个舅舅,三十多个表兄弟姐妹,要是赎起来的话,能掏空他家的家底。即使父亲乐意,叔伯家也会有意见。如果不赎,边郡那地儿,去了,只怕很难活着回来,总不能看着母亲难受伤心。

战俘营不是个好待的地儿,兄弟俩担心外公年龄大了遭不住那罪,立即回营,把赖瑾的手书给什长看。什长知道这两兄弟的来历本事,乐意交好,加上有将军手书,当即上报给佰长、千总,立即跟着他俩去郡城。

赖瑾不着急打博英郡侯,他一下子打下这么多地盘,步子迈得有点大,得先稳一稳,把各方都捋一捋。要不然很容易崩盘出事,不说旁的,那么多的战俘就是个大麻烦,总不能一直押在魏郡郡城白吃粮食。

赖瑾还在梳理战俘,博英郡侯留在临江郡的辎重运到了檬溪县。

搏英郡担心遭到赖瑾和魏郡郡城的夹击,加上随军带的粮食不多,哪怕赖瑾没有出兵攻打,他们也放弃了理县、柳县,退到了檬溪县城。

他们剩下的五万多大军,加上辎重过来的三万多新兵,勉勉强强凑齐九万人。

辎重物资抵达,床弩、投石车都有了,弓箭也一捆捆地搬上了城楼,遇到赖瑾进攻,也能挡一挡。

博英郡侯和忠敬伯在檬溪县部署完防御,琢磨许久,都不明白赖瑾为什么不趁胜追击抢先拿下檬溪县,困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