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3/3页)

打仗嘛,慢慢磨呗。

乔烈都拔营了,沐瑾又不追,山里的伏兵只能回营休息。

第二天睡醒后,吃过早饭,众人回到广临关清点战获。石头砸死、砸伤了许多,陷阱里也有好几百死掉的,有掉在陷坑里流血流死的,广临守军一晚上至少折损好几千。

这么多尸体扔在战场上,离县城又这么近,且在商道的必经之路上,不埋可不行。

战场上有许多遗失的武器,哪怕破了残了,铁铸的武器拿回去还可以重新铸。长矛杆断掉的,可以挑选能用的做成枪杆,还能省下一笔钱。头盔、甲衣破了的,运回去拆下来,将完好的部位重新拼接加工能够制成翻新的甲衣,原本的单层做成双层或多层,防护力不会差。

尸体堆里还有千总级别的。各郡守的是旧制,寻常平民根本没有机会出头,能升上去做千总的,都是豪族出身。

沐瑾让清理战场的人员把面目齐全认得出人的豪族尸体身上值钱的佩饰扒了,充作战获,回头要发做战功赏赐。

发战功,寻常兵卒都是发钱,佰长、千总以上的都是以金玉饰物为主,要不然,哪有那么多钱发。

那些豪族出身的,看不出面目的,把衣服、饰料都保留得好好的,好辨认身份。

沐瑾派人去给乔烈送了封信,让他们拿钱来赎尸体,要不然就跟寻常兵卒们刨一个大坑埋了。

乔烈还在去郡城的路上,便让沐瑾派来的人追上,给了他一封厚厚的信,上面有名单,还有些画有佩饰图案的,还给他报价,一具尸体只收他一万钱,或者是一千斤粮食,问他愿不愿意赎。

无论赎,还是不赎,他都里外不是人。

赎了,那是给沐瑾打仗的钱粮。

不赎,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名有姓的,还有他堂弟。

沐瑾要是不来信,直接埋了、扔了,都知道战死在战场上,见不到尸体,也是没法子,可现在……

乔烈还要带兵,自然不能让底下的人寒了心。为了避免非议,他只得把各郡领兵的人叫来,也将底下的将领们叫来,把信给他们看。

他们经过商议决定,不赎。

战死那么多人,豪族的尸体赎回来,寻常兵卒子弃之不顾,叫队伍怎么带?而且,这么多人赎回来,送好几万斤粮食给沐瑾,开什么玩笑。

对方不赎,沐瑾也没什么损失,便把这些豪族的尸体也扔在普通兵卒子们的坑里埋了。

他挺想再加把火火化的,但考虑到现在大家的接受程度,决定还是不要挑战自家兵将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他这边正忙着清得战场,魏郡沐耀那边传来消息,英国公的南路大军抵达对岸,战船密密麻麻地停满江岸,大军吃住都在船上,根本没有下船扎营。

临江郡的江岸很长,能够登陆的地方有十几里。南边水道发达,还有些地方靠近大海,他们的兵卒子水性都极好,在这枯水季节,水流变缓,甚至能够横游过来。这使得防线大大拉长,沐耀的兵又不够,根本守不过来。

沐瑾想了想,留了两万大军,以奇峰山和广临关为关隘卡住要道,投石机也留下了。伤兵们都送去军医院养伤,他带着一万多女兵和两万多中军大营的兵马,以及修路的工程兵,回援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