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4页)

“去叫来!”

见他神色凝重,学徒不敢怠慢,赶紧去喊人了。

在他坐下切脉的时候,旁边的声音骤然消失,虽然看热闹,但他们也知道不能打扰大夫诊脉。

“师兄。”学徒在外叩门:“外面来了一个病人,说是吃了我们医馆开的药,现在肚子疼痛在地上打滚,吴师兄请您去看看。”

京墨望了眼神色自若喝茶的师爷,以及不为所动的师父,他嗓音清冷:“知道了。”

“师爷,师父。”他起身道:“我去看看。”

“去吧。”简老爷子随意摆手:“如果真是中药出了问题,你这个妙仁堂也不用开了,免得为祸人间。”这话是对尤老爷子说的。

看着眼前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尤老先生给他老人家添了杯茶:“您放心,妙仁堂从来不会犯这种错误。”

他对自己的徒弟是十分有自信的,至于师兄弟们塞过来的学徒,都是从磨药做起,在考核通过之前不能单独坐诊,就连抓药都有师兄在旁边看着。

“大夫,您说他这是怎么回事?”见他收回诊脉的手,立马有人七嘴八舌问道。

“药物相克中毒。”大夫皱眉:“你确定这药是在我们医馆抓的?小九,把医案取来。”

躺在榻上的患者抱着肚子,蜷缩成虾米,浑身发抖,颤巍巍道:“肯定……肯定是你们医馆抓的,我叫赵自立。”

叫小九的那个学徒抱着厚厚的一本医案过来,吴大夫拿过医案,搭在胳膊上直接翻阅。

找到赵自立的名字,他眉头依旧没有松。

医案上面记载,两天前,赵自立因为风湿头痛来医馆就诊,大夫给他开了乌头、白芍、麻黄等药,让他回去煎服。

这个药方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是用来治疗寒湿头痛的。

怎么会有药物中毒的现象?

“给我看看。”身穿月白色粗布长袍的年轻人站在他旁边,伸手道。

吴大夫把医案递给他,“师弟,这个药方是三师兄开的,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怎么会把人吃成这样?!”门口进来一个泼辣女人,见丈夫躺在榻上要死不活直哼哼,趴在他身上就放声大哭:“我都说了风寒都是老毛病了,有什么好治的,非要跑过来浪费钱,还说这个什么妙仁堂是城南最好的医馆。”

“儿子就快娶媳妇儿了,你现在就这个样子让我怎么是好啊你。”

之前跟苏娉说话的那个婶子下意识往后推,这一家人特别是这个老娘们,难缠得很。

京墨不为所动,翻看医案后,问榻上的人:“喝完药的药渣子还在吗?”

“在,”塌上的人颤巍巍从兜里掏出用芦苇纸抱着的药渣:“怕你们……你们抵赖,我特意带过来了。”

京墨淡淡睨了他一眼,接过药渣,骨节分明的手指缓缓打开芦苇纸。

凑到鼻尖嗅了嗅,他神色如常,“你确定这是从妙仁堂带回去的药?”

“不能还有哪儿?总不能我们自己给自己开药吧?”女人狠狠瞪他:“这么大的医馆敢做不敢认?那我们只能报公安让公安过来查了。”

随后,她又拍打着榻上的男人:“你看看,什么狗屁好医馆,乱开药还推卸责任,你这个倒霉催的,头痛忍一忍不就没这些屁事了。”

躲到一边的婶子见她这样,不由对自己刚才的想法产生怀疑,难道真是医馆开错药了?不然她咋敢说报公安?合着不是装的?!

跟她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妙仁堂开错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医馆里顿时一片喧嚷嘈杂,就连坐在那儿看诊的病人都纷纷起身,不敢再让大夫看。

“大夫,这你们得给个说法吧?”

“是啊大夫,我们祖祖孙孙都在你们医馆看病,我们私心里是信任你们的,可现在出了这样的事,这……”

京墨神色淡然,苏娉悄然上前,从背后扯了扯他的衣袖,轻声问:“师兄,能给我看看药渣吗?”

这才发现她混在人群中,不过京墨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把药渣递给了她。

苏娉接过来,先是仔细辨认,又低头闻了闻,原本紧皱的眉心舒展开来。

“这药不是妙仁堂开的。”京墨嗓音淡淡,垂眸看着榻上的人。

“这不可能!”女人直接怒骂:“你们这群黑心肝的,有病例有药方和药渣,现在说不是你们开的了?天呐,大家听听,这就是你们一直信赖的医馆。”

“今天他敢这么堂而皇之明目张明的推卸责任,明天你们的药方出了问题他们也会不认!”

这话一出,来看病的患者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最后有人说:“报公安!让公安来查证。”

不管什么事只要公安来了一查就清楚了。

“对!报公安,我去附近派出所。”说完这人直接往外跑。

对于他们的举动,京墨并没有阻止。

“师弟。”吴大夫急得很,刚要说什么,手里就被塞了一包药渣。

他下意识看向小姑娘。

“吴师兄,”苏娉眼神示意道:“你闻闻。”

吴大夫想到什么,他伸手捻了捻药渣,凑到鼻子下面闻了一阵,有些恍然。

原来是这样。

不一会儿,两名公安跟在刚才那人身后进来了,国字脸的公安虎目一瞪:“怎么回事?医馆给病人开错药了?”

这是刚才报警的人的说法。

“京墨大夫,”公安看着榻上抱着肚子疼得打滚的人,“他是在你们医馆看的诊吗?”

“是。”京墨没有否认,坦然道。

“那他这是药物中毒?”

“是。”

他这爽快承认的语气,让周围的人都愣了。

女人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公安同志,他刚才可还不承认这药是他们医馆开的呢。”

公安目光如炬:“到底怎么回事?”

“他是在妙仁堂看过诊,也开过药,”京墨不急不缓,嗓音清冽:“不过这剂药,并不是出自妙仁堂。”

吴大夫也把手里的药渣递过去,又拿过医案:“公安同志,我们开的是治寒湿头痛的药,里面有乌头白芍和麻黄。”

“这剂药里是半夏、天麻、白术、赤茯苓等药材,不是我们妙仁堂开的方子。而且行医之人都知道,半夏和乌头不可同时服用。”

“这剂方子是治风湿痰饮的,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另外找中医查验药方。”

“这什么意思啊?”旁边的人傻眼了:“不是同一剂药?”

“应该是这位患者在不同的医馆,开了两服药治疗风寒,每个医馆的诊断配药不同,妙仁堂开出乌头,而另一个医馆开了与乌头相食有毒副作用的半夏。”

苏娉柔声解释道:“这位患者想快点痊愈,所以同时煎服两服药,而且应该吃了不止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