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螳螂捕蝉(第2/2页)

“谁?!”尽管赵素文和赵素芸没有正式参与过公司业务,但是在家里耳濡目染也是懂得一些的,当场就是震惊了起来:在新兴的佳和与真艺呈的冲击下,赵氏电影公司尽管已经是不如以往辉煌,但也是在香江地区数一数二的电影界老大哥。

就连当年澳城的何赌王眼热影视界的红火,想要往里面掺一脚,也只是把家里孩子送来见习一下,不敢真正地和昔日的合作者赵日赋正面起冲突。

后来因为何赌王家里的意外事故发生得太突然,这才是临时放下了这个新方向。

以她们父亲赵日赋在香江影视界的地位,有心投身影视界的,顶多也应该只是和当年何赌王一样,用迂回温和的合作方式,收购赵氏电影的一部分股份成为合作者,而不是客家占地主般的“收购”!

“这次来谈的,是嘉宁的陈从英。”黄弥笙看着两个女儿那震惊的模样,倒也没有说她们:毕竟她自己初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被吓了一跳。

“怎么陈从英突然对我们公司感兴趣啊?他不是做房地产的吗?而且最近听人说他的公司还有点财务危机……”赵素文想了想,忍不住说道。

倘若说香江民间最认同的“一夜暴富”、“飞速窜起”的有钱人是手握多家公司股份的暴发户苏韵,那么在他们这边的圈子里,嘉宁的陈从英才是那个真正飞速窜起、强势迫近世家豪门的暴发户。

而比起豪门世家眼中、苏韵那从小就开始在股坛小打小闹积累原始资金的方式;创办了嘉宁集团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陈从英,则是从依靠着号称是资金来源于东南亚侨商的神秘关系为起始,在香江地产市道上升时期,以低买高卖的手段起家。

随后,他又通过接连不断的近乎疯狂的收购、兼并活动,使得嘉宁集团这家初始资产只有区区五百万港元的公司,在短短五年间,极速膨胀成为市值超过百亿港元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更是遍布地产、航业、建筑、贸易、保险等多个领域。

苏韵苦心经营十年,亿万美元的身价换算过来,都没有嘉宁集团的十分之一。

之所以苏韵会在民间出名,原因就是她立足于更受大众关注的影视界;兼且在这些经济飞速发展的年月里,民间需要一个全民偶像来稳定经济的波动影响,安抚群众那惶恐不安的心灵,才会是成为了时势造就的“英雄”。

真要斗起来,十个苏韵捆一起,也是不够陈从英这种手段狠辣的商界巨鳄啃的。

“就是因为他的公司资金问题,所以想要和赵氏合作置换,用嘉宁的股份来换赵氏的股份,并且取得一定的注资用以周转。”黄弥笙感叹道,“现在地产业发展得多么可怕,你们也不是不知道……”

而地产业更是比影视界更难以加入的圈子,回想起当年赵日赋想要买块好地建设影城,最后被地产界大佬们挤兑得只买了个小山头的旧事,黄弥笙自然明白这个邀约是有多大的诱惑。

“但是,电影公司是从爷爷开始,一直传到爹地这里的事业啊……”赵家从她们的爷爷辈开始就是做电影的了,哪怕是这个邀约置换过来的利益能让她们的身价水涨船高一番,赵素芸也是觉得有些不开心。

“你们的想法我明白,茉娜也是为了这件事而找我帮忙说说话,但是在如今这个世道上,梦想和利益的天平已经有所倾斜。”黄弥笙拍了拍赵素芸的手,“我也只能说是尽量劝一下他,真正做决定的人,还是你们爹地。”

“对了,你们这么晚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被黄弥笙这一问,想起原本来意的两姐妹,这才是勉强平复了一下复杂无比的心情,然后把手里的资料递了出去。

与此同时,某个高楼的豪华大型办公室里,赵家母女先前为之谈论良久的陈从英,正在打着一个神秘电话。

“是的,没错,我把赵励英回香江却一直不露面的消息透露给赵老六之后,他之前的坚决态度明显是有所动摇了……”

“接下来?”

“当然是对付那个玛丽苏了——她这两年可是又给半死不活的赵氏续了一轮命,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反正她又不是赵家人,要把她赶出赵氏,还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等着吧,明天保证有好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