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四位巨头的打算(第2/3页)

所以,从彻底夺回荆州那一刻起,孙权就带上了无情面具。

只要有利益,他什么都敢干!

至于会不会成功,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也是目前正困扰他的问题。

蜀国和魏国在陇右开战了,但孙权却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无处下手。

助蜀攻魏?似乎有点傻。

由于吴国优势在水军而不在陆军,所以最好的攻击对象其实是蜀国,然后全据长江天堑,与魏国划江而治,共分天下。

但蜀国篱笆扎得很紧。

急切间,东吴竟然无处下嘴。

孙权紧锁眉头,在皇宫里踱来踱去。

……

与此同时,武都郡,西县。

马谡一边整顿兵马筹备出征事宜,一边思考陇右战局。

陇右这块地方,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春秋以来,就有“得陇右者得天下”的美誉。

狭义上的“陇右”,指的是陇山以西(右)的南安、天水、陇西、安定、广魏五郡,这片区域位于黄河东岸和其最大支流渭水的上游,西边是黄河,东边是渭水,南边是西汉水,东倚秦岭,西连关中平原,丘壑纵横,水道密布,沃土千里。

广义上的“陇右”,还包括了凉州乃至西羌人居住的青海高原等河西地区。这片区域不但水草丰盛,盛产骏马,更是民风彪悍,男子个个英勇善战。

“烈士武臣,多出陇凉”便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的真实写照。

先秦是最早将陇西郡纳入有效统治的朝代,秦献公西征狄戎后,将这一地区置于秦国统属。到了战国末年,秦昭襄王在陇右始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从此陇西郡的边界得以明确。

后来,西汉陆续在西北地区开疆扩土,整个陇右地区也逐渐被西汉纳入掌控,随着州郡二级行政制服的确立,陇右地区便划归了雍凉二州。

后来因凉州多生叛乱,曹丕只得把凉州单独设州以便实行有效统治。而在民族构成上陇右地区则以汉、羌、戎部落“混居”为主。所以这样的半农半牧地区可以为军队提供大量的粮草与战马。

魏国第一任雍州刺史是张既,张既早年曾经跟随曹操击破过马超,在任上政绩斐然。

曹丕继位后,凉州的武威、酒泉、西平等郡发生了叛乱,曹丕便将张既改封为凉州刺史,命后者前去平叛。原雍州刺史一职改由郭淮接替。张既到任凉州后,迅速平定了叛乱。随后整顿当地内政,教化羌氐,改善羌人和汉人的关系,并设立了烽火台、城塞等军事设施。至此,魏国才算是在凉州实行了有效统治。

由于雍凉二州羌胡多而汉人少,因此魏国驻扎在此的军队也很少,兵力主要集中了邺城、洛阳、合肥等地。所以到了蜀汉第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对于夺得陇右地区有着很大的自信。

那一次北伐,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蜀汉这边,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让马谡不得不对此次北伐顾虑重重。

三国时代,从来都不是“兵多者胜”,而是多算者胜,天助者胜。

纵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这些决定性战役,都是兵力更少的一方获胜了。

要说第一次北伐,蜀汉优势相当之大,除兵力优势外(当时陇右地区只有数千人马),魏国在任命雍凉最高统帅的人选上,也犯了巨大的错误。本来曹丕在黄初二年(221年)让宗室大将曹真领雍凉都督,镇守关陇。但在黄初三年(222年)时,曹真被调去伐吴,魏国新设的雍凉都督成了庸才夏侯楙。

而造成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误判了蜀汉北伐决心和方向。

因为此阶段的蜀汉刚经历了夷陵惨败,所以曹丕把国内大部分兵力都用在孙权身上。

曹丕在位期间,总共有过三次用兵,分别是伐吴、伐吴、还是伐吴。

甚至到了227年(魏太和元年,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亲至汉中后,魏国朝堂上下都认为就算诸葛亮出兵,其主攻方向也应该是关中,而非陇右。

而面对满朝文武对于蜀汉的轻视,只有雍州刺史郭淮则展现了清醒的一面。在诸葛亮北伐前夕,为防备蜀军,郭淮亲自前往广魏郡、天水郡、南安郡等地巡视防务,对此三郡加强了布防,这也导致了在后来的北伐中,诸葛亮统领的大军未能及时攻克天水郡,拖住了相当多的蜀军,为魏国从关中调兵支援争取了便利条件和时机。

假设当时陇右地区被蜀军一鼓而下,那么被派去狙援张郃的,必然会是两万五千名可以以一当十的无当飞军和更多精锐,绝不止两万五千新兵蛋子。

虽然可以肯定是杨仪在调兵上动了手脚,但从事后杨仪没被治罪的结果来看,这个举动很有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当时蜀汉精锐士兵的确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三千骑兵和两万五千无当飞军可以与魏国精锐骑兵正面相抗。

在这种背景下,马谡当时作为初上战场的将军,是很难带走全部精锐兵马的。

时至今日,马谡对此事(杨仪暗算)已经释怀了。

但今日伐魏之事能不能成,心里还是没底。

隆中对的基础就是必须同时拥有益州和荆州,但是荆州现在在哪里?

在曹操和孙权手里。

考虑到孙权是个不可靠的盟友,隆中对是实际上已经夭折了一半,只剩下“出兵秦川”这一条路了。

其实隆中对的战略,诸葛亮也是最近才放弃的。

建兴四年(227年),诸葛亮上了《出师表》后就去了汉中。但是在一年之后才开启了北伐。

在汉中停留一年不单单是筹备战事,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一个人:孟达。

因为孟达占据了一个比较核心的地方:上庸三郡。

上庸地区地处汉水、长江之间的武当山脉以西地区,西南连汉中,东南接荆北襄阳,南通夷陵,正北面则是雍州的京兆郡,也就是长安的所在郡。所以在“天下之争在荆州”的汉末三国时代,上庸的军事地理价值不言而喻。而最早为刘备攻取此处的就是孟达。

但是关羽被杀之后,孟达因“坐视不救”而降魏,曹丕便任命他为新城郡太守,辖房陵、上庸、西城(后改名魏兴郡)。

诸葛亮平定孟获,移驾汉中之后,便开始想要策反孟达。对于诸葛亮来说,上庸无疑就是自己的“后花园”,所以得到上庸无疑就是找到了一条最近的北伐路线。

因为如果诸葛亮拿下了上庸,那么从汉中至荆州北部的水道就将被蜀汉掌握,这将极大增强运粮的便利性,和蜀汉进攻方向的多样性,也为拿下荆北襄阳的增加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