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它还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苏叶去了黑市。黑市是计划经济年代下的产物,人们经常会在黑市交换一些粮食。苏叶揣着一斤的鸡蛋挂面,打听了许久才游荡到黑市附近。

她紧了紧棉衣,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路人给自己物色着买主。

街上的路人大多面黄肌瘦,每个人都长得精瘦精瘦的,苏叶看了很久一个胖子都没看到。哪里像后世那样逛个街胖子一抓一大把,十个里有五个声称自己需要减肥。

小孩、老人苏叶直接略过,一个没钱买、另一个勤俭节约爱砍价。过了一会,苏叶忽然眼前一亮。

此时一个女人迎着她走来。女人年纪三十来岁,一丝不苟地穿着身中山装,围着一条白棉线围巾。装扮看起来就像中产阶级的人家,经济殷实,工作体面福利好,很注重形象。

苏叶来之前就做过心理建设,亏得她脸皮厚,胆子大,敢于肖想传说中的黑市卖粮。凭着她的身份,如果在黑市卖粮抓了就丢脸丢大发。

苏叶谨慎地从女同志身边擦过,装作不经意地露出了背包里的精细粮,眼神凌厉地看了她一眼。

第二次又不经意地和她擦身而过。

第三次出现在女人面前的时候,女人主动地抓住了苏叶,把她揪到了旁边不起眼的小巷子。

“你包里的挂面有多少,卖吗?”她压低声音问,说完还咽了咽口水。

苏叶点点头,“只有一斤,如果你给我五块钱带两斤粮票我就买给你。”

女人瞪圆了眼睛,“五块,你抢钱吗?”

她是为了给生病的孩子吃好点,补充一些营养才四处打听想买精细粮。平时可不舍得吃这样高级的粮食。

黑市的粮价贵,女人则是认为苏叶的报价奇贵无比。死要钱就算了,还要两斤粮票。

然而精细粮在市场上少有供应,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因此苏叶的报价还算合理。

因为这两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精细粮断供严重,黑市里粮食的价格相应地居高不下,饥荒闹得最严重的时候粮食价格翻十几倍都买不到。

一袋粮食能够救活一条命,指的就是这个饥荒时期。

苏叶掏出了挂面给女人看,“我这个不一样,我的是鸡蛋挂面,用鸡蛋和面粉做的营养丰富,吃了能增强免疫力,口感和味道都很好。还有,你也别看我不是本地人就坑我,五块就是市场价。你不爱要,我留着自己吃也成。”

“鸡蛋面营养丰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这两点直直地戳中的女人的心,仿佛天底下除了苏叶手里的鸡蛋面,没有比它更合适、性价比更高的精细粮了。女人听着眼里已经冒出了狼似的精光。

苏叶说着转身就要走。

“哎——你别走,等等。”女人追了上去,拼命地拦住苏叶,“我买!我买还不成吗?”

她迅速掏出了五块钱和两张一粮票,塞到苏叶手里,生怕晚了一秒苏叶改变主意似的。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了包装的纸,验了验鸡蛋面,根根面条质地均匀柔韧,散发着一股清香,闻起来非常新鲜,不是那种一碰就碎的过期挂面,她舒了一口气,满意地把挂面塞到包里离开了。

刺激,主播马上就有钱了!

用户“爱国”打赏10g五花肉,留言原来这就是黑市交易,真新鲜。

直播间的弹幕飞了起来喜迎土豪

10个飞机约等于10g肉,我的妈,请主播吃上一顿肉是要倾家荡产的节奏。

苏叶抿唇笑笑,有打赏,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肉虽然小,但炼成油炒菜吃可香了,能够保证她一天摄入的热量。

苏叶拿着两斤的粮票去供销社门市部换了一斤玉米面,三斤红薯干。

红薯量大又便宜,是大家用来果腹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三斤红薯干扣一斤的粮票额度。

结合昨天买玉米面的经历,苏叶心里大概有了一个模糊的公式一斤粮票能换一斤精细粮、两斤粗粮、三斤红薯干(糙粮)。正因为精细粮难得,所以人们排上一天一夜的队伍也想买到富强粉。

除了玉米面和红薯干之外,苏叶还花了三块七毛钱买了一只炉子、一只陶锅、两斤煤。两斤煤票是在黑市买的,花了五毛钱。

有了这些东西,苏叶以后再也不需要麻烦地去借别人家的炊具了。

人的潜力是需要被激发的,在后世拧个矿泉水瓶盖都懒得自己动手的苏叶,现在能一手拎煤球、一手拎粮食,顺便把炉子和锅抱在怀里。

虽然走路双腿直打飘,可是苏叶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下公交车后,苏叶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堆东西回家属楼。

虽然已经是深冬,寒风嗖嗖地吹,依旧减不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踢着一只破足球在操场上追逐。

远处传来中气十足的吆喝声,“谭明明回来吃饭!要死啦,别动不动坐地上,把衣服折腾坏了我让你光着腚过年!你看着点路,地面结冰了,滑,小心点。”

话音刚落小孩就摔了个大马趴,苏叶一不留神,打着飘的脚踩空也跟着摔了一跤,整个人从台阶上摔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两道松枝绿的影子飞奔上来。

其中一个人扶住了摔下来的苏叶,跟变戏法似的一脚勾住炉子的铁丝提耳,一手接住了粮食。没有接应的煤球滚滚地掉了出来,洒落了一地。

好俊的身手!苏叶即便吓得脸色惨白,也看得津津有味。

“多亏有你们,谢谢同志!”苏叶抬起头看着救命恩人说,说着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直接看得呆掉了。

面前的男人极是英挺,他的眼珠黝黑发亮,高高的鼻子和眉角宛如被人细细雕琢,英气中糅杂着一丝精致,紧绷的下颚线条却透出坚毅和血性。

“不客气,为人民服务。”他的目光逡巡了苏叶一眼,“能走吗?”

苏叶不假思索地回道,“当然不能。”

苏叶一时语快,嘴秃噜了,差点忘了自己的已婚身份,在这个年代男女交往接触过密是会死人的。

“我是说我的脚扭了拎不动东西,不过我自己是可以走的。”

另一个从开始就沉默的男人看了一眼时间,“队长,你送她回家吧。还有十分钟集合,我在这里等你。”

他说完弯下腰帮苏叶捡起了地上的煤球。

兵哥一声不吭地接过了所有物品,送苏叶回家。

他长得又高又大,一双笔直的大长腿裹在松枝绿军裤,身体投下的影子可以把苏叶完全覆盖。那笨重的煤炉于他而言,仿佛头发丝般的轻松,他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提起。

盯着他背影的苏叶不禁感叹长得帅,体力倍儿棒,身材超赞,果然好男人全都上交给了国家。

不过苏叶只过过眼瘾,欣赏完了就礼貌性地挪开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