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2页)

一个梳着锅盔头的女人热情地拉住了苏叶的手,“嗨,还不好意思哩!我知道你们读书人,脸皮薄。不过咱只是去劳动劳动,改善生活。”

上周末联谊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苏叶在一中谋了个老师的职位。不过愿意向苏叶抛来橄榄枝的大多还是农村来的军嫂。相应的,她们也很穷。

越临近年底粮食越捉襟见肘,想攒点好东西留着过年吃很困难。很多人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野外的野菜、河里的鱼,企图添点口粮,连军嫂们也不能幸免。

苏叶惊愕之下,这才发现妇联主任割了两斤猪肉给大家包饺子吃的行为究竟有多豪气。

看到大家生活得那么艰难,苏叶甚至隐隐为自己厚着脸皮多吃了主任份里的一只水饺而惭愧。

嫂子们唱着秧歌,步行到了郊外的河边。女人们弯腰翻起了地上的枯草,她们要挖一种不容易被发现的野菜。

一个经验丰富的军嫂跟苏叶说“用锄头挖下去,泥土里有折耳根的根。折耳根耐冻,泥土下扎得很深。脆脆的,用它腌酸菜很入味。没在农村呆过,不知道它长哪里!”

她们带来的钓鱼工具也很简陋,一根杆子,鱼线是拆了破渔网的线做的。

不过军属大院里也有生活优越富裕的。

那些城市里颇有小资产阶级气息的军嫂,她们周末会到市里看电影、欣赏戏剧、也有可能到郊外钓鱼……

譬如李红丽,譬如高安娜,以及那个在院子里晒腊肉的、穿着颇有苏联范的李家媳妇。

苏叶撩起袖子准备挖野菜,眼尖地发现了她们就在河边钓鱼,看样子来得还很早,桶里已经有所收获了。

农村嫂子们顿时尴尬了,平时丈夫的职位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差。但是生活条件还是差上一截,周末偷偷来挖野菜改善生活,传出去脸上多没光。

有些女人臊得装作没看见,继续挖菜,却隐隐地把辛苦挖来的折耳根藏在了身后,也有厚着脸皮走上前送野菜的。

不过李红丽哪里看得上这些野菜,她说“这玩意味道冲,我不爱吃,你们留着自己吧。”

李红丽知道苏叶挤掉了表姐名额的小人行径之后,以前看她是不顺眼,现在简直是扎眼。

李红丽讨厌苏叶,连带着这群穷军嫂也不喜欢,她一句话都没达,旁边那个一直巴拉巴拉说话的农村军嫂显得格外尴尬。

那军嫂红着脸说“俺是不是太烦人了,你继续钓吧,俺去挖野菜了。”

高安娜也不太喜欢苏叶,在她眼里苏叶占了本该属于她的名额。她看着这一行人手上拎着的破鱼竿、孤零零的竿子连个浮标也没有,穷酸极了。她打了个招呼说

“苏老师你鱼竿太破了,连鱼线都不是一整根的,怎么钓得上鱼。要不要我们借你一根?”

“我向红丽替你们道歉,她从小就不吃这类味道腥的东西,宁愿饿死也不吃,多谢你们的好意了。”

左一句借鱼竿、右一句道歉,嫌弃的意味不要太浓,其他穷军嫂们臊得脸红,呐呐地准备另找一个地方挖野菜。

苏叶把被拒绝的折耳根要了回来,拍了拍自己破鱼竿。

都是来改善生活的,谁还比谁高贵呀!苏叶一看她们正在钓鱼,便知道她们也缺口粮来打打牙祭。

苏叶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点鱼存在直播间没兑换,她试着联络了一下直播间,然后微笑的拎着鱼竿就着高安娜的凳子坐了下来。

苏叶拍了拍自己的鱼竿说“不用了谢谢,我这鱼竿可好了,钓鱼一点也不含糊。”

苏叶看了眼李红丽她们桶里的鱼,小小的仅有两条,大约两寸来长,看起来收获也算不错了。但跟她比起来……毕竟还差了点火候。

苏叶悠闲地把破鱼线抛了下去,不一会鱼竿抖了抖,何梅梅惊讶地提醒苏叶提竿“快快快,有鱼!”

那么快就钓上了一条鱼,苏叶的好运气不禁令人不由侧目。李红丽她们蹲了快一个上午了,三个人只钓到了两条鱼。

苏叶摘了一条半大的鱼上来,又闲闲地抛了一竿下去。

一分钟过后,另一个军嫂高兴地嚷起来“又来了!苏叶,快提起来看看!”

在大家的注目下,苏叶又钓到了一条鱼,这条鱼足足有半斤重,看起来肥美了。

“啊啊,苏叶,你看看是不是有鱼了?”

……

“又、又有了!”

军嫂们喊得声嘶力竭,喉咙沙哑。带苏叶来钓鱼,真的没带错!她好像天生就适合钓鱼一般,鱼儿都爱往她竿下跑。

何梅梅她们都已经疯了,拿着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盯着苏叶,打她坐下鱼竿好像就没闲下来过,好像整条河的鱼都被苏叶的竿勾上来似的。

苏叶钓了一个小时,桶里装着十来条鱼。按照市场价一斤猪肉大概等于三斤鱼,桶里的鱼大概也是三斤。三斤虽然不多,但鱼个头小,算下来也有十来条。

苏叶在大家震惊的目光中,她把拇指长的小鱼全放生回了河里,然后把水桶一递跟自己人说“这些鱼大家按人头分了吧。”

其他军嫂震惊、惊奇、羡慕的彩虹屁如流水一般地泻出来,夸奖的话让人听着都忍不住脸红。

苏叶精心地侍弄着自己的破鱼竿,淡淡地说“哪里哪里,多亏了这竿好。我一握上它,就觉得它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