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偷龙转凤里的真公主(5)(第2/5页)

“父王,儿子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任卓很后悔,要是能重新回到12岁生日,他一定会想办法杀了任家人灭口,再好好孝顺父王,当一个让他骄傲的世子。

听到身后传来的道歉,明庭觉得十分好笑。

道歉有什么用!

要是明庭真的救了他,等哪天发生利益冲突,男主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捅刀!

任卓自始至终在乎的人只有自己。

“宝柱,你说得对,这地方阴气重,晦气得很。本王回去后要用柚子叶泡水,好好洗一洗!”

宣帝知道明庭这回没有耳根子软,非常满意弟弟的表现,晚上奖了他一个大肘子。

“你喂任卓吃的什么?”

宣帝边吃饭边问道。

“自己搓的药丸,不知道效果如何,让他先试试。”

明庭满不在乎地说道。

“皇兄,我现在明白了,还是自己有本事才靠得住。”

“我要是早点儿学习医术,说不定李阮秋刚下药就被我发现了,也不会落得现在这样。”

“所以我要发愤图强,现在学习也不晚。等我学会了,还要教小姝和娇娇,免得她们以后被害了。”

宣帝这才明白,难怪明庭找了很多医书,还往太医院跑,原来是这个原因?

我愚蠢的、不知上进的、好吃懒做的弟弟,居然受李阮秋的刺激,打算学医?

宣帝想了想,也能理解明庭的想法。

辛辛苦苦养了14年的儿子是假的,还被枕边人下药,换谁能接受?

而且弟弟上进是好事,学点儿东西能转移注意力,忘记那些糟心的过去,这是一种很好的排解办法。

至于弟弟会不会成功?

宣帝没做指望。

要是明庭能随便学一学就成为医学大家,那太医御医们岂不是得买块豆腐撞死?!

学医需要天赋,他弟弟除了在吃上面有天赋,别的……暂时没发现!

信王府换子案轰动了京城,成了最近百姓们热议的话题。

不少人觉得信王可怜,一把年纪,生的儿子不是自己的,还被下了药,连个传香火的人都没有。

可怜呐——

听到这话,明庭一脸吃惊。

你们这些家庭年收入不到十两银子的小老百姓,居然同情我这个食邑千户,大梁国亲王,皇上唯一的弟弟?!

果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啊!其实本王的日子过得好得很呢!

明庭一挥手,给封地免租年。

结果,议论的人更多。

大家说信王这样好的人,为什么会遇到李阮秋这种毒妇?

瞧瞧,没了儿子的信王开始自暴自弃!

这哪里是免租?分明是偌大的家业没了传人,信王彻底心灰意冷了。

“哈哈哈!”明庭跟宣帝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泪花子都笑了出来。

“小庭,心里难过别强颜欢笑。”

宣帝安慰着弟弟。

任卓被爆出来不是信王亲子,朝中大臣懵了。

原定太子是假的,皇上没有继承人,怎么办?

最近宣帝被各种折子闹得焦头烂额。

有人劝他广纳后宫,有人劝他从皇族旁支过继,甚至还有人提到了被圈禁的王爷。

二王爷和五王爷被圈禁在京城,两人哪儿都不能去,天天在家生孩子,一家二十个孩子,小宅院都快住不下了。

看到这样的折子,宣帝气得砸了好几个杯子。

老二和老五是他的死敌!要是让死敌的儿子当太子,他们还不知道怎么笑话宣帝。

所以,宣帝以为明庭跟自己一样,内里一肚子苦水,表面还要故作镇定。

“皇兄,我不伤心,我是真的觉得有趣。”明庭有些懵。

“我真的不在意有没有儿子。”

“朕明白朕懂你!”

宣帝拍了拍明庭的手,越发觉得他们是难兄难弟,倒霉到家了。

“你不是喜欢京郊的温泉别苑么,朕赐给你好不好?食邑再给你加两千,怎么样?”

“最近新进贡了一批南珠,有鹌鹑蛋大,朕留给你打弹弓,你小时候不是最喜欢打弹弓吗!”

在宣帝看来,那些人哪里是议论信王无子,分明是嘲笑他这个皇帝!

干脆,他大笔一挥,把两个侄女封为公主。

没儿子怎么了?弟弟的女儿朕照样疼!

明庭去了一趟太和殿,原本是想跟宣帝分享笑话,结果莫名其妙就这么满载而归了。

走的时候,他想起一件事情。

“皇兄,我昨天梦见有一条金龙盘在太和殿上,应该是吉兆。”

等到晚上,棠梨宫传来喜讯,一位才人怀了身孕。

“父皇说的没错,小庭果然旺朕!”

宣帝哈哈大笑,亲自去给董太后报喜,又把明庭夸了一顿。

长子和幼子感情好,董太后自然高兴。

人老了,见不得兄弟相残,两个儿子能和睦相处,她即刻闭眼去见先帝也值得。

听董太后这么说,明庭哪里肯答应。

“母后难道舍得下儿臣?安寿和福寿得母后细心教导,还没报答您,您没见着小孙孙,怎么能有这样的念头?”

明庭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

刚才母后只是随便说说,菩萨切莫当真,要是有什么不好,用我的阳寿来抵消。

看到傻乎乎的弟弟,宣帝眼眶微微湿润。

作为君王,虽然高处不胜寒,可身边有母后有弟弟,如今叫他头疼的子嗣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宣帝没什么不满意的。

如果,才人能生下皇子,那便更好了!

新册封的安寿公主大家都知道,是信王独女安寿郡主。

福寿公主是谁?

很快,福寿公主的身份被公布,她是信王府换子案中,被偷走的小郡主。

郡主命大,被好心的铁匠夫妇抚养长大,又遇到了微服私访的皇帝和王爷,如今被太后养在身边。

至于养大福寿公主的夫妻,宣帝封了简大郎五品县男,食邑300户,张二娘也有诰命,食邑200户。

这样的恩宠,与其说是赏赐福寿公主的养父母,不如说宣帝换了另一种方式疼爱弟弟。

先前人们还在议论信王可怜,没儿子断了香火。

现在皇帝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大家,朕的弟弟是最好的,不需要你们说道四!

这样的宠信和爱护,叫不少人嫉妒得眼珠子发红。

不是说皇家无真情吗?怎么在宣帝和信王身上这一条行不通了?

“谢谢皇上,谢谢王爷!”

简府里,双手捧着圣旨简大郎夫妻激动得热泪盈眶。

两人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

“爹娘,这是我父王挑的人,专门伺候你们的。”

跟在杏花村相比,简静姝如今变化很大,可她一声爹娘,立刻拉进了他们的关系。

霍天娇和明庭今天也来了。

霍天娇给简家夫妻准备了礼物,感谢他们救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