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南京!南京!(二)

铺天盖地的熊熊战火,正在金陵这座天下第一大都市里燃烧!

昔日里纸醉金迷、莺歌燕舞的秦淮河上,漂满了残缺不全的尸体;原本应当书声琅琅的国子监,被冲天的烈火烧成了一片白地,隆隆震动的火炮轰鸣,取代了大报恩寺的悠扬钟声。

面对着鲜血淋漓的刀枪和席卷而来的烈火,上百万后知后觉的南京市民,骇然发现自己竟然一下子身处于战场,不由得纷纷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但依旧成千上万地死于兵戈和烈火之下。

而越来越多的军队,还在不断开入这座目前全中国最大的城市,将一切的繁华尽数化为劫灰。

这场战役的初期,明军和清军双方都各自控制了半个南京城,在城内城外同时大打出手。

从兵力对比上看,崇祯皇帝从大胜关带过来了五万兵马,加上南京城中明朝勋贵发动起来的亲信家丁和武装佃户,合计有六万余人。而皇太极身边的清军只有区区五千人,再加上他的同盟军,也就是东林君子们还能控制的少数残余死党,总共最多不过六千人,在战场上相当于是以一对十。

但是,崇祯皇帝的明军虽有六万之众,其中却包含了不少水分。因为这里面不仅有魏国公等南京勋贵临时发动起来的许多乌合之众——比较能打的精锐家丁家将,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在芜湖之战收容的原南京朝廷两万降兵,其战斗力和忠诚心都十分堪忧。也就是说,六万明军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凑数的。

即使是剩下的三万多明军里面,也并非全都是能上阵的战兵,而是把苦力杂役什么的都算了进去。

另一边,皇太极虽然最初只有六千人,但里面却有五千人是打惯了苦战硬仗的八旗精锐。而且,他的后续部队还在不断从东边的镇江渡口赶过来增援。除此之外,皇太极还抢在崇祯皇帝派兵进城之前,就提前一步控制了南京皇城,这座矗立在南京市区内的城中之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抢到了战场的地利。

但尽管如此,明军的兵力优势依然很明显。而且,无论是江南水乡的水稻田,还是金陵都会的狭窄街巷,都是极度不适合北方骑兵驰骋的地方,甚至连复杂一点的步兵方阵都排不出来,只能像市井流氓一样乱糟糟地斗殴。习惯于野战破敌、铁骑驰骋的清军,显然不怎么适应这样低技术含量的战斗。

为了激励士气,崇祯皇帝在正阳门上竖起黄罗伞盖,亲自持锤擂鼓,激励将士奋勇杀敌。主帅卢象升则在南京地区历史悠久的军事要塞石头城遗址上,架起了手头仅有的几门重型火炮,猛烈轰击清军聚集的街区。而南京城内的市民,虽然对招致这场飞来横祸的明清两军都深感愤懑,但是相对于熟悉的大明官军而言,还是留着难看发辫的女真鞑子更加讨厌一些,因此一旦寻找到机会,便对这些鞑子群起而攻之。

而在极端混乱的巷战之中,即使是手拿砖块棍棒的妇女儿童,也有了用武之地。甭管你的功夫再高,丢过来一块砖头也能撂倒,看似不起眼的砖块和棍棒,在小巷里抽冷子偷袭起来还是蛮有力道的。

于是,随着大批明军的陆续入城,还有南京市民的群起围攻,皇太极麾下的四千清军尽管竭力厮杀,但还是被一点点地挤到了南京城外。原本被清军控制的各处南京城门,也是一座接一座地相继易主。

尽管皇太极不顾自己身为皇帝之尊,舍生忘死地在南京街巷间带队搏杀,就连胯下的战马都被打翻了两匹,脑袋和背后更是先后挨了两个花盆、一块砖头和一记闷棍,外加小半锅煮沸的开水,最终被打得头破血流、昏迷过去,但这种身先士卒的英勇表现,依然无法挽回清军及其东林党同盟者的颓势。在一天一夜的混战之后,明军先是用火炮轰开了洪武门,攻入皇城,夺回了皇宫这个关键据点。然后又继续压缩残余清军的活动空间,一度将皇太极围困在神策门附近。当清军形势最危急的时候,皇太极本人昏迷不醒,身边只有不到一百个卫士,左右侍从都已经给他剃了光头,换上僧衣,准备设法护送他化妆成和尚潜逃了。

然而,由于崇祯皇帝的水师力量相对单薄,无法切断长江航路,导致之前已经集结在江北扬州的清军,始终在源源不断地渡江来援。而皇太极为了夺取江南也是发了狠,一口气押上了大清帝国的几乎全部赌本。除了留下多尔衮三兄弟的正白、镶白两旗兵马,负责留守徐州和鲁南的后方大本营之外,其余六个旗的满洲大兵,还有剩余的汉军旗、蒙军旗等等,以及还肯听话的各路汉地降兵,统统都被他拉到了江南这边来!

就这样,由于明军没能在短时间内歼灭皇太极的清军先头部队,随着一支又一支清军从镇江相继赶到,南京的战场形势又渐渐地再一次开始了逆转。一度形成的神策门包围圈,又被后援清军冲开,而皇太极也转危为安。再接下来,从玄武湖、幕府山、到钟山的明孝陵,都成了两军激烈拉锯的战场。

随着速决战的妄想破产,毫无章法的混乱战斗持续了一天又一天,一座又一座精美的寺庙或宅邸被烧成白地,明军虽然依旧占着上风,但始终无法取得全胜,甚至一直不能控制住整座南京城。

由于南京皇宫距离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前线太近,而且已经在战火中变得残破不堪,崇祯帝只得在钟山的明孝陵设立了御营,一边祈祷朱元璋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一边继续指挥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而皇太极则在幕府山脚下的燕子矶立下大营,对着八旗将士指天发誓,这一次不拿下南京就决不罢休!

需要注意的是,皇太极的清军虽然是外来的客军,但在江南这片地方也不是没有支持者——就像寻死的人,如果一次自杀失败,通常就没有勇气立即开始第二次自杀一样。原本已经对局势灰心绝望的东林党人,看到清军大举南下,来找他们算账的崇祯皇帝似乎未必能坐得上金銮殿,于是又纷纷心思浮动起来。

其中,此次“借师助剿”的两个主谋,首辅周延儒和他的学生张溥,一个在南京战场为清军指点地理、筹集粮秣,一个在镇江渡口督促水师船只,从江北的扬州转运清军兵马。而其他一些还没有跑远的东林君子,也纷纷站了出来,虽然南京朝廷下属的正规军已经全垮了,但这些人凭着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还是很快组织起了一票乌合之众,前来南京战场上帮助“大清友邦”,顺便到南京城里抢点儿东西。

不过,东林党固然是江南的地头蛇,但如今的崇祯皇帝,同样也不算是外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