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养不教则是父之过(第2/3页)

你最信任的穷兄弟们的宝贝大儿子们全都是文盲!全都是文盲!顶多只学家传武艺,准备将来上阵打仗的文盲!

咱们朱家军的未来还能好吗!

马上能打天下,马上不能治理天下啊!难道你将来要将治理天下的重任全部交给没有陪你打天下的文人们,连个监督的人都没有?

陈标的笔友朱大帅看到陈标的信后,立刻写信把下属们都骂了一顿,骂人的话和标儿吐槽他的话差不多。

咱们都住在应天府五年了!你们孩子难道没有启蒙吗!就算没有大文人,连账房先生都找不到吗!

特别是你,周德兴!你儿子就是个废物!你周家未来完蛋啦完蛋啦完蛋啦!

重要的事说三遍,周德兴看到信,差点当即给他家大帅的信使表演一个吐血。

正好他这边的事都结束了。他就急匆匆回应天,在儿子上学的前一天晚上踹开家中大门,把儿子拎出来又揍了一顿。

刚被娘揍了的周骥屁股雪上加霜。第二天回学校后,陈标看他屁股不对劲,给他凳子上加了层褥子。

周骥当即捧着陈小先生软乎乎的爪子,泪流满面道:“我不要我爹娘了!先生,以后我跟你混!”

陈标嫌弃地收回手,在身上擦了擦。

从此周骥爱上了上学,因为有好看的小先生可以看,这是后话。

当周骥长大后,一脸唏嘘地提起这件事,正好被朱家某些藩王听到,差点被打死,这也是后话。

后话暂且不提,陈标从此过上了痛并快乐的日子。

快乐是教导学生、听学生们每周回家被揍的时候;痛是批改作业的时候。

陈标认为,不能自己一个人痛。于是他又写信给笔友朱大帅,建议朱大帅督促家长们也一同学习,给学生们建立一个好榜样。

孩童们有他启蒙,家长们身边肯定跟着有会读书识字的文人,他再把教材给家长们一套,自学不难。

“朱大帅,你也不想你的麾下全部都是文盲吧?那多丢脸!我爹都可以自学,他们也可以!”

陈标的笔友朱大帅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他给下属们写信布置课程,让下属们给他交作业,每次回来禀报工作的时候顺便当面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就不准去打仗,待在应天替换打杂的汤和。

下属们:“???”

他们坚定地认为,一定是因为儿子太蠢,才会让大帅牵连自己。

于是小崽子们又挨了一顿打。

陈标看不下去了,亲自给学生家长们写信。

孩子不能老揍,就算是惩罚,你可以惩罚他们劳动、抄书、背书、不准吃零食。就算是责打,也可以用打手心等不会伤到孩子的方式。

甭管这群家长听没听,学生们完全对陈标小先生感恩戴德了。

现在小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回到了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还不用被家长辱骂责打,他们最喜欢上学了!

陈标也非常开心。

原来教学生一点都不难,他还以为刺头们不好教呢。

然后,刚给家长们写信,不让家长们辱骂责打学生的陈标,立刻喊各项课程成绩倒数的家长开家长会,并生了一堆火,让他们亲手烧掉自己孩子那垃圾一样的作业和试卷。

陈标幽幽道:“烧掉这些垃圾,重新开始。希望你们能对他们的课业更上心一些,我想你们也不想下个月底还见到我。对了,我会把成绩单贴在学校外面光荣栏上。为了保护孩子隐私,不会写孩子的名字,只会写孩子父亲的名字。养不教,父之过。你们能理解吧?”

被朱元璋逼迫,如果在应天府就必须来开家长会,不准推给女眷和父母的将领们:“……”

特意赶回来过年的徐达,与过年后就能和周德兴换班的汤和,一左一右站在陈标身后,抱着双臂,对兄弟们笑得露出一口不太白的好牙齿。

将领们:“能理解,能理解!”

回去就揍儿子!

于是,应天又响起了尖叫怪们的鬼哭狼嚎。尖叫怪们也更加敬爱不会轻易责打他们,还会劝说父母不责打他们的陈小先生。

陈标高高兴兴给笔友朱大帅写信,炫耀自己简直是计划通。

“大帅不用担心学生们会因为成绩不好而自卑。我每次月考每个科目都会张贴光荣榜,这一科差的学生,下一科可能很强。而且我还会张贴进步榜,就算排名靠后,只要有进步,就能有奖励。等学生和家长们习惯光荣榜后,我就只会张贴排名前十和进步前十的学生,避免学生们遭到过多惩罚……”

朱元璋酸溜溜道:“标儿啊,你这一个月光顾着给大帅写信,都不常和爹聊天了。”

陈标一心二用,一边写信一边道:“我每天都有和你聊天啊。”

朱元璋酸溜溜道:“但你不会事无巨细的和我说学校的事。”

陈标道:“学校的事爹你也有在张罗,还用我说?”

朱元璋抱怨:“爹在张罗,朱大帅难道就没有在张罗吗?他肯定知道得比我还详细。你何必每日都要给他写信。”

每日!都写信!

陈标放下笔,吹干墨迹:“爹啊,为臣之道,就是要摆清自己的位置,不能把上面的人当摆设。我这不是写信,是写工作日程,向大帅汇报工作。”

汇报工作?朱元璋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标儿,没必要,你给大帅,大帅也不会认真看。”

朱元璋当然有很认真的看,并且每一封信都好好收藏了起来。

陈标道:“无论大帅看不看,写工作日程都是我分内之事。小学关系大明的未来,事关重要,就算大帅放权给我,我也要事事禀报给大帅,大帅想要插手的时候,随时都能插手。不过一天一封信的频率确实是太高了。”

朱元璋使劲点头:“对对对!频率太高了!”可醋坏我了!

陈标道:“小学刚开学,谁都对小学心里没有底,我才每日一封信与大帅商量,若有不足之处立刻改正。再等一月,小学步入正轨,就可以一个休沐或者一个月一封信,到时候我和大帅商量。”

朱元璋开始天人交战。

标儿老和朱大帅写信,他这个当爹的非常不开心;但标儿每日给自己写信,他看见信的时候又非常开心。

好矛盾啊。

以后让标儿一个休沐一封信,还是一个月一封信?

朱元璋拿不准注意,只好再次找来智囊团商量大事。

此次智囊团除了几个大文人,还有知道陈标身份一帮同村兄弟们。

因为儿子入学,这帮兄弟们都交接了工作,回应天过年,难得团聚。

朱元璋按照陈标在陈家开会的习惯,打造了一张大椭圆桌,自己坐在最上头,双手交握托着下巴,语气幽深严肃:“你们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