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挚友如何交流感情(第3/3页)

朱文正和李文忠同时拽着对方的高马尾,道:“模仿大先生们挚友重逢交流感情。”

朱元璋骂道:“你们开什么玩笑!这叫交流感情?!松开!怎么还扯头发了!”

朱文正和李文忠小声数“一二三”,同时放过对方的高马尾。

朱文正一边放下被扯歪的高马尾重新绑,一边道:“子正先生说,儒门学子交流感情,情绪激烈之后,这样很正常。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辅以肢体。”

李文忠面色恍惚,一副三观破碎的模样:“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儒生……”

朱元璋骂道:“什么真正的儒生?什么交流感情?什么辅以肢体?这不就是普普通通地打架吗?!宋先生他们怎么打起来了?!”

朱文正和李文忠同时摊手:“没听懂,问标弟。”

朱元璋继续骂道:“你们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老依赖标儿?标儿,你困了吗?累了吗?饿了吗?是不是被吓到了。唉,你们两个混球!他们打起来,你们怎么不把标儿先带回来!”

陈标挠了挠朱元璋的脖子,道:“是我不想回来。看宋先生他们菜鸡互啄,真好玩。”

朱文正和李文忠同时“噗”地笑了出来。

朱元璋也忍不住乐了:“菜鸡互啄?这词很形象。但标儿不可以在外面说。”

陈标抿着嘴坏笑:“我才不会。爹,他们因为井田制吵了起来。”

朱元璋笑容消失,沉声道:“他们认为我……我们大帅做事太激进?”

陈标摇头,面色古怪:“正好相反。刘先生和章先生认为宋先生他们胆子太小,居然没有立刻全面推行井田制。刘先生还说,常将军在衢州就干得很好。宋先生他们应该先提议朱大帅立法以正纲常,厘清吏治和民间富户不法之事,光明正大收私田为共有。”

“宋先生他们骂刘先生和章先生处事太过激进理想,没有考虑大帅的情况。大帅现在被主流文人排挤,本就举步维艰,现在应该徐徐图之,安抚士绅,以免生乱。待天下大定之后,再清算不法占田,以供民用。”

“然后,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就打了起来。”陈标感慨,“虽然是菜鸡互啄,打得还挺好看。”

朱元璋后悔了。

他真的非常非常后悔。

他为什么会在院子里枯坐等候?就算怕暴露身份,他可以伪装后在隔壁雅间偷窥偷听啊。

这么有趣的事,他怎么就错过了!

朱元璋悔得肠子都青了。他想看大先生们吵架……不对打架……不对谈论国事啊!

朱元璋感慨:“没想到他们都支持井田制。”

陈标点头。

他更没想到的是,刘基刘伯温居然被宋先生骂做“孙氏之贱儒”。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所留下儒家学说经各家发扬光大,分成不同学派。

根据《韩非子》的《显学》中一文,称春秋时有“八大学派”,孙氏之儒其实是荀氏之儒,因为避讳汉宣帝名讳,后世称荀子为孙氏。

所以刘基若是“孙氏之贱儒”,那就是修的荀子的学说。

荀氏之儒与孟氏之儒对立,孟氏之儒则是现在各种学派的源头。

主修荀子,那可比什么事功学派刺激多了,刘基才是真正的“儒教叛徒”啊。

陈标挠挠头。

他对刘伯温的了解在于各种传说。刘伯温虽然在民间传说中也不是个正经儒学大家,倒是像个阴阳家或者方士。

陈标确实对刘伯温了解太少,换一个学《明史》的人就会发现,刘伯温修习的学说,在他成就中就有端倪。

民间传说,刘伯温观气斩龙脉断阴阳做《烧饼歌》。全是假的。

《烧饼歌》已经被证明是后人牵强附会,刘伯温不是个方士神棍。

民间传说,刘伯温是朱元璋麾下第一谋士,为朱元璋制定了先打陈友谅后打张士诚的国策。夸大了。

陈友谅杀了徐寿辉建立陈汉王朝后,立刻就大军顺江而下,打了个朱元璋一个措手不及。朱元璋差点中道崩殂,完全是被碰瓷了被动反击。

民间没有传说过,但刘伯温在真实历史中所做的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大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