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南归官员差点气死(第4/5页)

这两位南归的残元大官没想卖什么药,他们只是很单纯的回来南边而已。

被赶回草原的大元皇帝太子二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迅速从大元皇帝变回了蒙古王。

残元许多汉人官吏摇身一变,继续成为蒙古王帐中心腹;也有些汉人官吏在忠君思想和爱民思想中左右摇摆,无法对蒙古王重新变回奴隶主之后的残忍视而不见,偷偷南逃。

这些南逃的汉人官吏,大多死在了蒙古人、甚至自己人的屠刀下。王亮与张玉结伴,靠着张玉的勇猛,才能回到大明的土地上。

朱元璋并不在乎那个一脸凄苦,可能是大儒的王亮。他十分好奇那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大元枢密知院。

大元枢密院沿袭自大宋,是名义上最高军事机构,其长官为枢密使。若是身上有其他官职的官员兼任枢密使,便称“知院”。后枢密知院就等同于枢密使。

大元枢密院中高官向来都是蒙古贵族。张玉居然能以汉人出身成为枢密知院,即便现在残元朝廷无人,也足以证明其能力。

朱标和两位南归大元官吏聊了一会儿,朱元璋心里更痒了。

张玉今年居然才二十六岁,如此年轻,可以在我手下干活一直干到标儿登基!

朱标没什么看到人才的欣喜。虽然王亮和张玉很厉害,但大明这样厉害的人又不是没有。他们再厉害,也得老老实实去劳动改造营过一遭。否则一投降就能当大官,那些一直跟着大明的老将们心里如何想?

朱标也非常实诚地告诉两人,会立刻照顾好两人生活,但两人无论以后是否出仕,都要去劳动改造营。

“虽然很冒犯,但我不相信跟着大元北逃的官吏心中有百姓。所以你们得去学着和百姓干一段时间的活,接一接地气,知道老百姓的困难,我才能让你们离开。”朱标道,“奖惩分明,这也是做给百姓们看。”

王亮道:“如果老朽不同意呢?”

朱标笑道:“接受了劳动改造就是我们大明人,之后是接受举荐还是回家归隐,都随你们。如果你们不接受,那你们就仍旧是大元的官。我就只能把你们关进监牢,该怎么审判就怎么审判。”

王亮皱眉:“知府此举,不怕寒了想要南归的大元众臣的心?”

朱标道:“我只在乎,会不会寒了大明官吏和大明百姓的心。如果你们跟随元朝与我大明对抗,又跟随元朝皇帝北逃,回来后立刻就可以高官厚禄,那置为大明流血牺牲的将士为何地!”

朱元璋喜得人才的心被朱标的话一震,如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当即冷静下来。

他沉声道:“标儿说得对。这就是我们大明的规矩。”

王亮道:“从古至今,从未有如此对待降臣的皇帝!”

朱标针锋相对:“对。从古至今,皇帝轮流做,官宦只要投降,就一直是大官。如我的想法,若抛弃了生他养他的土地,若抛弃这块土地上的黎民百姓,这种人最好别回来了。但我无法与天下大势所对抗,无法改变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豪强的事实。至少,要定下一个奖惩的规矩,让墙头草不至于摇摆得太容易!”

被朱标评价为墙头草,王亮顿时脸色非常不好看。

张玉立刻为王亮辩解道:“王学士并非……并非什么墙头草。王学士也是一心为民,看清了大元皇帝的残暴,才南归。”

朱标失笑:“现在才看清吗?中原大地烂了多少年了?就算你二人足不出大都,大元皇帝修炼欢喜禅的时候,可是让官宦女眷轮流入宫双修。即使在有官员议事的时候,官宦女眷也不着寸缕,在一旁和喇嘛们修炼天魔舞。在自己或者同僚的女眷都被皇帝侮辱的时候,一心为民的好官们在哪里?!还是说,元朝好官高尚到牧民才是民,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不算民了?!”

张玉和王亮皆脸色苍白。

张玉看向王亮,嘴唇翕动:“这……这是真的?”

朱标疑惑:“你不是枢密知院吗?宫中的事你不知道?”

张玉尴尬道:“我为行伍出身,刚当上枢密知院。”

朱标:“哦。我说的是真的,你看他脸色就知道了。”

王亮从牙缝里挤出字来:“怪不得陈学士会被你骂死。”

朱标理直气壮:“我从来没骂死过人。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读书人一身浩然正气,邪魔不侵,又岂会被人骂死?”

王亮道:“那陈学士是如何死的?被你杀的?!”

朱标更加理直气壮:“坚固的堡垒只能从内部攻破。我不过说了些实话,他就受不了。这难道不是他羞愧难容,自寻死路?”

王亮站起来:“你!”

朱标也站起来:“你什么你?你如果对我说的话有意见,就有理有据的驳斥我。如果你驳斥不了我,就闭上嘴乖乖被说!这里是北京,是元朝曾经的大都。宫中那些惨死的官宦妻女正瞪着眼睛看着你们这群好官呢!”

朱标走到窗边,将对着皇宫一面的窗户推开,转身对王亮道:“来,你敢对着皇宫大声说你问心无愧。说君恩君威如雷霆雨露,奉上妻女取乐君王也是臣子应得之义?说你所作所为无愧于皇天后土?”

朱标一甩袖子,将手背在身后:“不过是让你进劳动改造营,当一段时间普通老百姓,知道老百姓生活有多苦,知道自给自足有多难。之后以你的资历学识,仍旧是人上人。就连这点苦都不肯吃,认为是对你的折辱吗?!”

王亮身体摇摇欲坠,张玉立刻扶住王亮的身体,不断为王亮顺气。

一个勇猛青年将领,快被朱标骂得哭出来了:“陈知府……不,朱知府,别骂了,别骂了,我去,我和王学士都去,我们没有不去的意思,王学士只是试探一下你,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好官。”

朱标背着双手,昂首道:“我是不是好官,是百姓来评价。除了我治下的百姓,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评价我。”

王亮咬紧牙关:“连你的皇帝也没资格评价你?”

朱标心中一突。妈耶,被套进去了。

朱元璋平静接话:“是。标儿这官是为老百姓当的,不是为皇帝当的。他官当的好不好,自有百姓评论。就算是皇帝,也没有资格。这件事,皇上很认可。”

朱标看了朱元璋一眼,道:“我们大明的皇上本身就是贫苦百姓,他比你们更懂何为好官。不要用你们浅薄的见识去评价一位伟大的帝王。”

朱标说完,抬腿迈出门,冲进后院,高声道:“唐大夫,唐大夫,救命!”

已经发须雪白的唐大夫叹着气从药房里走出来,声如洪钟:“标儿,你又惹什么事了?”

朱标立刻道:“我没惹事,是事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