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爹我带你去看月亮(正文完)(第3/5页)

台子一旁拉着二胡的是忠哥,弹着古筝的是……英哥?

看着一脸苦相的英哥,朱标敢肯定,英哥又是被正哥和忠哥道德绑架“你不来就不是兄弟”给逼来的。

咦?现在上场的莫非是泰山大人常遇春元帅和我媳妇常葳?

朱标赶紧从荷包里摸出一个金币,这必须厚赏!

看了一会儿戏,弟弟们叫着肚子饿了,朱标拉着还想继续看下去的爹离开戏台子,去找吃的。

为了让老伙计们都看到朱标第一次以太子的身份祭天祭祖,叶琛和胡大海也从广东被叫了回来。

现在叶琛正在煮馄饨,花云在和面,胡大海在包馄饨,康茂才在收钱,花云的义子、也是朱元璋的义子花文逊在当跑堂。

“唉?太……哎哟,咳,标儿?”花文逊被朱元璋踹了一脚后,试探性地问道。

“嗯,文逊哥好。一人一碗,纯肉馄饨。”朱标礼貌道。

被朱标叫了一声“文逊哥”,花文逊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好嘞!”

朱棣抱怨:“一碗哪够?”

朱标道:“接下来还有很多好吃的。你现在吃饱了,等会儿还吃吗?”

朱棣立刻闭嘴。

朱元璋用胳膊肘撞了撞朱标:“你看见没,胡大海满脸幽怨,像个怨妇,爹去瞅瞅他幽怨什么嘿嘿。”

朱标叹了口气,任由他爹去打听。

他爹回来后,笑得差点让胡大海拎着菜刀追过来。

“标儿,你胡叔叔啊,哈哈哈,他没想到来陪叶二先生摆馄饨摊子,居然花云和康茂才也来了。”朱元璋大笑。

朱标疑惑:“为什么花叔叔和康叔叔也来了?”

他话音刚落,王袆拎着几大块肉过来补充馄饨摊子的食材。

哦,是云南文官三人组啊。朱标明白了,这个摊子一定是叶二先生和王先生一起支起来的。

叶二先生亲手将馄饨端上来,朱标喝了一口馄饨汤,好奇地问道:“叶大先生不在吗?”

叶琛道:“堂兄在说书,标儿你要找堂兄,去前面最大的酒楼。”

哦,我开的那家酒楼?朱标点点头。

吃完馄饨,朱标等人按照叶琛指的路,果然在酒楼的大堂里看到了叶铮叶子正大先生。

叶铮身旁还有两个说书先生一起说书,那两个说书先生居然是施耳和罗本。

他们三人好像比上了,不像是说书,倒像是在一起说相声,要把对方压下去。

施耳和罗本来南京探望季仁寿、刘基时,朱标与他们见过一面。

若不是他们二人认出了那几个曾经在张士诚身边阿谀奉承的江南士绅,朱标在应对南北榜案的时候也不会准备那么充分,更没可能让常葳提前蹲守等待抄家。

先把南北榜案查清楚,再让人去抄家,那些人的财产早就转移了。

两人坚称自己不是为了大明才主动帮忙,朱标仍旧为二人记了功劳,在南京给两人赏赐了一座大宅子,二人就干脆留在了南京继续写小说。

只是不知道他们二人今日怎么没和季先生、刘先生一起逛街,居然和叶大先生在一起说书。

朱元璋很想听说书,弟弟们不感兴趣。朱标担心亲娘累着,就让爹娘留在酒楼继续听说书,自己带着弟弟们继续逛街,看还能不能找到几个熟人。

他们刚出酒楼没多久,就看到刘基刘伯温先生居然和很多年前一样,又闭着眼睛装瞎子算命。

这次和刘先生比试算命的变成了章溢章三益先生。而章先生那能曾在叛军中杀的几进几出的文臣儿子章存道,正抱着一把刀,给这两位非要来冒充瞎子的大先生当护卫。

朱标东张西望,没看到损友刘琏。

不知道刘琏去哪了,居然不来守着他装瞎子的爹,不愧是著名的不孝子。

朱标逛了许久,没找到宋濂、朱升、季仁寿三位先生。

最后他返回算命摊,给了几个铜板,算了一挂。

瞎子老刘说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玄之又玄的话之后,道:“他们嫌冷,正窝在酒楼里听叶子正说书。”

朱标:“……”

敢情他们就在酒楼里,只是酒楼人太多,我没看见!这叫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刘先生你怎么之前没告诉我!我和章存道说要去寻他三人的时候,你绝对听到了!

朱标气呼呼地走了,不再寻那三人。

刘基虚着眼睛看着朱标气鼓鼓的背影,抚须大笑。

章溢也虚着眼睛看着这一幕,忍不住也抚须大笑。

章存道叹气。他第一次看到爹使坏,是不是该装作没看见?

……

朱标逛来逛去,又见到了一起逛灯会的廖永安伯伯和廖永忠叔叔。廖永忠不知道怎么又惹到了他大哥廖永安,正在被训斥;

邓愈带着半大的孩子正茫然四顾,朱标上前打听,原来邓愈和赵德胜约好一起喝酒,结果两人走着走着,就把另一人挤丢了;

杨宪正在路边一小酒摊上和两个不认识的人喝酒,朱标一问,原来是两员听过名字、但没正式见过面的猛将傅友德和丁普郎;

和朱标一同打过好几次仗的薛显不知道和谁起了口角,在地上画了个圈子,两人以摔角定胜负,周围百姓都在拍手叫好……

朱标还见到了几个和自家爹一同从濠州走出来的叔叔,有些人正逛得开心,他没去打招呼。

走了不知道多久,当烟花的声音响起时,精力充沛的弟弟们终于肯歇息了。

朱标捶着自己的腿,幽怨地看着四个已经长大的弟弟。

连最小的弟弟朱棣和朱橚今年也十五周岁,是个半大小伙子了。这四个家伙在陌生人面前都一个比一个早熟老成,怎么在自己面前,还和五六岁似的顽皮?一个没看好就东钻西窜,让自己这一晚上没顾上好好逛街,全用来看弟弟了。

他抱怨弟弟,却没想过他的弟弟已经长大,即使走丢了,也不需要他去找,更不会被人贩子拐走。

“哥,累了吗?要不要我背你?”朱樉期待道。

朱标站直身体:“不用,虽然有点累,还不至于走不动。回去吧,爹娘肯定已经在等我们了。”

“哦。”朱樉满脸遗憾。他真想背着大哥走。这是他从小到大的愿望。

朱标带着弟弟们回酒楼的时候,朱元璋果然开始抱怨儿子们离开太久,把老父亲老母亲丢在酒楼不管。马秀英也跟着帮嘴。

朱标献上一大堆沿街买的小玩意儿贿赂朱元璋和马秀英,才把父母逗开心。

“走,去街上看烟花!”朱元璋大手一挥,牵着马秀英的手,领着一众儿子走出了酒楼。

朱标嘴一瘪。他刚回来,还没歇呢……罢了罢了,继续陪着吧。

烟花在头顶炸开时,虽然已经是南京城元宵节的惯例,百姓们仍旧驻足停留,仰头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