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2页)

张招娣还真不知道,她看对方可怜,到了这地方没有三证就只能东躲西藏,就好心建议对方,“现在工厂多数都要女同志,很少要男同志,我觉得你可以去工地看看。往右拐走两站路,那边就有个工地,可能需要小工。”

那男人眼睛一亮,没想到这位大姐心地这么好,还给他指路,他朝张招娣弯了弯腰以示感谢,随后背着行李大步往右拐。

有几个男人也听到他们俩的交谈,立刻跟了上去。

几个女孩子凑过来问张招娣哪儿有工厂?

张招娣便把附近有几个工厂告诉她们,“但是现在招不招工,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她不确定,但那几个女孩子有人指路就已经很开心了,千恩万谢走了。

苏爱国凑过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离开,张招娣看到他,有些吃惊,“你不在家教女儿下念书,来这儿干什么?”

苏爱国看了眼她怀里的布兜,里面还有几十个馒头,分量不轻,立刻接过来,“我不放心你。”

张招娣心里甜滋滋,嘴上却道,“有什么不放心的。那些人又不能吃了我。”

苏爱国好奇,“你怎么站在这儿卖?”

张招娣摊了摊手,压低声音解释,“你没看到火车站旁边有个卖吃食的店吗?那老板有后台,我在那边卖会抢他们生意,他们撵我。没办法,我就只能在这边摆摊。不过馒头利润不低。”

火车站门口的馒头是两毛钱一个,她卖一毛五,便宜五分钱。但是菜市场才卖一毛。她的馒头就是从这边的菜市场馒头店批发的,每次火车停靠,成千上万的人出站,她一次就能卖出几百个。

“一天有两到三班火车。”张招娣简单给他算了一笔账,每个赚七分钱,一天卖一千个,就能赚七十块钱。这可比气球赚钱。气球的利润高,但它需要拧,而且每天能卖出四十个就顶天了。最主要的是,气球得经常换地方。馒头不用,她可以一直卖。

苏爱国见她算得头头是道,也有些纳罕,明明她不识字,但算起账来却是又快又准,一次都没有出过错。

苏爱国想说什么,有人过来买馒头。

等布兜里的馒头只剩几个,张招娣不卖了,带苏爱国到前面的菜市场,买了点咸菜,两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将剩下的几个馒头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