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3页)

苏以沫可不知道她表哥心里戏那么多,她的注意力全在前面的客人身上。

笑眯眯跟客人打招呼,见到少年少女就叫哥哥姐姐,夸他们帅气、漂亮,好话不要钱似地往外蹦。

客人被夸得飘飘然。

没一会儿,她就卖出两单,不过乡下买东西喜欢还价。要价一块二,一块钱成交。

小亮从头到尾看她卖货,见对方真的付了钱,他的心激动得差点蹦出来,就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喃喃地说,“还真有人买?”

这么贵居然有人买?这些人脑子坏掉了吧?

苏以沫有些得意,“识货的人都不嫌贵。”

小琴见哥哥被怼,捂嘴偷笑。

小亮恼羞成怒瞪了眼妹妹,然后豁出去般扯着嗓子帮苏以沫叫卖。

小琴和小华不服输,也跟在后头帮忙。三个孩子稀稀拉拉喊着,吸引不少客人驻足观看。

苏爱红刚开始看苏以沫熟练招呼客人,再看她的三个孩子腼腆害羞,明显感觉到差距。再看三个孩子终于开口招呼客人,虽然不怎么齐,但好歹出声了,也算有点进步。

苏以沫在这边摆了两个小时的摊,卖出了三十二个手表。大多数都是价格比较便宜的,贵的只卖出去一个。

小亮正在兴头上,见她收摊有些急了,“还剩这么多呢?再卖一会儿吧?”

苏以沫摇头,“咱们是出来赶集的,不能一直卖货。我打算把这些货卖给文具店老板。”

她将东西收好,示意爸妈去文具店。

苏爱红在前面引路,很快到街角一家文具店。

苏以沫背着书包走进去,苏爱国跟过去。

店内地方不大,其他人就站在外面等候,小孩子没耐性,小亮实在好奇,于是趴在门口观看。

苏以沫这边已经跟店主介绍完自己的手表,然后打开书包让老板验货。对方只肯要一半,而且还要挑拣。

苏以沫不同意,两人你来我往讨价好半天,最终达成协议,比成本价高50%成交。

结完款,苏以沫小赚一笔。

张招娣也为女儿高兴,“走,咱们去吃食街,那边有许多美食。”

苏以沫眼睛一亮,吃的啊,太好了。

两家人沿着街头往前走,街道两旁有卖水果,还有卖吃食的摊子。

苏以沫看到有个吃食摊子,摊上摆了二三十样切好的细丝,有萝卜丝、土豆丝、海带丝、炸黄豆、脆哨、糊辣椒等。

“这什么吃食,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见她一直盯着,充当解说员的小琴和小亮七嘴八舌解释,“这叫丝娃娃,特别好吃。你们那儿没有吗?”

苏以沫摇头,别说鹏城没有,上辈子她在省城也没见过。

苏爱国见女儿好奇,猜想她可能早饭没吃饱。

早饭是他妈做的,只煮了些粥,配着酸黄瓜。

苏以沫不喜欢酸黄瓜,所以她只吃了半碗。这会饿了。于是就提议去后面那家店。

苏爱红已经吃过早饭了,想在外面等他们。

三个孩子听到自己不能进去,可怜巴巴看着妈妈,苏爱红警告地看着三个孩子,眼里带着威胁。

苏爱国瞧见这一幕,让她不要小家子气,“我可是孩子们的舅舅,请他们吃顿饭的钱还是有的。”

张招娣对苏爱红倒是不讨厌,这人还算有分寸,于是也跟着说一句,“就是。吃顿早饭而已。也花不了几个钱。”

三个孩子欢呼着进了屋,苏爱红只能投降,跟在后头进了小吃铺。

走进店里,小琴和小亮开始教苏以沫怎么调酱。

里面有许多调味料,比如:醋、酱油、生抽、老抽、花生酱、牛肉酱、辣椒酱等等。

苏以沫拿了个小碗调自己喜欢的酱,然后找位置坐下。

因为人多,他们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

圆桌上面已经摆好了各式各样的小碟子,里面盛着切好的细丝。细丝旁边摆着摊得很薄的卷饼,有点类似于北京烤鸭的卷饼。很薄很小。

小亮教她怎么吃。

他先拿了一张卷饼,然后将喜欢的菜夹进去,卷起来,再用勺子将刚刚调好的料汁从一端灌进去,放进嘴里。

苏以沫见他吃得这么香,口水都流出来了。她也跟着学。

虽然是冬天,但是老板将细丝烫过,一点都不凉。

小亮见她只夹了海带丝、脆哨、黄豆芽,提醒她,“折耳根好吃,你尝尝。”

苏以沫倒是听过这个东西,但是她从来没吃过,于是夹了两根进去,学着小亮的动作折起来,灌进料汁,咬了一口,嚼了两下,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冲入鼻尖,她……

她简直不能忍,直接一口吐了出来,“这什么味儿啊,好难闻。像馊了的鱼,又腥又臭。”

其他人吃得正香,见她第一口就吐了,有些哭笑不得。

张招娣忍俊不禁,接过女儿手里吃了一半的吃食,“那是折耳根的味道,你不喜欢吃,给妈吧,你重新包一个。”

苏爱红瞪了眼小亮,都是这小子故意使坏。

小亮挠了挠头,茫然不解,“多好吃啊,你怎么不喜欢吃呢。”

苏爱国失笑,“折耳根不是谁都喜欢吃的。”

苏爱红跟着点头,“折耳根的味道确实怪,小沫不喜欢很正常。”

小亮撅嘴,“妈,你之前不是说小孩子不能挑食吗?”

苏爱红差点气死,这孩子怎么总爱拆她的台。是不是又想挨揍!

苏爱红忍着羞臊,瞪了他一眼,“吃你的吧。怎么哪都有你。”

小亮见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刚才的卷饼已经下去一半,心里一个咯噔,也顾不上贫嘴,忙加入战斗。

苏以沫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还别说,除了折耳根,其他菜都挺好吃,“这有点像春卷。这个脆哨我没吃过,又香又脆。”

张招娣笑着点头,“确实挺香。你要是喜欢,咱们回去的时候买一罐带上,让你吃个够。”

苏以沫摇头拒绝,“不用了。刚炸出来的时候最好吃。过几天就不脆了,口感差很多。”

等苏爱国结完账,两家继续往前逛。

苏以沫左看看,右看看,小亮和小琴一左一右为她讲解,小华年纪小,抢不过两人,委屈巴巴跟在后头。苏爱红牵着他的手,让他不要哭,“哭的话,下次就不带你来赶集。”

小华年纪虽小,也是能听懂威胁的,于是立刻将眼泪憋了回去。

接下来苏以沫又买了点吃食,比如油炸土豆片,几个孩子分着吃,倒也有滋有味。

张招娣是有备而来的,她在前面带路,拐进一条巷子,这边卖的全是农具。

张招娣自然不是买农具,她想看看这边的铁锅。

她明年打算扩大规模,少不了要买锅。但是鹏城那边的铁锅价格昂贵,而且全是流水线出来的产品,不够结实,她想从乡下买,结实耐用,价格还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