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页)

她苦命的孩子,这是做了什么孽,要托生到她的肚子里,成了她的孩子。

苏爱国自来没什么主意,他也不擅长处理这种家庭琐事,不由自主看向女儿,苏爱红顺着他的视线也看向侄女。

两双眼睛齐齐看向自己,苏以沫叹了口气,立刻给她出主意……

张招娣踏着夜色走进家属区,筒子楼依旧吵吵闹闹,新房这边却是静悄悄的,她打开房门,只见饭桌上摆放着一罐蜂蜜。

她有些诧异,蜂蜜不是见底了吗?这是哪来的?

她正纳闷时,卧室门打开,苏爱国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她盯着蜂蜜瞧,解释道,“姐从老家买的。”

张招娣立刻放下蜂蜜,盯着他不放,“姐姐真离婚了?”

苏爱国沉重地点了点头,不等张招娣追问,他就把姐夫出轨的前因后果说了,末了又将女儿为姐姐出的主意也说了。

张招娣看了眼女儿房间方向,好家伙,这孩子才八岁吧?为什么连这都懂?难不成真是成了精?

苏爱国看着媳妇,“她离了婚,肯定会被厂里其他人非议。你也知道她的性子,不等别人给她压力,她自己就会钻牛角尖。我的意思是让她从工厂辞职,然后到你的咸菜厂帮忙。可以吗?”

工作倒是没问题,她连郝思明都能收留,给大姑子安排工作也不是难事,但是张招娣更关心另一个问题,“她住哪啊?”

苏爱国词穷了,挠了挠头,刚刚还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郝思明一个大男人可以借住在村民家里。可苏爱红一个刚离婚的女人谁家愿意给她住啊。

苏以沫推门出来,“咱们家不是要在村里盖房子吗?不如先盖一间平房?让姑姑先住着。”

苏爱国眼睛一亮,“好主意!到时候咱们全家还可以去乡下玩玩呢。”

张招娣想了想,法子倒是可行,但是她一个人住安全可没保障,“村里也有不少单身汉。万一出问题,我可没法保证。”

苏爱国挠挠头,“要不然让郝思明也住过去。反正他们年纪相差那么大,肯定不会传出绯闻。”

张招娣了然,“行吧。既然你都不介意,我自然没什么意见。那在村里盖房就交给你吧?反正那也是你亲姐。”

苏爱国笑了,“我盖就我盖。”

苏以沫也巴巴跑过来帮爸爸出主意。她好歹卖过房,知道什么样的房子占地面积才最大。将来拆迁时,也能算到更多面积。

她草草画了张图,苏爱国一言难尽,“你画这图人家能看得懂吗?还是请专业人士来画吧?”

苏以沫左看看,右看看,“我画得挺好的呀。方方正正,很清楚啊。”

苏爱国好歹是学机械的,有一定空间能力,“你画的这图不实用。哪有人把房间盖得这么宽的。这得多大的梁才能行啊?这得分成两个房间,中间搭根梁,要不然非得塌了不可。”

苏以沫见爸爸说得头头是道,“那好吧。你来吧。但是记得要最大化地利用咱们家的宅基地,不能有任何浪费。”

苏爱国总算弄明白她的想法了,弹了她一下,“你是为将来拆迁做准备,是吧?”

苏以沫嘿嘿笑,到底是亲父女,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她点头如小鸡啄米,“是啊,就是为了拆迁。”

苏爱国笑了,“所以我才主张盖平房,到时候咱们也能往上加盖。”

苏以沫翘了个大拇指,“爸爸真英明。”

父女俩一顿商业吹捧把张招娣逗得不成,“行啦!知道你们关系好,也不用这样吧?”

苏以沫见妈妈吃醋,立刻凑过来,看她吃饭,“妈,你让姑姑做什么呀?”

张招娣想了想,“到咸菜厂帮着管理仓库吧?你姑姑好歹识字。”

苏以沫挠挠头,“我觉得姑姑有做菜天份。”

苏爱国看过来,若有所思。

张招娣将嘴里的饭嚼完,慢条斯理道,“她有天分又咋了?我又不是她妈,难道让我送她去烹饪学校啊?”

苏以沫摇头,“妈,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其实可以给厨师打下手。”

这主意挺好,但是她觉得张招娣不会答应,“你姑现在正缺钱呢,她怎么可能当兼职。”

没错,在厨师底下打下手其实是兼职干的活。他们先帮忙择菜,然后去送货,并不是全职。全职的是销售员。但是销售员需要口才,而苏爱红不善言辞,她根本不能胜任。

苏以沫突然发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天分并不意味你有追求它的能力。更多的人其实都要先填饱自己的肚子。

张招娣见女儿耷拉着脑袋,好像蔫了似的,到底不忍心,“如果你姑真的有天分,让她抽空学习。你不是会好几道菜吗?先教她。兴许她能学会。”

许是这句话让苏以沫眼前一亮,她猛地一拍巴掌,“妈!我觉得姑姑可以继续卖咱们家的爆炒花甲。”

张招娣觉得自己迟早会被女儿吓死,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刚才还说学习厨艺,这会又要卖花甲了。

苏以沫觉得姑姑有暂住证还跑乡下太浪费,还不如留在城里卖花甲。

花甲是累,但是挣钱啊。

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呢。还怕付不起房租吗?这样也不用担心姑姑住在乡下不安全了。

姑姑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她越想越觉得自己主意不错。

张招娣看向丈夫,“你咋说?”

苏爱国搁下笔,也坐过来,“好是好。但是咱们的房子还盖吗?”

张招娣觉得人不住就别盖了,苏以沫却斩钉截铁点头,“当然要盖。咱们是为了拆迁才盖的,又不是为了姑姑入住。”

张招娣一想也对,如果真拆迁,没房子,拿什么算面积,于是点头,“盖吧。”

她四下看了看,问丈夫,“你姐呢?”

苏爱国叹了口气,“她去电子厂辞职,顺便再结算工资,应该有三百多,到时候会买一张暂住证。到时候做生意也方便一些。”

张招娣点点头,也确实该买。

翌日,苏爱红就来了苏家,苏以沫把自己的打算跟她说了。

苏爱红哪里做过生意,有些胆怯,“能行吗?我没卖过东西。”

还有一点,她普通话说得不好,粤语也是听得磕磕绊绊。在电子厂里打工,有一半都是老乡,不用担心语言不通。做生意听不懂客人说的话,那可是大问题。

苏以沫却不觉得这是问题,她给姑姑出主意,写个广告牌,上面标好价格。她给姑姑打气,“没卖过,那就试试。咱们家门口就有商业街,到时候你就在那边先卖一天。离家近,只要别人跑,你也跟着跑。”

苏爱红本来还有些犹豫,直到苏以沫说她妈卖花甲一个月赚1800,她两只眼睛瞬间聚起了光,“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