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3页)

苏以沫恍然,说到底姑姑还是悬着一颗心。

她碰了碰小亮的胳膊,“那房东还没死心啊?”

小亮轻嗤一声,“这年头能有几个像我妈那么好欺负啊。谁会上赶着当冤大头。他可不就惦记着我妈嘛。”

一次涨一倍,周围的商户都知道房东做的缺德事,自然不肯租。

“别说涨了一倍没人租,我看他现在就算降到之前的价格都没人肯租。”小亮越想越解气,“贪得无厌。活该他倒霉。”

苏以沫点点头。如果是她,她也不敢赌。这种不讲信用的人嘴里没一句实话,看到他们生意好就眼红,不能不防。

张招娣和苏爱红谈完事情,看到女儿回来,招呼她一块回家。

走进小区,张招娣突然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再买一间商铺?”

这话没头没尾的,苏以沫只以为妈妈在关心自己,“得到年底了。大学城那个铺面太贵了。今年买不了三个铺面。”

张招娣摸摸下巴,“有点可惜了。”

苏以沫不明白,“可惜什么?”

“要是有钱,可以把你姑姑之前租的那家铺面拿下来。他的名声臭了,也没人敢租他的铺面。正是出手的好时机。”张招娣语不惊人死不休。

苏以沫一怔,可不是嘛。现在谁不知道那房东缺德,随意涨租金啊。他租不出去,肯定会把它卖掉。这么好的机会,可她没钱了。

苏以沫眉头紧锁,“妈?你不打算买吗?”

张招娣没有否认,“再等等吧。”

苏以沫猜到妈妈是想等房东心灰意冷,她再提出买铺面,兴许店主就同意了。不得不说,妈妈真的会抓时机。

一转眼过去十几日,张招娣早早回家吃饭。

在饭桌上,张招娣告诉苏以沫一个好消息,“小媛成绩出来了,她上了一本线。”

1998年的高考是7月7号-7月9号,今天刚好是出成绩的日子。

苏以沫也是大吃一惊,“那她超了多少分?”

“不多。只超了十来分。可能985和211有困难,但是普通一本学校还是没问题的。”张招娣也是真心为小媛高兴。

苏爱国有些诧异,“她成绩不是很差吗?”

当初还是小沫给她补习功课,听说小沫是从小学三年级给她补的,成绩不是一般的差。

张招娣翻了个白眼,“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自打小沫给她辅导,中考考上重点分数线。人家后来住校,进了尖子班,听说排名还不低,去年还考了99名。”

苏以沫颔首,“是啊。爸,我之前告诉你过你的。袁阿姨还特地奖励江爱媛一万块钱呢。”

她就没见过比袁阿姨更大方的人了。明明袁阿姨那会儿还没把公司弄上市,很缺钱的。可对江爱媛却如此大方。

苏爱国却好像从江爱媛身上找到了励志典范,“连她一个学渣都能考上一本。我成绩可比她好,一定也能申请国外的大学。”

苏以沫哭笑不得,还能这么比吗?江爱媛当初是学渣,人家是故意摆烂气母亲。爸爸可不是。

不过爸爸有信心总是好事,她跟着一块点头,“您肯定也可以的。”

苏爱国侧头看着女儿,“小媛都能考上一本,小亮成绩跟她一样差,说不定到普通高中也能考上一本呢。”

苏以沫摇头,“不是的。小媛五年级就开始补课了,她当时的底子并不差,尤其是她的英语说得比我还好。小亮是初二才开始补课。差了好几年,而且姑姑可没钱给他请一对一家教。再加上小亮心思活络,静不下心。他花的时间可比不上江爱媛,未必能考上一本。”

苏爱国失望叹气。行叭,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他姐可提供不了那么好的学习环境。

张招娣见他还不死心,“你呀,就别操心小亮了。对口单招挺好的,很适合他。你还是操心一下你自己吧。你都学一年英语了,不是说下半年就参考吗?到底什么时候参加啊?”

提起这事,苏爱国就一脸心虚,“随时都能考,但是我现在的单词储备量还不行。我再等等。”

张招娣见他又打退堂鼓,“你没模拟过吗?”

苏爱国自然是模拟过的,但是分数真的不理想,“我现在口语没问题,听力也还好,就是阅读理解和写作不行,我得再努力。”

他这方面倒是跟国内学生不一样。国内学生许多都是哑巴英语。苏爱国经常跟施工等人练习口语,在家苏以沫又跟他说英语,口语和听力都不错。阅读理解和写作需要大量词汇,他现在还不行。

张招娣没敢逼得太紧,生怕他产生厌学情绪。

苏以沫岔开话题,“袁阿姨有没有说小媛打算报哪所学校?”

张招娣叹了口气,“小媛想报首都那边的,你袁阿姨想让她在广东读书。离得近,她也能时不时照顾一下。”

苏爱国看了女儿一眼,“小媛年纪大了,哪还想留在父母身边啊。肯定想去外面看看。”

苏以沫知道爸爸也在试探她,于是故意逗他,“要不然我不考清华北大了,我就考咱们鹏城大学?”

苏爱国嘴里饭差点喷出来,他差点气吐血,瞪了女儿一眼,“瞎说八道!鹏城大学是双非,你那么好的成绩,你报考这个大学?你开什么玩笑!”

他迟早会被这孩子吓出心脏病。

苏以沫见他又气又急,哈哈大笑,见爸爸脸色不对,她又故作委屈可怜巴巴控诉他,“我这不是舍不得你们吗?您怎么能不领情呢。”她捧着心脏,“您太伤我的心啦。您嫌弃我了。您不爱我了。”

苏爱国翻了个白眼,“你舍不得我?那你还让我出国留学?你就欺负你爸是老实人。”

全家只有他一个老实人,媳妇说话那是一言不合就开揍。女儿说话是时不时就气他一下。

苏以沫冲妈妈挤眼睛,“看到没?爸爸这是考不上大学,所以才说舍不得我们。妈,你可千万别被他的甜言蜜语哄住。”

苏爱国:“……”

得,他说不过她。

苏以沫调皮够了,才问张招娣,“江爱媛脾气挺倔,她可能不会妥协?”

现在广东高考采用的是全国卷,录取名额看考试成绩。后续自主命题后,首都大学分配给广东考生的名额才开始减少。

张招娣只听到袁凤跟她报喜讯,说是小媛想报考首都那边的大学,跟她的意愿相悖,至于怎么选择,她不太清楚,不过她很快断言,“父母是犟不过孩子的。再说了,小媛都18了,就该放孩子出去闯荡。哪能一直拘在身边呢。她呀……就怕小媛被男人骗。”

这是许多父母都会担心的,尤其是袁阿姨这种吃过爱情的苦,就更害怕自己女儿再经历一次她的苦,想着将女儿留在身边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