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2/2页)

苏以沫颔首,“您说。”

许主任抿了抿唇,有些难以启齿,但是他最终还是开了口,“你知道我儿子的地址吗?我有事找他。”

苏以沫看着他关切的眼神,想到之前听到他打电话,他老婆好像生的是女儿,他该不会又想认儿子了吧?

用着的时候,想要儿子。用不着的时候,又把儿子抛弃,怎么会有这种父亲。许聪也是倒了八辈子霉,摊上这么一对不负责的父母。她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们很久没联系了。他之前不是回来了吗?他又走了吗?”

看着她无辜的眼神,许主任词穷了,涨红着脸,摇了摇头,“没……没事啦。我就是问问。”

说完,火急火燎离开了。

苏以沫切了一声,转身就要离开。

她刚走几步,有人从后头拍了下她肩膀,她以为许主任去而复返,有些不耐烦,“又怎么了?我都说了我不知道。”

扭头一瞧,居然是邓舒月。

邓舒月被骂有点懵,反应过来之后,笑了,“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苏以沫颔首,“是啊,刚刚许主任向我打听许聪的下落。你说好不好笑,他当爸爸的不知道儿子的下落,却问我一个小学同学。”

邓舒月用牙签夹了一块臭豆腐塞进嘴里,惬意地眯了眯眼,“真好吃。”

苏以沫见她这么喜欢,将剩下的都递给她,“你吃吧。”

邓舒月也不客气,接过碗,很快将一碗吃干净。扔掉垃圾,她才告诉苏以沫一件事,“我听说许主任家要拆迁了。”

苏以沫切了一声,“又是谣言吧?”她抬了抬下巴,“如果是真的,他为什么还要在这边摆摊。”

邓舒月摇头,“这次不是谣言。我听我妈说拆迁办已经去量尺寸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拆迁。他们家真的要发了。他向你打听许聪的下落,估计是想把儿子的户口迁过来,多分点钱。”

简直毁三观!苏以沫刚开始还以为他是想要儿子,没想到居然是为了钱,“怎么会有这种人。”

邓舒月耸了耸肩,“我听家属区那边已经议论开了。有好些个家里是农村户口的,当初费尽心思把户口转回来,这会老家要拆迁,又把房子转回去。”见她听得津津有味,她也是无语,“你们家搬到这边,消息就不灵通了,这消息都是一个月前的。”

苏以沫还没解释,邓舒月才反应过来,“我忘了,你爸出国留学了。你瞧我这脑子。”

苏以沫确实没怎么听到八卦。

邓舒月又自顾自说道,“那些人把户口转回去,集资房就轮不到他们了。听说没有办户口的都要把房子让出来。你们家真的走运了。当时已经办好了户口。”

苏以沫摸摸下巴,好像是这样。

说了一会儿八卦,邓舒月又唉声叹气起来,“我们上毕业班,真的好辛苦啊。就放一天假,我居然要做八张试卷。每个月都要考试。太变态了。”

苏以沫同情地拍了拍她肩膀,“好好考吧。考完,你就能上好一点的高中。你就解脱了。”

邓舒月还要回家写作业,没有跟苏以沫多聊,“我先走啦。”

两人在小区门口分开,苏以沫径直回了家。

张招娣还没回来,苏以沫径直走到厨房,“张姨,家里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张姨笑道,“你妈说让你好好补身子,我特地从乡下买了一只乌鸡,炖了红枣枸杞乌鸡汤,特别鲜美。你不是马上来月经了吗?喝这个汤滋补养身正好。”

苏以沫光听着就流口水了,“那我待会儿要多喝两碗。”

张姨笑眯眯应了,见苏以沫转身要走,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今天有你一件包裹,我放到你的书房了,你别忘了拆。”

苏以沫怔住,扭头看向张姨,不确定地问,“我的包裹?”

她认识的人就在鹏城,不需要寄包裹吧?难不成是江爱媛?怎么没听她提过。

张姨颔首,“是,你的包裹,好像是从江苏寄来的,挺沉的。”

苏以沫愣了一下,江苏?她认识的人好像只有许聪在江苏。该不会是他寄来的吧?

她到了书房,包裹放在地上,很大的一个包裹,苏以沫想将它搬到书桌上,却发现沉得很,她根本搬不动。

她只好找来剪刀,将包裹拆开,露出里面的书籍。

高一、高二、高三各科辅导书籍,项到还有启东中学内部讲义。

苏以沫:“……”

好家伙,许聪从哪弄来这么多辅导书和内部讲义。这内部资料不是不让传吗?他才初三,怎么弄来的?

她蹙眉,不对啊,许聪之前不是去南京吗?怎么又跑去南通了。难不成他搬家了?

苏以沫将书重新整理一翻,然后将书搬到书架上依次摆好。搬到第二排时,一个信封不小从掉到她脚边。

落款正是她的名字,应该是许聪写给她的。

苏以沫也顾不上搬书,将书随手放在地上,坐到椅子上兴致勃勃读起来。

刚开始是打招呼问好,之后写他搬到南通,之所以会搬到这儿,也是因为听她说南通教育不错,他想考大学,所以就搬家了。

这话听着合理,但缘由肯定不是他表面说得那么简单。兴许是亲妈跟人私奔,他在那个地方待不下去,所以他们才不得不搬家。

养父对他很好,在南通也找到了一份工作,会继续供他读书。

之所以寄书给她,是因为他听说今年的高考非常难,他担心她考不好,所以提前寄了预习资料,希望能帮到她。

许聪这话是不假的。今年,也就是1999年的高考数学被评为“地狱难度”,不少考生是哭着离开考场,情绪激动的学生直言出卷人太变态,甚至不少考生表示能看懂题目就是学霸。全国平均分只有60分。要知道150分的卷子,90分才是及格,这届考生数学绝大多数都不及格。

也因此,一本录取分数线比去年降了十八分。

苏以沫看了眼书架,难为他还能想到她。

这信封下面还有他的地址,估计是想她有空写信给他。

苏以沫思考再三,给许聪回了一封信,把他爸爸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包括老家即将拆迁的事。

至于许聪会不会回来,那就不由她决定了。

写完信,苏以沫把地上的书收拾完,兴致来了,她摸一套数学试卷试着做一做。

这一做,她额头直冒冷汗,好家伙,这题怎么这么难?一道大题她居然解了半个小时才答完。到了考场,哪有那么多时间供她挥霍。她还是得再提高一下自己的成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