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远远风(1)(第2/2页)

唯一具有迷惑性的大概就是她的身量及面孔,纤瘦但不单薄的身型,一副年轻姣好的容颜。不关己事不张口的时候,其实很有缥缈感,十足的少年气。秦先生必须承认,这样的表面,对于任何男人都具有新鲜的诱惑性。

今晚会面,汪小姐第三次看窗外。秦先生也就意兴阑珊了,表示天色不早那就不打扰汪小姐了。

男人无可挑剔的礼数与涵养,督促着汪盐礼尚往来。

她送秦先生出咖啡店,冷风里有什么白色的絮状物往感官上落,下雪了,今年的初雪。

落雪很轻,不时掉进脖颈里,却叫人不禁畏缩起来。

秦先生的车在对面商务楼里,他想叫汪小姐留步的,话到嘴边又改口了,“你怎么回去,我送你一程?”

汪盐指指店里,佯托店里年前盘点事宜还没做完,她自己打车回去。

“好。”秦先生说着要往对面去,初雪疏薄,他临走前,想起什么,“汪盐。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吗?”

当事人指指风里的飘雪,说她除夕那晚生的,夜里下起了大雪,爸爸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家里的狸花猫凑巧也产崽了。

汪父是个教书匠,偶得的女儿,偶得的喜悦,大雪纷飞,想起陆游的那首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雪当作盐,盐也是雪。

秦先生曲指刮刮眉上沾着的雪,会心一笑,表示果然很有意义的名字。

“我先走了,天冷,汪小姐进去吧。”

南北走向的大道,西面处的秦先生阔步穿行马路到对面去,东面泊车带上,有辆S级的轿车,头朝北低调地泊停着。

通身的黑色,沿街一溜的停车,唯独它,涉边规矩地跳着双闪。

汪盐回店里拿包,下雪的缘故,小田借了把伞给汪副理,汪盐摇头,说不用了。

她再从店门出来,略顿了顿脚步,瞥一眼那辆车,终究朝它走过去了。

不等她走到车边,后座靠西这边的车窗落下来,孙津明喊她,“盐盐,施惠等你好久了。”

汪盐穿行过人行道,走到街边牙子上,正好贴着车子东面门。里头的人没有降下车窗,而是径直松了门锁,一面开门,一面穿着系带皮鞋的脚将车门格到最大化。

车内徐徐的暖意弥散开来,孙施惠把手里翻着的一份合同随手丢到孙津明怀里,“去问问老何,给他的助手开多少钱一个月。合同钉得狗啃过一样就算了,页面还倒了个,怎么,他是年纪大了,开始做菩萨了,还是知道我颈椎不好,要这么好心给我治治?”

孙津明就这样赶一般地被自己的侄儿赶下车。

重新折回楼上办公室前,当着汪盐的面,诋毁车里的人,“臭病又犯了。”

汪盐附和地笑,再微微俯身想和车里人说话的时候,他挪挪位置,朝里坐了坐,示意汪盐上车,“冷死了。”

车外的人没和他客气,才侧身坐进车里,就闻见咖啡香。

孙施惠手里的。

他这一趟去B城半年多,中间短暂回程也只停靠一两天,他爷爷的生意和他自己的工作室全交给经理人,线上沟通,拍板签字等必要的场合才亲自出面。

这是孙家对外交代老爷子重病以来,汪盐头回看到孙施惠。半年没见,他瘦了一圈。

“津明哥说你回来了。孙爷爷身体最近怎么样?”

身边的人一身素黑的商务装,汪盐上车才阖上门,他就交代司机开车。随即,应声过来,目光坦荡,盯着她,不多时,头歪到靠枕上去,口吻讨人嫌得很,“你……是不是胖了?”

还不止,“怎么样?”他反问她,“我是说,和你的三十五岁相亲对象。”

作者有话说:

故事名出自: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一个很悬浮,争取落地的故事。

通篇没什么大事,就是围绕汪孙两头的琐碎日常,可能会掺点猫毛狗血。

其实非必要,但这篇额外排个雷(前几章信息铺陈有点多、可能交代不及时)还是讲一下来婉拒一些不喜欢的读者朋友们:双非C,请知。

祝大家一切顺利,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