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激化(第2/4页)

徐青青安静饮着茶,听她们分析,暂时没发表任何意见。

谢氏也觉得这事儿进死胡同了,怕是最后查不出什么结果,只能当成监守自盗把那小管事处置了。但这件事确实不像是小管事所为,为此连累一个无辜者受死,只怕会有损于功德,日后会遭报应。

高氏见谢氏踌躇不愿处置那小管事,心里就不爽起来。她这是什么意思?

徐妙书身边的都是蔡老夫人和谢氏一起挑的人,个个都是徐家的家生子,牢靠得很,最不容易被人怀疑。而她这个嫁进门的媳妇儿,身边得用的人都是她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鬟和婆子,自然比不得府里生出来得信任。谢夫人现在不想认定那小管事有问题,岂不就是在怀疑她身边的人不干净?

这婆婆不是自己丈夫的亲娘,可真是个麻烦事儿。谢氏怕是早想排挤他们长房,好给她小儿子让地方,得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爵位。

高氏狠揪着手里的帕子,虽低眉顺眼地垂头,但心里的不忿早已经冲上天去了。

突然间,高氏感觉有一道冰凉的目光射向自己,她起先以为是谢氏,立刻偷瞄过去,见不是,就扫向徐青青,但好像也不像是她。高氏正奇怪着,便无意间对上了燕王的眼睛,吓得浑身一僵,整个身体像是被人从透顶灌上了冰凉的水银,凉意和疼痛顺着血液流淌蔓延至全身,令她完全沉浸在了无力挣扎的恐惧感中。

高氏畏畏缩缩地把头垂得更深,心不停抖着,后背冒着一层又一层冷汗,也不知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现状就是如此,她总觉得燕王一直在盯着她看。她脑海里不断地叠加浮现着燕王那双如鹰隼锁定猎物般瘆冷的眼睛。

高氏突然身体打晃儿,丫鬟春喜见状忙呼一声‘大奶奶’,扶住了高氏。

蔡老夫人和谢氏闻言,不约而同地看向高氏。

如今大家都在琢磨谁是小偷,她这一摇晃,好像心虚似得。而谢氏和老夫人看过来的眼神,让高氏越加觉得她们好像在怀疑自己。高氏憋气地抿着唇,越想越委屈气愤。

春喜马上跪下,跟谢氏和蔡老夫人坦白道:“奴婢那日看见秋月特意靠近过,那装着簪子和珍珠的盒子。”

此一言当即令在场人看向秋月。

秋月立刻反驳春喜,骂她瞎说话冤枉人。

“我没冤枉你,我亲眼所见,还看见你跟妙书姑娘嘀咕了一句之后,才鬼鬼祟祟地往那边靠近。那天除了你,我们都没靠近过那装首饰的匣子。”

秋月惊得跪地直摇头,发毒誓表示自己真没偷东西,是春喜在血口喷人。

徐妙书忙为秋月求情道,“我们当时是嘀咕了一句,却是说那翡翠屏风好看。照你这意思,我竟为了一串珍珠和两个玉簪,特意打发秋月去偷?我便不是爹娘亲生的,可也从不曾府里被苛责过,祖母何曾短缺过我的首饰?”

蔡老夫人蹙眉点了下头,却不是她非要偏帮徐妙书,这孩子的确没必要多此一举去偷东西败坏自己的名声。比那好的东西她都给过她,何至于这般眼皮子浅?

高氏立刻质问春喜,让她想清楚再说,“确系你亲眼所见?你可不要乱说!”

“奴婢亲眼所见,奴婢当时还觉得奇怪来着,所以记得特别清楚,但没有深思。如今丢了东西,害得奴婢们还有大奶奶竟被怀疑,奴婢咽不下这口气,当然要说出来。”春喜涨红着脸,义愤填膺道。

高氏听了这话扬眉吐气了,底气十足地冲蔡老夫人和谢氏行礼,请她们一定要公正明断。

秋月依旧摇头,哭着喊冤不认。

徐妙书也不知道秋月到底做没做过这种事,着急之余,又臊得没脸,眼泪就禁不住流下来了。

高氏建议蔡老夫人不如派人搜一下她和徐妙书的房子。既然丫鬟们的屋子都搜过了,倒不如干脆把主人的也搜了。

“胡闹,这怎么行。”蔡老夫人骂道。

“有什么不合适,与其这样被人胡乱猜疑,倒不如查个清清楚楚,省得有人被冤枉受连累!”高氏说罢就红了眼,觉得自己被人怀疑,甚至还被燕王那般狠戾地瞪一眼,着实委屈了。

这时候徐辉祖听说消息赶了过来,见到媳妇儿这般被人欺负受了委屈,马上力挺高氏的提议。

徐达被闹得头大,干脆就打发人去搜了二人的房子。结果竟真的在徐妙书屋内的空花瓶里,找到了丢失的那一串珍珠和两根玉簪。

徐妙书见到东西的那一刻,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刻跪地哭得更凶,解释自己真的不知情,不知道这东西竟然在自己的屋里。

“婢子没偷东西,更没将东西藏在姑娘的房里,婢子冤枉!”秋月气急了,扯着嗓子争辩。

“说得好听,若不是你所谓,东西却在你家姑娘的房里找到,那莫非是你家姑娘自己偷了东西?”徐辉祖如今连妙书妹妹都不称呼了,直接叫‘你家姑娘’,可见他的本质态度就是怀疑徐妙书主仆都有问题。

徐妙书震惊地望向徐辉祖,想不到自己一直尊敬的大哥竟然这样冤枉自己。

秋月见没人信她,猛地起身就撞了柱子,欲以死明志。得幸有人手快拉了她一把,缓冲了力道,虽头撞破了,人晕了过去,但未伤到性命。

徐青青给秋月把脉之后,便叫人先将秋月搀扶下去静养。

秋月是蔡老夫人给徐妙书的丫鬟,自六岁起就在蔡老夫人院里学着伺候人了,性子秉直刚烈。

蔡老夫人和谢氏都觉得事情蹊跷,徐妙书和秋月极可能被栽赃了。可若这样以为的话,栽赃之人似乎只可能是高氏。但她们也不想怀疑是高氏做了这桩事,因为同样也不合常理。高氏这人虽精于算计,但毕竟也是大家闺秀,没道理容不下徐妙书,非耍这种小手段对付人,如今徐妙书哭,高氏哭,徐辉祖还嚷着恳求长辈们给他妻子说句公道话。

徐达揉了揉太阳穴,暂且把闹腾人的都打发了。

别瞧只是丢三样东西的事,但这里头涉及的问题都很敏感,必须公正公平,若处理不好了,会寒了孩子们的心,这个家以后便难消停了。特别是大儿子夫妻那里,因为生母不在的缘故,总是多心想一些有的没的。

徐达忧心忡忡,转头见徐青青和燕王都冷眼看着热闹,至今一直没吭声。燕王惯是如此,徐达不奇怪,但大女儿这般沉默,说不定是看出来什么事了。

蔡老夫人也跟徐达的想法一样,想尽快把这事儿给处置了。俩人都询问地看向徐青青,期待着她能破了这局面,帮忙做主。

徐青青确有一个想法,但不太确定,便问朱棣的看法。

“一叶障目。”朱棣低眸把玩着腰间的玉佩,显然刚才那一出闹剧让他觉得无聊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