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3页)

他们本还想要给明璃一大笔美元作为感谢费,但她婉拒了,只说让他们用在更急缺的地方。

不要钱的东西才最昂贵。

她看重的可不是几万美金的小钱,而是整个光明的人情。

这不,她在光明的领导圈子可谓是大大地扬了名,得到了许多的信任和感激,也顺利地结识了民兵队的队长——葛队长。

张副厂长虽然打算瞒下明璃在谈判中的帮助,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深城的不少大厂领导、政-府领导都知晓了一些端倪,一个个地将视线投向了明璃。

现在,像明璃这样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可是稀缺。

更何况,明璃女士还不仅仅只是翻译,还能提出极为有效的建议,是每个领导都争着抢着想要的人才。

谁不想要外汇?

想要外汇就避不开和其他国家负责人的谈判,大部分工厂在这一步都会吃不小的亏。

外国的资本家,心肝脾肺肾都是黑的,一个人长了一百零八个心眼,简直是太难对付了。

面对各种明里暗里的邀请试探,明璃一视同仁,全部推了。

几个重量级的人物是她亲自出面婉拒的,其余的都交给了私人秘书凯特处理,压根没机会递到她的面前来。

于是,光明相关的领导们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大都是询问究竟怎么说动明璃女士的,求他们支支招。

张副厂长他们嘴巴上说“不清楚、不明白”,心里其实乐得开花,对明璃的感激也更深了。

独一份的帮助,可不显得格外珍贵,人情的份量也更重?

办公室,张副厂长和深城的王副市长正在打电话,说的就是明璃的事儿。

“老张,你面子不小,竟然还真的请动了明女士。”王副市长幽默地打趣。

张副厂长笑道:“也是明女士愿意给我这个面子,我自个儿现在都觉得不敢相信。”

“不少老同志都过来问我支招,可我也不知道啊,明女士为人大气,什么都没要,最后的那个六万美元的红包都没收。”

那可是六万美元,张副厂长都忍不住为之心动。

毕竟几千万美元再多,那也是属于整个坦克军工厂的。

那些个定金,买了几条生产线外加一些生产资料,还有各种福利待遇一发,剩下的就不是特别多了。

但六万美元可是给明璃女士个人的,价值几十万人民币呢!

“明璃女士是什么人,怎么会在意区区几万美元?以她的性格,应该是说直接换成福利发给工人们?”

王副市长笑着摇头。

张副厂长竖着大拇指夸赞:“老王,你猜得可真准,明璃女士就是这么说的,一字不差。”

“听你口气,你应该很了解明女士?”

到现在为止,张副厂长还只知道明女士是厉害的漂亮国海归,却不知道她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

王副市长也没特意瞒他,只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光明不是刚签了一笔大订单吗?那笔大订单的价格总和,应该不到明女士集团一年的总利润。”

张副厂长:“???”

张副厂长:“!!!”

张副厂长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过去了。

他大口喘着粗气,双眼因为不可置信而瞪大,瞠目结舌到说不出话来。

这……这怎么可能?明女士她竟然……

我的天!一年的总利润都已经可怕到这个程度了,那明女士的总身家……

震撼了许久,张副厂长才恍然回神,苦笑道:“我之前还想着要怎么报答明女士的人情,现在看来,不光是我,整个光明怕都是帮不了明女士什么。”

“倒也不必妄自菲薄,强龙难压地头蛇,明女士在深城的发展,你们光明还是可以多多照应的。”

王副市长笑着提醒。

“那是自然,这还用你说?”张副厂长下意识反驳,又自个儿笑起来。

他自认为眼界不小,但和明女士比较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自惭形秽。

不愧是在大领导那儿挂了名的爱国商人,果真是名副其实。

“对了,听说明女士打算筹办一个小型的投资大会,面向对象是私人民营企业?”张副厂长好奇地问。

王副市长没绕弯子,点头回答说:“是的,她还邀请了不少的港商外商,说是深城的商场需要百花齐放。”

“唉,她真是想得周到,为深城未来的商业谋划长远。现在,政府里还在讨论这场投资大会,不少人都在关注这事儿。”

“引入外商投资,咱们的同志们也都是第一次干,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步子不敢迈得太大,小心翼翼地试探。”

“这次明女士的行为也给咱们做了一个示范,而且都是些小民营企业,牵涉不会特别大,也让我们看看具体的效果如何。”

如果实验顺利,深城政府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举办大型的投资大会,帮助那些大商人和国营大厂牵线。

所以,明璃申请筹办的这场小型会议可谓是一路绿灯,不少领导都或多或少地帮了一把。

……

明璃这边,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还在进一步核实,场地也还在布置当中。

但这些都是手下的员工需要完成的任务,她本人反而闲了下来,悠闲地在天台吹风,享用精致的美食。

坐在她旁边的是柳念和柳新,对面是宋余。

柳念的设计灵感来了,正沉浸在服装图稿的绘制中不可自拔。

柳新在看琉璃房地产的相关支出,宋余则在进一步审查会议名单。

忽的,触及那个熟悉的名字时,宋余的手一顿,神色刹那间变得难以形容。

“怎么了?”明璃抬头看向了宋余。

宋余抿了抿唇,声音有些干涩:“看到了一个熟人。”

“熟人?什么熟人?快分享一下,是朋友还是仇人?”柳新探究地问,脸上写满了八卦。

他最喜欢凑热闹了。

而且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还是非常欣赏宋余的才能的,算是把他看成了小半个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肯定得要护犊子。

宋余闭了闭眼睛,胸腔闷闷的:“是我的大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