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3章 平行宇宙(第2/2页)

李耀现在知道,“薛定谔的猫”并不是洪潮搞的鬼,而是在亿万年前的“本源地球”上,真实出现过的思想实验,由当时奥地利的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

这个思想实验是这样:假设在一个理想状态的盒子里有一只活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按照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

在量子世界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

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

这项著名的思想实验,旨在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这使微观不确定变成了宏观不确定,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薛定谔的猫本身是一个假设的概念,甚至连薛定谔本人抛出这项实验时都带着几分讥讽的味道,可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光子、原子、分子中都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甚至发现薛定谔猫态也就是量子叠加态,本身就在生命中普遍存在着。

这使得人类原本稳固的,唯一的,坚定的世界,受到了极大动摇。

甚至由此衍生出了“平行宇宙”这个概念。

道理很简单——因为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是“测不准”的,处在非生非死,非左非右,非想非非想的量子叠加状态,而宏观上的所有物质包括整个宇宙,都是由无数微观粒子组成,那么,理论上,宏观宇宙也应该是“测不准”的,处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叠加状态,倘若我们感知不到这种“叠加”和“测不准”,只能是因为,存在无数个大致相似却拥有微妙不同的平行宇宙,我们仅仅生活在其中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