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3页)

“王妃莫要伤心了,逝者已逝,咱们活人还是要好好的生活,你还有孩子呢!”贾母安慰道。

北静王妃眼睛红红的,“多谢老太君。”

贾母叹了口气,前年瑚儿回来,宴请老亲,北静王还亲自登门了的,这才多久,两年时间,北静王就去了。

北静王妃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倒不是那么的伤心,只是,她有些忧心北静王府的未来,水溶到底还太年轻了,喜欢意气用事,而且行事狂悖,以前王爷在,尚且有王爷能压制住,现在王爷不在了,已经没有人能压制住水溶了,北静王妃就有些头痛。

水溶一边烧纸钱,一边回忆父王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与他说的话,他说北静王府的富贵已经到顶了,莫要再想重整北静王府往日的荣光,自从先祖将兵权交出在京城荣养,北静王府就不会再有往日的荣光了,让他谨言慎行,谨小慎微,好好守着北静王府铁帽子王的荣耀,别执迷不悟,要懂大局,知道当断则断。

要与贾家交好,贾家有贾瑚在,如若皇上要压着你继承王府的奏折,可请荣国府的贾瑚帮忙。

水溶也看着远处烧香祭拜的贾瑚,然后垂下眼睛。

果然,皇帝压下了水溶继承北静王的折子,理由就是水溶年纪小,而且还没过孝期,留而不批。

贾瑚知道后也没做什么,他现在转到户部,工作比在礼部还要忙。

三年一度的科举,还差两年,礼部就比较空闲一些,转到户部后,没有一天是不忙的。

贾瑚忙得脚不点地,皇帝居然把他叫来下棋,贾瑚当时就想撂挑子了。

“陛下,微臣在户部很忙!”贾瑚无奈道。

“朕知道,所以,你只用陪朕对弈一局朕就放你回去。”贾瑚在户部忙碌,皇帝心情倒是十分的不错,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把贾瑚放在户部,他觉得是很明智的选择,荣国府是老牌勋贵,与京城中的勋贵们有旧,现在贾瑚在户部,这些勋贵就不好意思来借银了。

只需要贾瑚一句,“你们家现在过得这么艰难了,需要借银度日了吗?”那些勋贵自然会捡起身为勋贵的脸面,那些勋贵为什么借银,就是为了维持住自家的脸面,告诉不知内情的人,他们家一如往昔,现在贾瑚在,那些为了面子的勋贵们就不来再来借银子了。

只要勋贵不来借银子花销,国库的银子一下就少了许多开支,这让户部侍郎郑大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直接将借银的差事全权交给了贾瑚。

皇帝也没想到居然有奇效,对比往常的借银,贾瑚担任户部侍郎候,借银少了太多了。

“在户部呆的可还习惯?”皇帝问道。

“托陛下的福,以往微臣下衙回府还能去演武场锻炼一下身体,如今回府,是与妻儿沟通一下感情都难了!”贾瑚面无表情,他怎么也没想到,户部侍郎的这个位置居然会落到他头上,即使户部比礼部高一些,同样是正三品的侍郎,他这只能算是平调,俸禄不见增加,差事倒是不停的往上涨。

皇帝也知道此事儿是他做的不地道,把贾瑚抬出来平复各方势力,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几个他培养的大臣都被人参奏,如若再强行将他们挪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去,不足以服众,如若选择能力平庸之辈担当户部侍郎,那后果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他也只能贾瑚挪过去,礼部还没到三年一度的科举,姑且不算太忙,少一个侍郎无伤大雅,户部管理天下钱粮、税收、户籍,不能一直将侍郎的位置空着。

“郑大人让微臣带句话,国库没银子了。”贾瑚道。

国库没银子皇帝自然知道,各地的天灾,国库是真的没银子了,现在北方蠢蠢欲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一旦打起来,国库的那点银子可真耗不起,“朕也知道,只是百姓的赋税已经很重了,朕如何能狠心再加百姓的赋税呢?”皇帝叹了口气,身为皇帝,有时候也很无奈。

贾瑚没说话,专注的看着棋盘。

“你小子,可有挣钱的办法?以解燃眉之急?”皇帝问道。

贾瑚瞥了皇帝一眼,然后继续看着棋盘,下着棋。

皇帝笑了,他了解贾瑚必定是有,“朕都如此礼贤下士了,别卖关子了。”

“解燃眉之急的办法自然是有,只是,得看陛下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