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二重楼

缪妙“黑猫警长”的小号收到好几条私信,“我老公纸片人”在群里疯狂“at”她问进展,她电话还在这时候响了。

缪妙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用手指轻叩桌案,一秒一下。五下之后,她镇压住了脑子里七上八下的缪小蛙和胸片,心又冻成了坚硬的石头,这才拿起手机。

先接电话,电话是同事打来的,一上来就告诉她一个坏消息。

“缪队,大学路那边派出所的刚打电话过来,说他们把邰婧——那什么‘米’送急诊了。”

缪妙:“不是说没事吗?”

“以为没事,一开始挺正常的,还问他们要不要喝水,没过一会儿就不行了,他们这才知道她吃了安眠药。这丫头还真是要自杀,可太悬了我跟你说,幸亏咱们人去得及时……缪队你真行啊,请假在家摸鱼看小说还捎带手救条命,那俩派出所的哥们儿说谢谢你呢——哎我都没来得及问呢,你什么情况啊,多少年没见你请过病假了,到底怎么……”

同事后半截说了什么缪妙没听进去,她心里升起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不,不对。

缪妙打断对方:“找到这个邰婧的时候,她什么态度?”

“啊?什么态度……态度挺好的啊。那边兄弟说大学生就是大学生,寻死觅活都显得比别人有素质。呃……就是跟她说话有点费劲,只回答了自己姓名网名,哦,还有承认了你说的那篇小说是她写的,然后就问不出什么了,过一会儿药劲上来也没法问了。”

没法问了……

缪妙:“具体吃了什么药,哪来的?”

“安定,应该是自己攒的,她同学说她好像一直有失眠的毛病,经常去医院开安眠药。”

缪妙心里的违和感越来越重,脱口说:“能查一下邰婧的手机和电脑吗?”

“啊……”电话那边的同事愣了一下,委婉地说,“什么理由啊?”

缪妙说完,自己也反应过来了——没有理由。

跟当年上街砍人的“喇叭男”不同,这个“大米”除了在网上写了一篇不太和谐的网络小说之外,就是灌了自己一把安眠药,她不是犯罪嫌疑人。

T市这几年管得很严,说怀疑谁要自杀,民警根据ip去寻人没问题,但要查人家私人电子设备,就得有理由走流程了。

按说找到作者,救回来,后面的常规操作就是找人给寻死的做心理疏导。然后顺着清水站的ip,把那几个刷花的“食物”找出来,线上封号,线下联系,看看有什么困难、做做思想工作、未成年的约谈一下监护人,再让辖区民警和社区多留神……这事就算解决了。

可是这里头总有点什么理不顺,逻辑不够通畅——米糊糊为什么要吃安眠药?

普通人可能会被电视剧误导,但一个长期去医院开安眠药的人,不知道用这玩意自杀不靠谱吗?

长期吃苯二氮卓类药的人本来就容易产生抗药性,可以说只要别让药片噎死,吃安眠药最后的结果基本就是去医院洗胃,白受一趟洋罪,搞不好还得留下点后遗症。

蝴蝶妹妹那边被警方询问,正常情况下,肯定会联系这个私自发文的米糊糊——蝴蝶妹妹不联系,被蒙在鼓里的经纪人也一定会联系——所以民警找上门来的时候,米糊糊一点也不意外。

安眠药起效时间很短,不超过半小时,米糊糊话说到一半才开始有反应,很可能是她知道有警察要去找她之后才吃的。

为什么?

怕民警白跑一趟,所以自杀给他们看,让他们找点事干?

缪妙让同事先去筛查评论区ID,重点是刷花的和一个叫“蜡笔”的ID,然后叫了辆出租车,直奔缪小蛙学校,路上开始翻看网友消息。

群里又吵起来了,那“纸片人”不知道干吗的,好像也是个清水站作者,实在有点搅屎棍的本领在身上,跟谁都能呛起来。

“看热闹嫌事大”退群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她又因为“旺柴娘”在群里说的那句“报警,找媒体、找大V扩散”,单方面地发起了论战:大意是骂旺柴娘站着说话不腰疼。

“纸片”打字比别人看字还快,刷屏刷得人脑仁疼,其他人在试图转移话题或者拉架,旺柴娘没吭声——旺柴娘正在给她发私信。

【旺柴娘】:你好,能看一下证件吗?我以前是个记者,采访过那个小学女生自杀事件。我可以把我以前的证件、署名文章都拍给你看,有一点事情想跟你说。

[照片][照片]

缪妙给“旺柴娘”发了警号,对面确认以后,对她说了《当鬼》一文里用了“张婷”真名的事。

【旺柴娘】:你们后来讨论说那篇日记里所有日期、星期和对应的天气信息都是真实的,我就去查了当年走访过的学校,发现张婷事件的日期是对得上的。也就是说,这里面不存在巧合、也不是误会,作者就是知道张婷跳楼的来龙去脉。

【旺柴娘】:但我在网上搜了一大圈,一来这事真的过去很久了,二来我们当年报道保护了未成年人隐私,我确定网上搜不到张婷本人的信息。米糊糊当时也不在T市,我想不通她是怎么知道的。

【旺柴娘】:另外蝴蝶妹妹的黑粉扒过“大米”的个人信息,我刚才找人问过了,把她各种社交媒体都翻了一遍。这女孩大四,已经二十二岁了,在外省外市长大,发过零星几条关于父母的信息,生父关系疏远,不怎么管她,生母应该过世好多年了,有继父也只能是冥婚了,这女孩是跟着五保户奶奶长大的。不管这个大米是谁,她肯定不是“唐果”。

【旺柴娘】:另外……我提供个个人看法,我觉得这篇文写得很散,非要说的话,只能用“作者想呈现她的一生”来解释。可是最后一章时间错乱,日期和星期对不上,一下又把真实感打散了,你觉得吗?有没有可能不是一个人写的?但我又想不出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张婷”居然是真名……

缪妙皱起眉——这个她都不知道。

旺柴娘不清楚“食物群”的详情,但缪妙第一时间联想到了那个造成“食物群”变味的小学女生,会不会就是张婷?

那米糊糊会知道“张婷”事件就有两种可能性:

要么张婷跳楼的时候,米糊糊就已经在食物群里了,是赛博目击者。只是她当年是“素食派”,没被“青团”牵连,风波过去以后又找到了当年的群友抱团。

要么……米糊糊不是作者。

作者是现实世界的目击者,是张婷事件发生的时候,在那个教学楼里上学的孩子……“唐果”。

育才小学,和张婷同届,20X7-5-8那天,上午第三节是数学,第四节是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