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皇帝也是史家】(第2/2页)

“然也!”朱明镐愈发觉得有意思。

赵瀚又说:“便说小老百姓,衣食不继的时候,只想着吃饱穿暖。温饱不成问题了,就想着吃好些、穿好些,对衣裳的样式,对食物的味道,都有了更多的需求。而人口多了,乡村耕地不足,农民就要涌进城里。进城的农民越多,市民阶层便壮大,这些市民阶层也有自己的需求。你看心学的泰州学派,是不是就代表着市民阶层?”

“然也,此真令臣醍醐灌顶!”朱明镐恍然大悟,很多问题突然就想通了。

赵瀚说道:“政治、军事、思想、文艺、经济、宗教,这些东西,都是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缺一不可。”

朱明镐问道:“宗教为何重要?”

赵瀚说道:“天意难测,人心思定,总得信些什么。洪武帝自己就是明教出来的,对宗教深深忌惮。他不仅禁绝明教,还把佛道也圈禁起来。他不许和尚吃肉,又把和尚道士细分出职业。哪些和尚穿哪种颜色的衣服,有的和尚管理寺庙,有的和尚负责讲经,有的和尚专做法事。再加上度牒制度,可以下山讲经的和尚,跟不上人口的增涨。那会出现什么问题?”

“假和尚横行。”朱明镐说。

赵瀚点头:“就像万历年间,皇帝不让补官,全国一半郡县没有主官治理。这地方权力缺失,自有豪强来占据。同样的,可以讲经的和尚道士不够,那就有假和尚、假道士填补。这些假僧道,无非敛财而已。可只是敛财还好,就怕他们野心膨胀。弘正年间,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越是悲苦,信教的就越多。假僧假道许以种种好处,苦难百姓便深信不疑。”

“白莲教?”朱明镐惊呼。

“不止白莲教,各种各样的旁门左道,”赵瀚说道,“从某个时期的宗教状况,就能窥见当时的政治是否清明,推测当时的百姓是否安乐。”

朱明镐猛然站起,再次向皇帝礼拜,不过这次却是行的弟子礼:“陛下学究古今,若论治史,臣万不及一也!”

赵瀚说道:“你既然要治史,那就继续治吧。《大同月报》也可以管着,具体事务,由副手来做,你只负责为重要文章审查把关。”

“臣领旨!”

朱明镐现在心里想的,却是赶紧回家写论文,把皇帝刚才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重新制定今后的历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