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童养媳

十三年前。

杜山阑望着第三次递到眼前的半块糖饼,还是没有接过来的冲动。

那块饼倒是不脏,用油纸袋包着,骆希涵眼巴巴地望着他,纯真的大眼睛让人莫名生出罪恶感。

他还是接了过来,不耐烦地扔进书包。

他对小孩说:“你家在哪里?”

骆希涵想说话,一张嘴,先打了个喷嚏。

五岁大的孩子,大下雨的天气,缩在路边睡了一晚,几乎不可能不生病。

那时的骆希涵正发着高烧,只是他太小不会说,漠不关心的杜山阑更不可能想到。

他掐着肉乎乎的手指头,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我家在二楼。”

少年杜山阑一脸不爽:“哪里的二楼?”

可能说话语气太凶了,骆希涵吓得咬白嘴唇,眼泪水飞速打转。

杜山阑烦得想揍人。

他走到骆希涵面前,居高临下,骆希涵只比他的膝盖高一点点,仰着小脑袋不知所措。

“你第一次自己出门?”

骆希涵摇摇小脑袋。

“那你之前怎么回去的?”

“我只知道怎么从小学门口回家……”

原来只记得一条路。

杜山阑抬起手腕上的表,离上课时间只有半小时了,不过那时他经常翘课,没把这儿当回事。

他高傲地摆头,“走。”

走出去好几步,骆希涵才反应过来要赶紧跟上,慌里慌张地迈开脚步,然后眼前就黑了。

高烧四十度。

再醒过来的时候,他躺在陌生的诊所病房,病房里空无一人,医生在他脑门上扎了个洞,打点滴。

骆希涵花了半分钟理解情况,张开嘴,嚎啕大哭。

诊所的病人医生全被惊动。

杜山阑从外面冲进来,“怎么了!”

看到杜山阑,他的哭声顿时停住,呆呆张大嘴巴,然后变得更加惊天动地。

“哥、哥哥……我以为你丢下我了……”

护士无奈地说:“这是你弟弟吗?快哄哄吧,隔壁的病人怕吵。”

无情校霸杜山阑,威慑人都不需要靠动手,望着脑袋上扎了针的小哭包,诡异地陷入沉默。

这要怎么哄?

还在杜家的时候,他有个表外甥,差不多也这么大,磕了脑袋大哭不止,被他揍了一顿,从此再没哭过。

但是直觉告诉他,把眼前这只小奶包揍一顿,一定起到反作用。

他想来想去,想去想来,从书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

爱心盒子,不知道谁偷偷放在他书包里的,本来打算扔掉,没想能派上用场。

他把包装盒拆开,捏起一颗巧克力在骆希涵眼前晃悠,“想吃吗?”

骆希涵渐渐不哭了,眼睛跟着来回晃悠的巧克力转动,就像小奶猫第一次遇见逗猫棒。

杜山阑忽然发觉了有趣之处。

他张开嘴,把巧克力喂进里自己的嘴巴。

三秒钟后,病房里传出地动山摇的哭声。

- -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许照秋说过那么一句,杜山阑在夜里梦到了时涵。

还是那家名为馈赠的酒吧,漂亮的小兔子被一群人高马大的混混围住拖走,惊慌无助,朝他拼命伸手。

那双漂亮的眼睛盈落凄冷月亮一般的泪光:

“哥哥,为什么不管我?”

杜山阑烦躁地醒来,摸黑去拿床头柜上的水杯,摸到了那只小兔子挂件。

毛茸茸的,并不冷。

在他面前,时涵露出过最多的表情是笑,哭,是小时候的记忆了。

杜山阑打开露台的灯,迎着冷风点燃一根烟。

这夜,他没有睡好。

第二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林琪抱着晨间会议要用的文件走进办公室,不经意一眼,瞥见了放在总裁办公桌上的黑色兔子挂件。

好像二次元的物品掉入三次元空间,那么显眼,那么违和。

什么玩意儿?

他不由得多看了两眼,“杜先生,这是——”

杜山阑对着手机屏幕发呆,打开的聊天页面上显示出几分钟前发来的消息。

【早安。】

他疲惫地放下手机,问起毫不相干的问题:“你妹妹在学校还好吗?”

林琪受宠若惊,“挺好的,就是交不到什么朋友,兰桥的学生,大多看不起她这样没家世没背景的,不过无所谓,能拿到这样学校的学历,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杜山阑想到了时涵,事到如今,时涵也算没家世没背景了。

他又问:“你妹妹在学校,要用多少生活费?”

“基本不会跟我要钱,她成绩还算不错,奖学金完全够用。”

杜山阑不禁想,时涵那副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成绩好的学生。

许久沉默,林琪忐忑地问:“杜先生,昨晚你让别告诉‘他’,那个‘他’,是指时涵少爷吗?”

杜山阑冷眼无言,似乎不愿相信精明能干林特助会问出如此低级的问题。

林琪无奈解释:“您的指代不是很明确,我得确认一下,以免出纰漏。”

杜山阑这才开口:“就是他。”

“为什么?跟您失散多年的童养媳就是他吧?”几乎脱口而出。

杜山阑脸色阴沉,“童养媳?”

林琪低头道歉:“那是我理解错了。”

杜山阑抓起桌上的小兔子,烦躁心情一涌而上。

现在,他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我想做你的情人这句话,绝对不是开玩笑。

就如许照秋所言,情人和男友,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把林琪叫过来,“去帮我安排件事。”

今天,时涵发出的早安也没收到回复。

上午的课结束,他收到奖学金发放的通知短信,两万整。

他有些意外,学院评定的奖学金是一万,多出来的一万,备注说是特别发放的生活补贴。

学校有钱他知道,毕业的校友们时不时就回来捐点款,累积的公益金数额非常可观,如果没记错,杜山阑也是热衷为母校捐款的校友之一。

只不过,从没听说学校有过特别补贴的先例,还一下子给这么多,难不成校长突然记起和他那死去的父亲把过的酒言过的欢了?

理智告诉他,不太可能。

然后他想到杜山阑,但立即否定了这个更加异想天开的猜测——杜山阑与他非亲非故,干嘛绕着弯子给他钱?

多半,真是学校补贴而已,最好不再多想。

两万块钱,还没捂热乎,被时涵转了出去,一分不剩。

他从通讯录里找到一个备注叫“要债的”,发短信说:【这个月的结清了,别再来骚扰我】

对方回复得很快:【利息呢?】

时涵心头冒出无名大火,这些放高利贷的,简直得寸进尺!

他把要债人的电话拉黑了。

饭点的食堂,人不算特别多,最边上的打饭窗口有免费的水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