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天道(第2/3页)

少女呵出的气微微吹起剑修发丝。

谢卿辞垂眸,有些痒。

他眨了

眨眼。

清萤知道师兄这是表示知晓了,这才满意地站起身,离开他身边。

嗯?

文靖偷空瞥了谢卿辞一眼,只见那公认天下第一的天才坐姿挺秀,表情淡漠,方才无形的风波似乎完全没有影响到他。

装模作样。

父亲一直教训他,让他学学谢卿辞的风姿仪态……学什么?学这种,纵使身处破庙,也要挺直脊背,好像旁边时刻有人拿着戒尺监督么?

谢卿辞以袖口遮掩,处理了那晚肉粥。

“都吃完了么?准备动身。”

众人纷纷应是。

走出破庙时,清萤表情严肃。

经过诡谲的第一日,接下来,她便要开始亲身经历师兄那场阴谋的真相了。

虽说现在的她已经不太喜欢这个词了,但是……

“等我。”

她在心底轻轻对处于未来的师兄说道。

她好像有些理解师兄每次说“等我”时的心情。

——扭转了生死缺憾,她/他便会开心而完整的回到他/她身边。

*

归古众人共分两队,分南北两个方向向前探查。

“我觉得还是换身装扮吧,”走出两条街后,望着看见他们便远远躲开的老百姓,清萤不由与师兄咬耳朵。

“你们太显眼了,看着就杀气腾腾,百姓哪敢跟你们这样的煞神讲话?”

在其他地方倒还未必,甚至有人看他们一身正气,主动接近告知内情。

可九幽不同,

九幽的百姓对一切修士敬而远之——这种名门正派出来的修士,从不把九幽百姓当人看,因此令九幽人心中颇多畏惧。

经过一番乔装,归古众人看起来总算不像仙宗派出来的除妖小分队,而是便衣出行贵公子……与他的护卫们。

贵公子指谢卿辞。

护卫指众弟子。

不过尽管换了装扮,他们在九幽还是显得突兀,这次倒不是外表,而是行动。

——已经是寅时三刻,街上却空无人影。

“九幽没有早集么?”一名弟子奇怪问道,“他们平日不吃喝?”

“我们进幻境了?”有人提出更荒谬的猜想。

“是现实。”谢卿辞出言,及时制止紧张气氛的蔓延。

他目光盯着前方:“有人来了。”

“好像是有声音。”

“唢呐?”

“有人死了?”

在这阴气森森的九幽,唢呐一响,属实让人难以联想到喜事。

“噤声。”

随着谢卿辞的命令,众人尽数保持安静,有三人人仿作九幽地痞,蹲在街道两边,任长发狼狈垂落遮住眉眼,另有三人施展法术,隐匿在阴影中,静待来人。

清萤本觉得亡魂之身并无所谓,但谢卿辞不放心,略显严厉的眼神投过来,她便乖乖跟上,随谢卿辞一起蹲在路边。

气氛有些沉闷,耐心等了片刻,清萤也听到其他人所说的唢呐声了。

在她听来,唢呐声音高亢嘹亮,节奏欢快,还跟着敲锣打鼓的声音,和过年似的,十分喜庆。

接着,是人群的欢笑声音。

清萤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了些。

对嘛,光吹喜事曲子,一点人声都没有,不是恐怖片场经典剧情?

人群声音繁杂,清萤听清了几句比较突兀的“恭喜”、“大寿”、“转世投胎”之类的言语。

转世投胎?

清萤敏感地记住了这个细节,她侧眼看谢卿辞,发现对方表情也略微凝重,意识到了其中问题。

谢卿辞修为精湛,听得只会比她更清楚

那一行人吹吹打打地走近,清萤这才看清人群构成。

她原以为是祝寿一类的队伍,然而当那些人走近了才发现,乃是数家合流。

吹着喜事曲子的乐队护卫两侧。

人群最前的是三名老人,有男有女,脸上以胭脂涂红,穿着大红半新衣裳。他们杵着寿星拐,满面笑容,身后各自跟着家人,纷纷说着吉祥话。

“此次一去,有仙君赡养,爹你也就能享福啦。”

“是啊,爹务必与轮回渡厄仙君多说些好话,以后将我们也接去,咱们投个好胎,来世再团聚。”

老人满口应着是,喜气洋洋。

走在老人旁边的是两女一男,人人穿着半新、或是缝补的红色喜衫。怀里则各以大红色襁褓抱着婴童。

他们表情并不如老人欢喜,只是敷衍着与亲人说话,一名妇人甚至眼圈微红,有哭泣痕迹。

他们身后也跟着家人,有人面带笑容,有人则语重心长的劝说。

“嫂嫂,你看开些,咱家实在养不起第四个女孩啦,祭祀供奉时,咱给仙君多奉些血食,让他老人家给四丫头安排个好去处。”

“二叔,神官不是说了么,咱虎子天生浊根,留在咱家只会耽搁终生,需要转世呢。”

原本众人还都在欢喜乐声中应是,直到那眼圈红红的妇人彻底受不了小姑子念叨——

“投来投去,不都还在这鬼地方么?!”

她的声音不大,却足够尖锐。

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凝固了一瞬,不过紧接着,又都该吹的吹该笑的笑,没人在乎一个母亲的崩溃。

她小姑子呵斥道:“嫂嫂,你在说什么?神官宣讲时,不都与我们讲清楚了么?不要犯傻,四丫头是去享福的!”

妇人被她丈夫推了一把,便闭上嘴巴不再言语,只抱着襁褓,随着人群城中走去。

清萤目光有些怀疑地飘向谢卿辞。

“是人,我们跟上。”

谢卿辞传音入密给众人。

传音入密是种消耗灵力的高级法术,并且随着使用次数增加,隐秘性也会逐渐消散。

因此谢卿辞一次便将之后站位布局尽数说好。

其他人只需点头,行动便正式开始。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人尽是九幽的贫苦百姓,被神官及家人裹挟,被迫将上了年纪的老人,与无力抚养的孩童送往“轮回渡厄仙君”处,名头则是赡养老人,以及重新投胎。

清萤稍稍思索,便想通了其中道理。

首先,轮回转世之说绝无道理。

以师兄的强大,在她死后都还没动静,得靠她自己自救,九幽那驱使邪祟的神官,便能解决此等生死大难了?

不过百姓的风靡笃信不难理解。

九幽的诅咒谁都知道,而在缺少信息的底层百姓中,关于这个诅咒的流言只怕更是离谱。

惶恐与绝望,成为滋生“轮回渡厄仙君”这种邪魔外道的肥沃土壤。

九幽如今已经因这种邪道死了多少老人孩童了?

想到这里,清萤心情渐渐沉重下来。

九幽的灾厄演变至今日,已不知几分是天灾,几分是人祸。

他们跟随人群向前行走,不断有新的人家融入群体,走到城中央时,已是一片欢庆的海洋,而披着白底紫衫,头戴帷帽的神官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