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2/2页)

至于真正的钱币,黑耀之城倒不是没有能力铸造,至少目前做出一些铁币来对于黑山部落并算不上什么难事。

这东西也不怕仿造,除了独特的模具之外,铁器本身的价值就很高,仿造铁币到最后很可能与现代一些仿制硬币的人一样,不仅没赚反而赔个底朝天,一个弄不好被抓住还是重罪。

只是说是这么说,可黑耀之城的生产力到底还是不算高,有这些力气还不如多做一些铁制农具。

族人们对货币的接受程度更是一个未知数,能不能顺利流通起来也是个问题,因此这时候创造出货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黑山部落倒是有一个现成的工分计算方式。

部落从很早开始,除了给大家发放固定食物之外,还开放了用工分交换物资的制度。

可这一制度,在黑山部落中实施倒还不算什么,毕竟许多族人已经有了基本的算数基础,再加上从前黑山部落的人数并不算多,记录起来倒是没有什么难度。

可自从第二批工人来到黑山之后,记分员们每天需要记录的数据就庞大了起来,光是指着记分员自己进行记录和统计已经有些吃不消,往往需要中队长和记分员一起核算。

曾经计分制度在黑山部落有必须要存在的理由,那便是考核工人判断他们是否有加入部落和城池的资格,如今大部分工人都已经通过了考验,再加上突然暴增的人口数量,从前的计算方案显然急需进行调整。

此外,计算工分这个制度,即便是在黑山部落中,也是存在一个后遗症的。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部落给什么就吃什么,部落发什么就用什么。

从前族人们很紧张自己的工分,那是因为大家要攒工分换取加入部落的资格,但是现在大家没有这个压力,对于工分的态度就变得无所谓起来,反正羊罗给大家记工分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高高兴兴的,但是实实在在用上工分的人还真是没有几个。

除了兽皮和陶器这些必须从羊罗手中兑换的物资,如食物这样的物资,大家还是习惯单独外出寻找和狩猎。

在这方面上,成年兽人还没有幼崽们接受得快,羊罗那里都快要成为幼崽的零食小卖部了。

祁白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旱涝保收的耕作收获更适合作为城池物价的计量单位,而让比葙稞更便宜的黄豆作为基础单位,也省得易司和族人们计算起来麻烦。

接下来,城池会给一起干活的族人们,每十天发一次工资,同时开放制造坊物资的交换,让大家逐渐熟悉自由交易,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实现城池内部的商业发展。

说来说去,祁白为的还是刺激族人们的干劲。

他可不觉得大家是一个城池的,就要一直在一个大锅里面搅饭吃。

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有多大的能力就吃多少碗饭,城池不可能一直维持着生产大队的发展模式。

七司的房屋虽多,但占地面积都不算大,工程队搭完这几栋房屋的院墙,便沿着这一排房屋,向西向东建造了一个大食堂、一所学校以及总共六个大工坊。

城池西北角的仓场以及城池东北角的军部也在同时施工,在这期间祁白也终于研究出来了日晷的角度。

随着祁白与狼泽合力在中心广场雕刻了一个五米多高的大日晷,黑耀之城除城墙之外的公共设施,已经全部建设完毕。

只不过,黑山半山腰上,黑山族人们齐齐聚集在两棵大树下的广场,脸上却没有多少高兴的神情。

站在队伍中间的一个大汉,梗着脖子大声喊道:“我们不分,我们就要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