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第2/2页)

有大臣却认为,草原蛮族前两年还曾组建联军,试图袭击大安,可见他们是亡我大安之心永不死,大安理应放任他们自生自灭。

反正那赤罗大军来自草原的另一端,距离大安十分遥远,有草原作为天堑,注定给大安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还有大臣认为可任由他们战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兵将双方都吃下,顺便将草原也彻底纳入大安版图。

何殊神情平静平静地高坐大殿的上首,双目微垂,让人看不出她的丝毫情绪。

等到他们的议论告一段落后,何殊才神情凝重地开口道。

“听到诸卿的建议,孤在经过认真思考过后,决定出兵相助,毕竟我大安乃是仁义之邦,那草原蛮族既是我们的近邻,且是合作关系十分好的友邻,不能让他们寒心。”

听到何殊的话,建议要出兵的那些大臣赶紧道。

“殿下高义,想来经此一事后,我大安精锐之师的威名与仁义之名,定能远扬四海。”

另一部分主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臣试图劝阻。

“殿下请三思啊,大军一旦出动,不仅会出现伤亡,还需耗费大量的钱粮物资,为了那些草原蛮族,实在不值啊。”

为了能让那些草原蛮族归化,她这些年可没少费劲,让他们在那些赤罗大军的手上吃些苦头,更有助于加快这一进程,何殊并不介意。

但她既不愿看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到的那赤罗大军的碗里,也不愿看到她盯上已久的草原换上新主人,他们大安从此换个机新邻居,或者说是多个新敌。

所以何殊在接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安必须要出兵,但是这个出兵一定要恰到好处,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丰厚的利益回报。

将这件事拿出来议论,也是为了彰显她不顾许多大臣的反对,坚持要出兵援助草原蛮族这个邻居的态度之坚决。

同时也更凸显出大安朝廷不计前嫌的宽容大底,对邻居的重情重义。

所以面对这些大臣的劝阻,她耐心地劝解道。

“诸卿的想法,孤心中明白,也能理解,只是蛮族虽在过去与我们大安存在一些恩怨,但是那些首恶都已受到应有的处罚,如今在蛮族主持大局者,都是对我们大安心怀善意,愿意与大安保持世代友好关系的好邻居,我们一定要对其全力相助。”

何殊这话说得掷地有声,态度坚定,就算心中里赞成,众大臣不管心里如何想,都只能听着她当朝连发数道相当于圣旨的太子口谕。

毕竟现在的一应政令,皆出自太子之手,他们对此早已十分习惯。

做完那些明面上的安排,退朝之后,何殊才叫来冯立,让他通过特殊渠道,发出一道关系重大,却不为外人所知的手谕。

“……务必要亲自交到木将军手上,他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