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2页)

强与利。

若是不强盛,光有怀柔,也难让藩国俯首称臣。藩国来贡,除了打打秋风,还为了大庆的那句“不征诸夷”。

有利可图不只是朝堂的赏赐而已,还有买卖生意,买卖所得才是大头。把黄铜、硫磺、香料、苏木卖出去,再从大庆购入丝布、铁锅、茶叶、陶瓷,来回一趟获利不菲。

只要这份生意还在,哪怕少了朝廷的赏赐,藩国的船只依旧会翻洋过海,源源不断而来。

裴少淮道:“微臣以为,朝拜结好,不在于贡与赏,而在于买和卖。”

朝廷就是太过看重朝贡赏赐,贴钱贴物,愣是把好好一桩生意做成了赔本的。

裴少淮相信,大庆许多手艺、技术远在藩国之上,任由民间自由交易,大庆只会处在上风。

诸位大臣们都看得出,皇帝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修改朝贡之策,所以没有多言驳斥。

唯独鸿胪寺卿不得已,站出来为难道:“裴给事中说得有些道理,臣亦认可。只是……只是今年的朝贡已经开始,许多使臣已然带着贡品入京,今年恐怕……恐怕来不及了。”

总不能拿了贡品,却不给赏赐。

鸿胪寺卿言下之意,是不是缓一年再改,今年仍按旧例来办。

皇帝也有些为难,问道:“各藩国都带了什么些什么贡品?”

“大瓦国送来一对绿孔雀……”

鸿胪寺卿才说第一句,就被皇帝的叹息打断了。

“哎——怎么又是绿孔雀?”皇帝叹道。

大瓦国盛产此鸟,通体璀璨,翎羽艳艳,头几年刚上贡时,后宫嫔妃们很是中意此鸟,纷纷争着要养进贡的孔雀。

大瓦国知晓后,年年进贡孔雀,上贡得多了,便不再稀奇,一来后宫里没那么多地方养孔雀,除却一身羽毛,此物不过一只走地鸟禽而已,二来皇帝不喜孔雀非精细谷物不食。

听到此处,裴少淮心里冒出个想法,言道:“禀圣上,微臣有一计。”

“裴爱卿请说。”皇帝喜道,裴少淮还没让他失望过。

“既是上贡,有所回赠也是应当的。”裴少淮言道,“何不以贵换贵?譬如大瓦国上贡的孔雀,陛下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可于李朝而言,却是不曾见识过的奇珍异兽,值得精心豢养、赏玩。”说不准还能因此编出个孔雀舞。

有些臣子还没转过弯来,然皇帝已经听明白了裴少淮的意思——转手把收到的贡物当作回赠送出去。

都是大家进贡的“珍贵”贡品,再赐出去,断没有说它不贵重的道理。

皇帝认同了裴少淮的点子,又带着些玩心,当即下旨道:“李朝喜欢华服,便将大瓦国的一对孔雀赐予李朝……倭国船只御海时常常破损,船上官员要熟悉水性,把安南国送来潜水异士赐予倭国,教倭国好好练水,以后船破了、没船了还可游水回去……”

皇帝滔滔不绝说了一大串。

这样,既处置“多余”的上贡,又无需再费银两、绸布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