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2页)

2022冬奥会跳台滑雪场馆全功率用电负荷测试八点开始。

也就是说,今夜大跳台要亮灯啦!

夜色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跳台装饰着五色灯光,而且还有序地变换着,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哇,怪不得叫如意,这个角度看确实是嘿!”马尔赛嚷嚷。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核心场馆,也就是跳台设施,就被叫做“雪如意”。

这一柄依山而建、屹立入云的巨型如意,着陆区海拔1635米,往上可以分为两个滑道——标准跳台部分的坡体长106米,起跳落差115米;大跳台坡体长140米,起跳落差高度136.5米。

6年多的时间里,它凝结无数人的心血,成为了张家口赛区最引人注目的大型场馆建筑。

冬季雪上运动需要的场地和夏季运动区别极大,许多都是特型场馆设施,其中跳台滑雪尤为棘手——除了正式比赛和供寥寥几十人训练之外,连爱好者都只能看看比赛视频,望尘莫及。

它太极端。

五年前,水木大学设计师给出的方案被选中——和国外所有跳台都不同,“雪如意”创造性地探索了顶峰场地,形成“如意”的祥云状雕头部分。

在运动员的出发区之上,他们建设了一处近4000平米的环形空间,安排作为赛事媒体区。顶峰场地连接着蜿蜒的跳台滑道,直达底部着陆区体育场。赛后,这个独特的空间还可以承办会展、餐厅等诸多商业性活动,可以作为游人攀登的地标终点,跳台两侧还有专供旅行使用的步道台阶,尽力成就这个独特建筑的游玩价值。

因形生名,还有了雪如意这个别称。

自家有跳台了,时间也充裕,凌放他们平时训练大部分是白天,也离得近,不怎么看得到全景。现在夜里亮起来再遥望,才真有那巧夺天工的珍宝“如意”的架势。

“真好!”马尔赛对着不停地拍照,然后发给在北京的女友。

凌放不吭声,也跟着拍了两张。

唔,先存着。

叶飞流站在他身边,用手机视频聊天,直接直播给远在X省的,他的恩师闫老教练看“雪如意”夜景。

“……闫教,看,雪如意亮灯儿了,过几天外国运动员都来,就要排队跳咱的跳台!”叶飞流拿着手机兴致勃勃。

那头,闫老教练也开心得很。

“……姥爷最近一直在看,什么剪彩视频,游客离着老远拍的训练视频,上个月的测试赛视频……抖音很多哦!不过夜景灯光全开模式是第一次看到!”那边有个年轻姑娘的声音接话。

老教练摆弄不清这些视频什么的东西,在家里让外孙女帮着捣鼓。

他在屏幕上看到跳台全景,还叫外孙女给自己截图。

“姥爷,这不用截图,我开着视频录屏呢,这就行啦……”

“那不一样!”老人家较真,“照片可以挑好的洗出来。”

“网上肯定有记者拍的……”姑娘无奈。

“记者拍的和我自己看的,”闫老教练往屏幕一努嘴,“这咋一样?”

“好好好截截截……”对着每次灯光变换都要截屏一张,漏下哪种色调的话,还会被指出来。

年逾古稀的功勋教练,执拗得像赖在玩具店里贪看新玩意儿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