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2页)

万一她猜错了,倒时候他再取笑她,说她没有自知之明,或者自作多情,那可真是出糗出大了。

所以想来想去,溶月就去了书房,找出上好的薛涛笺,又翻了好几本写诗词的书册,废了老鼻子的劲,找了两句意境缠绵的情诗之后,这才开始研墨动笔,然后用梅花小楷,将情诗一笔一划的写在了这张冒着粉红泡泡的薛涛笺上。

等晾干了字迹,想到外面现在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溶月又找出一个好看的四方锦盒,将写好情诗的薛涛笺叠好,放入锦盒中。

一切搞定后,她这才让念雪叫王平过来,趁着还没到落宫钥的时辰,将这个装着情意绵绵信件的锦盒,赶紧送到乾清宫去。

*

此时的乾清宫内灯火通明,作为一国之君的康熙,还在奋笔疾书的伏案批改着奏折。

这时,梁九功双手捧着王平送来的锦盒,轻轻走进了殿内。

康熙似有所觉的抬头看了一眼,然后一边低下头来继续写字,一边开口问:“这是什么?”

梁九功回道:“这是启祥宫徐贵人那边,刚刚命王平送来的锦盒,奴才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装了何物。”

因为知道万岁爷对于徐贵人那边的看重,他才会在锦盒一送来之后,就赶紧呈了上来。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御前的近侍,他明显的感觉到,万岁爷那日清早从启祥宫出来之后,就有一点儿不对劲。

而且这种不对劲儿的状态,还一直持续了好几天。

说实话,现在正值殿选,梁九功实在想不明白,万岁爷有什么缘由不对劲儿。

多选几个花容月貌的秀女充盈后宫,他不香吗。

但是呢,事情往往它就这么奇怪,万岁爷不仅没有多选几个漂亮的秀女进宫,今日竟然还狠狠地下了惠妃的脸面。

而原因呢,好像除了跟惠妃给大阿哥选侧福晋和侍妾有关之外,梁九功觉得,跟惠妃推荐秀女的事情,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思前想后,又把事情从头到尾捋了一遍之后,得出一个不是很靠谱的结论:那就是,最近发生在万岁爷身上的不对劲,好像跟启祥宫的徐贵人,有那么一点关系。

所以,在王平到乾清宫来送东西之后,他想也没想,赶紧将东西呈了上来,就是为了让万岁爷高兴高兴。

果然,在梁九功说东西是启祥宫那边送来的之后,康熙停下了继续书写的动作,然后放下朱笔,道:“呈上来给朕看看。”

梁九功一边心想果然如此,一边三步并作两步,将手里托着的锦盒,放到了康熙面前的御案上。

康熙伸手直接打开了锦盒,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那折叠好的粉色薛涛笺。

看到锦盒里只是一张纸,他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的反应过来,伸手拿出薛涛笺,然后展开瞧了起来。

等到看完,他此时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那唇角上扬,眉带笑意的样子,哪里还有刚才那紧绷的严肃感呀。

见此,梁九功心里也跟着舒了一口气,他果然是做对了。

看过之后,康熙一边将薛涛笺折回原来的样子,放回到锦盒之中,一边对梁九功道:“给朕收好。”

这可是他家小猫儿给他写的情诗,自然要收好了。

“嗻。”梁九功应道,赶紧小心翼翼重新抱过来锦盒。

其实,就算康熙不嘱咐,他也不敢乱放,他可是知道,自家万岁爷对于徐贵人送的东西的宝贵程度。

就拿徐贵人绣的那个难看的荷包来说吧,万岁爷到现在,还宝贝的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呢。

就在梁九功抱着锦盒打算下去,亲自找个地方放置的时候,拿起朱笔,重新低下头批改奏折的康熙,却又开口道:“等批改完这份奏折,让人准备给朕更衣,然后起驾启祥宫。”

梁九功一听:得了,万岁爷这是一刻都不想等,今晚就想见到徐贵人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