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猜忌(第2/3页)

林如海也说国库还可以支撑至少一次规模小于宁西军西征的对外征伐,太极殿内的气氛早从“是否应该答应渤海国嫁女娶女”,变成“是不是把渤海国也荡平算了”。

皇上听众臣议论了半日,方觉被渤海国书气出来的怒火消下去了。

想娶大周之女回国?渤海想得美!

他就那几个宝贝姑娘,还等着给她们挑驸马成亲,一辈子安乐尊荣,绝不会让她们和前朝公主一样过得悲惨。

渤海虽不能说是穷山恶水,嫁去那里也是背井离乡,两边通信不便,受了委屈他都不知道。

大周并不惧与渤海开战,可偏是内乱未清的时候……

到底才在西北结束一次大战,大周对渤海也从未有过大胜,而一旦开战,停战并不是想停就停的,受苦的也还是边关百姓,殿内诸人几乎都是历经两朝的老臣了,再是热血上头也有限,没过多久,便都回到脚踏实地,认为虽不能应渤海的国书,却也不能主动交恶,还是应回一封国书,拒绝渤海所求,交与使臣带回去为好。

国书怎么写,就不是林棠这个文化水平低下的武人……能参与的了,自有礼部和翰林院一同参详。

大臣们都出了宫,皇上又看了一遍案上渤海的国书,思索良久。

他问:“清宁侯上次入宫见皇后是什么时候?”

“就是昨日?”他又问,“那她在凤藻宫呆了多久,还去了什么地方?”

太监们恭恭敬敬的答道:“清宁侯、清文县君和往常入宫一样,在凤藻宫坐了两刻钟,便去长宁宫拜见了太妃娘娘,也坐了两刻钟,又去见了几位公主,公主们留清宁侯姐妹用了午膳。清宁侯姐妹于午膳后出宫。”

皇上没有再问下去,吩咐了密探几句,便道:“去凤藻宫。”

“起驾凤藻宫——”太监的声音在太极殿外传得悠长。

渤海国送来国书的消息还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并没传到后宫。

皇上来的时候,谢云雁正拿着一本册子,在和大公主齐承柔讲她驸马的备选都有谁,家世如何年岁几何,又都是什么样的人。

被连着两次国孝耽误了两年,齐承柔已经十九岁,就算在皇家也是该出宫开府成婚的年纪了,可她的驸马还没有着落,由不得谢云雁不替她着急,连给齐承坚选秀的事都且靠后。

皇上的女儿自然不怕嫁不出去,可这婚配也讲究个顺心遂意。京中凡条件好些的男女,除非是读书极好,估摸着二十出头甚至不到二十就能得中举人进士的男子不怕耽误几年,等考中了再结亲更好,无不是早则十一二岁,晚十六七岁都定了亲。

齐承柔今年十九,谢云雁手上册子里的男子大多是十六七八岁,只有一二个十九、二十的,还差不太多。再耽误一二年,公主和驸马年岁差得太多,也怕日子过得不顺,白委屈了公主。

谢云雁急着给她操办,吴贵妃到底是亲娘,自然也盼着齐承柔能选到一好驸马,她日子过得好了,也好帮扶齐承定和齐承婉。

又因齐承定和齐承坚同岁,都已十六了,也该选妃,出国孝还没半个月,吴贵妃已不知往凤藻宫孝敬了多少东西,什么亲手做的鞋,亲手抄的佛经,亲手制的点心,再有什么吴家送进来的绸缎、首饰、摆设,“她觉得只有皇后娘娘才配得上”,也都巴巴的送过来,只求谢云雁能精心给齐承柔齐承定择婚事。

她虽有心想自己给儿女挑,可……谁让六宫的大权都在皇后娘娘手里,皇上半点儿都不许她沾呢。

隐约听见外头有动静,谢云雁本以为又是吴贵妃送什么东西来了。

她抬头要问人,见齐承柔一脸的尴尬,忙笑道:“你母妃也是心疼你,这有什么。”

谢云雁才要命请吴贵妃进来,可再一听,来的人颇多,又不似吴贵妃的排场,倒似是皇上的。

她便站起来带齐承柔迎出去,笑道:“陛下怎么也不让人通传一声儿?”

皇上倒吓了一跳,笑问:“你们怎么知道是朕来了?你们娘儿俩做什么呢?”

谢云雁笑道:“能带这么多人,来的自然是皇上。陛下来得正巧了,妾正给承柔挑驸马呢,就请您也帮忙择几个好的给她选罢。”

见谢云雁浑然不知渤海国的事,皇上心中轻松不少,笑道:“来,朕给咱们承柔看看!”

本朝虽无驸马不能任职的规矩,但被择为驸马的男子确实不论本来人才如何,少有人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再加上前朝明令禁止驸马有实权,在多少年的约定俗成下,家中有出息男子的人家几乎没有愿意孩子去做驸马的。

被皇上拿在手里的这本册子上,便多是勋贵之家样貌人品不错的嫡子,还有各高官家的次子,或是门第较低人家出色的孩子,都极适合做驸马。

皇上翻看完一遍名册,齐承柔早害羞躲出去了。

他便问谢云雁:“怎么没有吏部尚书家的孙子,那个叫甘筠的孩子?朕记得上一科秋闱他十七岁,中了河南第五十二,虽在春闱名落孙山,倒也算不错了。”

谢云雁笑道:“陛下近些年常对妾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您一直愁可用的人少,所以没把这样的才俊选在里面。若皇上不介意,妾这里还有好些人选呢。”

说着,谢云雁便亲自去拿了另一本薄些的册子,放在皇上面前的炕桌上,笑道:“您看,这第二个就是他。”

皇上又将第二本名册翻阅一遍,皆是京中不论出身,未有婚约,年少样貌佳有出息的男子。

看完,他不由感叹:“你费心了。”

谢皇后谦辞几句,又指着自己脚上的淡湖色绣红莲碧叶淡黄花蕊镶珠绣鞋,笑道:“妾再不把承柔的驸马选出来,只怕吴贵妃还不知要给妾再做几双鞋呢。”

皇上对吴贵妃所做不置可否,只拿起第一本册子,说:“还是从这里面给承柔选人罢。”又把第二本册子翻了一遍,笑道:“这个就归朕了。”

谢皇后无奈:“既不从这里面给承柔选人,妾也拿它没用了,皇上想就拿去罢。”

又与谢皇后挑出几个好的,皇上忽问:“颜翰林和玉丫头的事儿怎么样了?玉丫头今年也及笄了罢?”

谢皇后又无奈了:“今年二月给玉儿的及笄礼还是陛下和妾一起挑的,陛下怎么就忘了。玉儿这孩子暂时无心婚姻,妾身大嫂和明哲父母商议过,就说找大师给他批了命,他命里不能早娶,至少得二十岁之后才能谈婚事,先混过去这两年罢。”

皇上一算,摇头笑道:“他今年十八,也就能再混两年。罢了,大不了再过两年,朕给他们一道旨意,谅京里也没人敢说三道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