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出发(第2/3页)

“用我的炉子煮面?”梁衔月下车准备取自己的卡式炉。

季明岑摇摇头:“我记得你说气罐不多了,今天先别用了,等不方便生火的时候再用卡式炉。我带了木炭,生火很快的。”

梁衔月有个便携的卡式炉,缺点就是小了点,他们自己一家想吃面都要下上两锅,这么多人就更麻烦了,出门搜索物资的时候,梁衔月一直带着卡式炉做饭,后来气罐越用越少,就节省起来。

季明岑用家里的壁炉烤出木炭,就是他想到代替卡式炉做饭的一种方法。

铁盆里放上木炭,上面支起固定铁锅的架子,山谷里也有些风,炭火燃得很旺。水烧开以后就下自制的干面条,因为打算做拌面,水里什么调味料也没放。

一阵风吹来,一股煮方便面的香味飘了过来。

许多同样蹲着生火的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好奇地张望着是谁煮的方便面,有的人甚至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走了几步。

其他人要么冲了藤粉吃,要么热了从基地里带出来的藤面饼、玉米面饼,乍闻到这股香味,都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是谁家还有方便面吃?”

“方便面,好久没吃过了……”

有的人眼中满是怀念,这股香味似乎唤醒了他们的记忆,让人想起从前的生活,有的人却眼珠咕噜噜地转,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梁衔月看着锅里上下翻滚的面条,知道季明岑为什么要吃拌面了。

这锅面条也同样惹人觊觎,纯白面的,里面还揉进了鸡蛋。可是白水煮面没什么香味,锅子又架在他们几辆车之间,旁边再站上几个人挡住锅,没人注意到他们在吃什么。

面条煮好以后,他们每个人都捞了一大碗,季明岑叮嘱大家:“回车上吃,别叫人看到。”

黄一峰回想了一下,今天一整天似乎吃的都是季明岑带来的食物,主动提议道:“今天两顿饭都是小季做的,明天就我家来做,后天轮到梁子家,我们一人一天,也有个规划。”

对黄一峰这个建议,大家一致同意。

野外做饭不方便,三家人要是分开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柴火,这样一家负责一天的伙食,公平还减轻负担。

梁衔月带着煮好的面条来到梁康时车子里。

里面支起了一张小小的桌子,梁衔月把装了面的碗递过去,甄敏舀上一大勺兔肉酱倒进碗里,混着辣椒油的酱汁一下子渗到面里,晕出来红艳艳的颜色。

再加上半勺酱油、半勺芝麻油、两勺炸花生米、一把刚才悄悄溜进空间里摘的黄瓜切成的细丝、一小撮香菜,梁衔月热切地望着瞬间多了许多颜色的面碗,迫不及待的拿过来搅拌起来。

梁康时已经把面吃到嘴里了,他指着一边的另外几个罐子,嘴里含糊的说道:“还有香菇酱和番茄酱,那瓶是小季刚送过来的韭菜花酱,你想吃哪个还可以再加。”

各种酱也是赶路必备的美食,他们提前准备了不少,不管是拌饭还是拌面,都方便又好吃。

梁衔月一边吃面一边问道:“晚上我们是睡车里还是搭帐篷,我看到有人拿帐篷出来了,不会显出咱们家的。”

甄敏望了望窗外,见路面的沙石被风吹动,摇了摇头:“起风了,怕是要降温,睡帐篷也睡不好,先在车里将就一晚上吧。”

梁衔月都听老妈的安排,吃完饭以后就把小黑带到了自己车里。她的车就自己一个人睡,宽敞,即使加上小黑也不挤。

一觉睡得腰酸背痛,起来之后匆匆收拾了一下,甄敏递过来她的早饭——一袋烤馍片,一杯热水。

今天轮到黄一峰家做饭,这烤馍片就是他们夫妻俩捣鼓出来的,其实是想做成饼干路上带着吃,也不知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最后的成果变成了烤馍片,味道还行,就是烤得有点干,得就着水吃。

甄敏来了之后就坐在了驾驶座。“今天上午我来开车,下午你自己开,昨天是不是累坏了?”

梁衔月伸了个懒腰:“有点,腰酸背痛的。”

“晚上在车里睡也不舒服吧,”甄敏有些心疼她,“今晚去空间里待着吧,我做了个帘子,晚上你把车前窗挡上,谁也不知道你人不在车里。”

梁衔月确实也这样想过,只是第一天晚上怕有事发生应对不及时,才没有进入空间。

“那就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我们一家只留一个人在外面,其他两个人到空间里睡。”赶路实在是个折磨人的事,晚上要是还休息不好,人很快就会垮掉。

今天的路途就没有昨天顺利,保卫队员宋弘申传达了好几次暂停休息的通知,据说是前面的路有点问题,车队派人在修缮。众人最怕的其实不是停下来,而是前面的路彻底无法通过,那么很可能面临的就是更换道路的局面,不止白走了许多弯路,这么长的一条车队变换队形也是个大问题。

好在虽然走走停停,一直都还保持着前进的方向。

晚上天一黑,梁衔月拖着全身上下无不酸疼的身体钻进了车子里,动作却十分麻利地拉上了挡风玻璃前的布帘,神情里透着一丝迫不及待。

似乎除了刚得到海岛空间那会,梁衔月有好久都没有对进入空间这么期待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空间,比梁衔月更兴奋的大青立刻冲了过来,它尾巴高高翘着,两只前腿搭着梁衔月的腰,大头在她手心里拱来拱去。

梁衔月蹲下来把大青抱了个满怀,问道:“这几天闷坏了吧?给你留的食物吃完了没?有没有饿着?”

大青兴奋地叫了几声,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喉咙里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这是它熟悉的撒娇伎俩了,不过梁衔月也十分受用,她站起来走到烹饪炉边,翻找着食材:“吃点什么好呢……”

晚上特意没有吃很多,就是为了进空间加餐。

一边的大水桶里养了几只活鱼,是临出发前一天一家三口齐齐出动去垂钓湖捞的鱼,特意钓的是河鱼不是海鱼,就怕海鱼养不活,没法放进烹饪炉里方便快捷地做出食物。

能放进烹饪炉里制作食物的食材,除了面粉、小米和花生,其他的都必须得是新鲜的才行。鱼虾不能是死的,浆果、草菇摘下来不能超过两天时间。即便要求如此苛刻,可冲着烹饪炉一分钟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梁衔月也愿意在保持食材的新鲜上多费工夫。

她从桶里捞出一条巴掌大的鱼,连同三份面粉一起送进了烹饪炉。

每道菜需要四份食材,同样的食材搭配,不同的数量也会制作成不一样的食物。就像是梁衔月现在用的一份鱼+三份面粉这个配方制作的食物是鱼丸粗面,如果是两份鱼+两份面粉就会做成炸鱼薯条,三份鱼和一份面粉就是炸鱼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