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第2/2页)

“算了,十三养在我膝下,章佳氏又住在永和宫,这事皇上特意写信告知我,可见是让我多多看顾章佳氏,我岂有把她往外推的道理?”

德妃有些累,皇上喜爱她的稳重识大体,可正是因为她的稳重识大体,再多的苦与恨,只能憋屈在心里,还得要照料章佳氏这个贱人!

次日,章佳氏被接到园子里,住进了德妃的凝春堂,她专门来给乐盈请安,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

乐盈就夸了十三阿哥几句,谁知章佳氏眼泪就掉下来,道:“十三是个好孩子,只可惜我这个做母亲的连累了他。”

她要是身份再高些,子凭母贵,十三的路也会走得更顺畅一些。

对于老康的那些个成年皇子们,乐盈绝对不沾惹,她不接章佳氏的话。

章佳氏擦了眼泪,又说些了别的话,就离开了。

看着章佳氏消瘦的脊背,乐盈有几分感叹,章佳氏心思太多了,但凡她能像通贵人与万琉哈氏一样把心放宽,吃好喝好,等到了雍正朝,老康的这些遗妃们绝对就数她过得最好了。

四阿哥把十三弟疼到骨子里去了,而且光疼十三还不够,连同十三的母亲、老婆、孩子一起施以厚恩。有清一代,皇贵妃从葬帝陵的首例就是雍正为他心爱的十三弟之母所开创。章佳氏要是能熬到那个时候,过得日子肯定堪比皇太后,可惜!

……

各人自有各人的命运,敏感纠结的章佳氏让乐盈感叹了一下,她很快就去忙活自己的事了,她得弄几支羽毛笔,方便她给玄烨写信,其实她自己也找了鸡毛、鹅毛,甚至孔雀毛试图自制羽毛笔,但总是不好用。

乐盈在法海与庆复之间犹豫了一秒,选择了庆复。法海进士出身,就是个老古板,肯定不能接受洋人的笔,庆复以父荫入仕,想来思想应该没那么僵化。

果然,庆复听她一说,立刻道:“行啊,京城就有不少洋人,我亲自去帮姐姐你问他们要羽毛笔,不过我觉得这东西肯定不如咱们的毛笔好用。”

乐盈:“那是当然啊。”

但她写毛笔字手累,只要退而求其次改用羽毛笔了。

姐弟两个说起闲话,庆复就有些遗憾不能跟着皇上东巡,言语中抱怨自己年纪太小,生的太晚了,风头都被三哥抢走了。

乐盈安慰他,“皇上对于佟佳氏的子弟,向来都是肯给机会的,日后你肯定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你看法海堂兄,不也挺得皇上看重的嘛。”

庆复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咱们八旗子弟建功立业应该是在战场上,法海堂兄也太文弱了!”

他那表情就跟隆科多鄙视法海拉不动四力的弓箭一样,真是俩亲兄弟!

庆复又道:“姐姐你还不知道吧,法海堂兄这几月封皇上的命正在玉泉山下主持修建寺庙呢,他——

“等等,”乐盈打断他的话,问道:“玉泉山,静明园那个?”

庆复回道:“是啊,就是皇上赏给姐姐的那座别苑山下。”

乐盈疑惑道:“皇上怎么无缘无故要修什么寺庙?”

庆复摇头,“我不知道。只是有回去探玉泉山探法海堂兄,问他,他什么都不肯说,只说是皇上的命令,寺庙得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这回乐盈彻底惊呆了,现在法海在玉泉山负责修的这座寺庙不会就是皇上说的送给她的贵重的生日礼物吧。

民间轶事,康熙曾为宜妃修建香嵒寺以积福添寿,这大概就是皇帝心里贵重的礼物了。

乐盈懵了好一会儿,才呆呆地问道:“修个庙得花多少钱?”

庆复道:“少则几千两银子,多则几万两,都有可能,皇上现修的这座寺应该得花个几万两吧。”

夭寿了!

作者有话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