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第2/2页)

玄烨笑道:“你还懂谥号?”

小看人了不是,乐盈轻哼一声,道:“辟地有德曰襄,服劳无怨曰勤,《礼记》中都说了的呀!我虽然在宫里,但也不是没听过于大人廉吏的名声,因此我觉得也可以在他的谥号里加一个‘清’字。”

然而这位皇帝的脸上变得很奇怪,似乎在忍笑。

乐盈疑心他在PUA她,生气道:“好好说着话呢,您为什么要发笑?”

玄烨笑道:“朕没笑什么,就是觉得表妹你太博学了,读戏本子的同时,连《礼记》都没落下。”

乐盈根本就不相信,“您就别哄我玩了,不然我明天去问隆科多。”

“好了,不逗你玩了。朕得告诉你,本朝本代有两个于成龙,你混淆啦。直隶有民谣曰‘前于后于,百姓安居’,这两位都是很不错的人。朕曾赞前于乃大清第一廉吏,他于康熙二十三年过世,谥号为‘清端’,”说到这里他看了乐盈一眼,笑道,“看来你对谥号了解挺深的,不错。”

乐盈捂脸,丢人啊,她已经是第二次犯这种错误了。

之前她把四福晋亲爹内大臣费扬古与董鄂妃亲弟弟大将军王费扬古就曾搞混过。不过真不能怪她,她天天待后宫,见识太有限了,再者两位费扬古与两位于成龙同名又同时期,确实容易让人搞混。

玄烨看她那样子,也不忍心再笑话她了,把她的手拉下来,柔声问道:“你以后想要什么谥号?”

乐盈愣了一秒,陡然反应过来,这难道是皇帝要给她提前发谥号了吗?

她不禁先感叹一声,谥号真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本来就是一个后人评价先人功过是非的评语,硬是被这些后来的皇帝们玩坏了。

瞧,人家提前就把谥号定好了,想要哪个就哪个。

乐盈想起他给元后定了“仁孝”的谥号,道:“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皇上您呢?”

这位皇帝谦虚一笑,“待朕百年后,得一‘仁’字足矣。”

仁皇帝啊,“仁”可是一等一的好谥号,他提前就给自己抢到手了,很可以!

乐盈于是也毫不客气说:“皇上您给自己定‘仁’字,那我要一个‘贤’字不为过吧?”

她致力于建立和谐后宫,提高后宫嫔妃同事们的生活水平,友爱互助,也不算是厚脸皮夸自己贤惠吧。

皇帝对自己大方,对自己表妹倒也没小气,爽快道:“行,这个‘贤’字朕就留给你了!”

双方对自己未来的谥号都很满意。

……

次日,御舟渡江,众人登金山江天寺,皇帝在臣子的勉强下,留诗留字,不亦乐乎。在镇江停留一日,再次日,御舟沿京杭大运河继续南下,过常、苏、嘉三地,于二月十五日到达杭州。

作者有话说:

女主该给富察皇后道个歉哈哈。晚上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