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第2/2页)

世人的眼睛只盯着前朝,极少有人关注石氏,尽管乐盈不喜欢石氏,但依然同情她的遭遇。作为太子的附属物,她随着太子起起伏伏,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她的人生几乎算得上彻底的悲剧。

男人们的日子倒是好过许多,在被圈禁的日子里没有闲着,不管是废太子,还是大阿哥,忙着造孩子,宗人府皇子子嗣增加最多的就是这两位,那些忙着搞事业的皇子们的子嗣数量远远不如他们。

石氏的周年祭不会大操大办,由内务府操办,她的两个妹妹裕亲王福晋与十五福晋到时候再去拜祭一番,就算完事。

至亲离世,故人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开,皇帝的身子明显变差,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不爱出门了。

这位皇帝是个待不住的性子,他创造的最高纪录是一年十二个月,南巡、北巡、西巡,在外头待了足足十个月,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呆在京城。如今么,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京城,宫里或者畅春园,从去年开始更是连一年一度的塞外巡幸都免了,长居畅春园养身。

真正能让玄烨开怀的事情不多,十四阿哥在前线频传捷报对于他来说算是一件真正的喜事。

九月底,西藏叛乱平息,大将军王威名远播,玄烨下旨为十四阿哥立碑颂功。

两年之间,十四阿哥在西北战功赫赫,玄烨下旨诏他回京。

在这种大好情况下,就算是乐盈也不禁有些犯迷糊,也许十四阿哥才是被玄烨看好的继承人选吧。

年富力强的皇子,富有将才,头一次带兵打仗就获得胜利,子嗣也丰沛,比起亲哥四阿哥来,太过耀眼夺目。

这样一位战功卓越的皇子没资格当太子,其他人似乎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以往大阿哥、三阿哥得势时,惠妃、荣妃在宫里的地位水涨船高,人人捧着;现在十四阿哥得势,按理说正是德妃出风头的时候,但她却更加低调起来,侍奉皇后谦卑有礼,对待不如她的嫔妃温和柔善,依旧同原来一样的过自个的日子。

别人怎么看乐盈不知道,但她知道玄烨对这样的德妃非常满意,经常夸赞她。

十四阿哥风头一时无两,人皆私下称他有大前途,然而皇帝的想法谁能猜得到呢,朝中大学士、御史等大臣上书提及立储一事,老康不同意,直接把领头的两人给治罪了,发配边关从军……

经此一事,再无人敢提“立储”二字。

老康将封建大家长的作风贯彻到了极致,估计不到他闭眼的那一刻,就不会说出储君人选。

作者有话说:

剧情都是跟随既定大纲走的,春节前应该可以完结,觉得进度慢的小伙伴等完结再来看吧。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