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第2/3页)

稍加思考,又将大清疆域内的各地气候特点,在图侧写了出来。

康熙已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他愣了半晌,抬首喊人:“梁九功,去把朕私库里的《坤舆万国全图》抬出来!”

胤祉不知道什么是《坤舆万国全图

》,康熙令人将六幅图拼出来,道:“这是前朝传教士利玛窦和进士李之藻一同绘就的万国图。”

其实本朝的南怀仁也绘制过一幅《坤舆全图》,但相比较而言,这幅万国图和胤祉画的更为相近。

等铺满了整个勤政殿地面的万国图拼好的时候,胤祉才发现,这妥妥就是世界地图啊!

虽然这幅地图上有很多明显错误的地方,也已经足够叫他震惊了,这完全超出了他对当前科学水平的认知。

接着,他一打眼,就看到了‘女儿国’‘矮人国’‘长人国’‘鬼国’等地名,不由扑哧笑出了声。

这不是神话里的国家吗?

康熙见状便问:“这不对吗?”

胤祉摇头,“有对,有不对。”

最明显的就是子午线的位置是错的,以及南半球南极洲处,竟画出了一片从古至今并不存在的、十分辽阔的大陆。

他用手势比了个叉,对那些神话中的国家也比了个叉。

不过,这幅地图还是极其具有参考性的,至少,能让时人知道,地球是圆的,西方已不再是蛮夷之地,也能为之后测绘出正确地图提供一些参考。

康熙久久无语,其实在这之前,他还是不太相信地圆说,当然了现在也没有全信,只是胤祉画的居然和前人画的高度吻合这点,直叫他心惊。

他不由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着胤祉,这孩子,是真的有仙人托梦,还是……

胤祉恍然未觉,眼里透着惊喜笑看着他,“汗阿玛、大清,腻害!”

康熙被他这一笑,从那怪诞的感觉里抽离,回神后,胤祉仍是那个天真赤忱到对他毫无保留的孩子。

他在想什么呢?

康熙摇摇头,摒弃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他听说漠西的噶尔丹幼年也曾传说是温萨活.佛转世,知晓生前之事。

胤祉这样也没什么稀奇的,正是上天眷顾大清之相。

康熙命人收起万国图,倒是拿起胤祉画的大清地图,问他关于河道的发源地与走向问题。

胤祉意识到此时的河域可能与几百年后不同以后,也不敢肯定了,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各大河流的发源地。

康熙也不失望,能有今日的意外收获已经很高兴了。他对西方各项科学都很感兴趣,这些未知,更加激发了他的求知欲。

至于胤祉不确定的地方……

“汗阿玛决意明年初南巡,你可愿与我同去?”康熙笑问。

他今日问的这些问题,以及南巡的目的,都是对河工的重视。

江南乃富庶之地,但每到春夏,总受水患之苦,这些年修复河工之事总是反反复复,却未见成效。

胤祉当然要去!

前世他社恐严重,到了没法出门的地步,始终遗憾不能去世界各地亲眼看看那些慕名已久的艺术品。至少,参加个美术展也好啊。

这一世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去社交,竟在不知不觉间扩大了舒适圈,已经没有那么恐惧外出了。

所以,有机会当然要鼓励自己多走出去看看啊。

胤祉一把抱住了康熙的腰,“我要去!要去!”

“好,那就带你去。”康熙揉了揉胤祉的头顶。

忽然,他动作一顿,拿下胤祉的瓜皮小帽,看了看他头发浓密的发顶。

“你这……”

他这话才开了个头,胤祉咻地一下,抱起旁边自己的东西,“汗阿玛~儿臣、告退!”

话音落,他已经运用内力,风一样地跑不见了踪影。

康熙手里还举着他的帽子,嘴角抽了抽,冷哼一声,“别以为躲过去朕就会忘记了。”

如今胤祉已经七岁,也

已经进学大半年了,还留着全部头发,只在脑后编成发辫,像什么话?

若是要南巡,被汉人看见了,让他还怎么有天子威严?

翌日议政时,康熙便提出了要对‘迟来客’论功行赏。

大臣们倒是一直认为赏赐是理所应当的,只是……

明珠启奏:“禀皇上,如此良才,不若破格录用为官?敢问皇上,这位迟来客先生,可曾考过什么功名?”

康熙:“……不曾。”

众人顿时讶然得面面相觑,大家其实私底下都在猜,此人大才,会不会是哪个南书房深藏不露的侍读学士?

可竟是未考取过功名的,那……范围可就缩小了啊。

要知道,侍读学士里,除了靠科举考上来的进士,还有内外诸臣举荐的博学鸿儒,其中从未考取功名的,寥寥可数。

众人正在心里排查着,又听皇上说:“此人隐居山林,不愿出仕,便赏他一些银钱表里罢了。”

不料明珠勒德洪齐齐道:“不可啊皇上!”

康熙愣了愣,“有何不可?”

明珠:“先生大才,又隐居山林,势必不屑于此等黄白之物,不如投其所好。”

康熙:“……”

不,这位‘先生’最爱的就是钱了。

只是,什么叫投其所好,“端范怎么知道迟先生‘好’什么?”

明珠:“奴才也是猜的,先生对农政一事颇有研究,定是喜好此事,不若将文渊阁中各种农书,手抄一份赠予先生?”

康熙:“……”

他想替胤祉送明珠一个表情包。

[听我说,谢谢你.jpg]

康熙微笑着对明珠说:“端范此谏甚妙,抄书之事,便由你去办。这但银钱表里也还是得赏,便赏白银千两,表里百匹。”

他干脆自己一锤定音了,免得到时候要从他的私库里拿。

看他主意已定,大臣们没有那等没眼色去反对的,自然应下。

只明珠后知后觉,自己给自己找了事儿。

也罢,或许经过此事,他日能有缘得见这迟来客先生一面呢?

……

是日,康熙召见了李英贵。

李英贵见了圣驾,整个人抖如筛糠、不敢抬头,说话亦不利索。

康熙好笑,他早知胤祉已对其有安排,便勉励几句,又赏银一百,打发他回去了。

……

又过几日,尚书房忽然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

这是一位洋人,名叫南怀仁,是来教他们术数的。

这本没有什么,不料这为南大人要教他们的,竟然是阿拉伯数字?!

太子惊得当堂就站了起来,“南大人此举,汗阿玛是否知晓?”

南怀仁抚摸着长长的白胡子笑道:“还请太子殿下稍安勿躁,皇上当然知晓,就是皇上让我来讲术数的。”

太子拧着眉,尤不敢信,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缓缓坐下听课了。